概述 3
大事记 11
第一章 自然地理 39
第一节 位置面积 39
一 位置 39
二 面积 39
第二节 地形地貌 39
第三节 气候 39
一 气候特点 39
二 气温 40
三 日照、蒸发量 41
四 降水、相对湿度、霜期 42
五 风向风速及土壤冻层 44
第四节 水资源 46
一 地表水 46
二 地下水 46
第五节 矿产资源 46
一 水晶石、云母、石墨、铜、石膏 46
二 煤 47
第六节 土壤 47
一 棕漠土 47
二 盐潮土 47
三 沙壤土 47
第七节 野生动植物资源 48
一 野生动物 48
二 野生植物 48
第八节 自然灾害 48
一 盐碱灾 48
二 旱灾 48
三 风灾 49
四 雹灾 49
五 洪灾 49
六 霜冻、病虫灾 49
第二章 建制区划 53
第一节 建制沿革 53
一 三十团建制沿革 53
二 营级单位建制沿革 53
三 连级单位建制沿革 54
第二节 村镇区划 56
一 双丰镇(团部) 57
二 自然村及所在单位简介 59
三 驻垦区外单位 63
第三章 人口 67
第一节 人口规模 67
第二节 人口来源 68
一 来源 68
二 自然增长 69
第三节 人口构成 71
一 民族结构 71
二 性别结构 71
三 年龄结构 72
四 文化结构 73
五 职工从业结构 74
第四节 计划生育 75
一 组织机构 75
二 节制生育 76
第四章 经济综述 81
第一节 三十团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81
一 确立生产规模时期的孔雀四场经济 81
二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三十团经济 81
三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三十团经济 82
第二节 经济区的划分 83
一 山前洪积—冲积扇香梨、速生用材林区 83
二 冲积平原粮、棉、养畜区 83
第三节 经济结构与生产水平 84
一 产业结构 84
二 大农业的内部结构 84
三 生产水平 85
第四节 经济体制改革 86
一 农业经济体制的改革 86
二 工交建商经济体制的改革 88
第五章 水利 93
第一节 灌溉工程 93
一 渠道工程 93
二 扬水工程 95
三 机井灌溉工程 95
第二节 排水工程 95
一 排渠工程 95
二 扬排工程 96
第三节 防渗工程 96
一 支干渠防渗 96
二 支渠防渗 96
三 斗渠防渗 97
第四节 饮水工程 97
第五节 防洪工程 98
一 防洪工程建设 98
二 洪水的利用 98
第六节 水利管理 98
一 管理机构 98
二 用水管理 100
第六章 土地 105
第一节 土地资源及利用 105
一 土地资源 105
二 土地利用 105
第二节 开荒造田 105
第三节 灌区开发 106
一 渠灌农业区 106
二 井灌园林区 106
第四节 土地改良 106
一 治理盐碱 106
二 培肥地力 109
第五节 农业综合开发 110
第六节 土地管理 111
一 机构 111
二 土地管理工作 111
第七章 种植业 115
第一节 发展概况 115
第二节 作物结构 116
一 粮食作物 118
二 经济作物 120
三 油料作物 122
四 饲料作物 124
五 瓜菜 126
第三节 耕作制度 126
一 耕翻地 126
二 播前整地 126
三 播种要求 127
四 轮作倒茬 127
第四节 主要作物栽培 127
一 水稻栽培 127
二 春小麦栽培 129
三 棉花栽培 129
第五节 种子 131
一 种子管理 131
二 种子的引进繁育 132
第六节 植物保护 133
一 植保组织 133
二 主要农作物的病虫草害 134
三 主要病虫草害防治 135
第七节 生产规模、效益 136
一 生产规模 136
二 种植业基本建设投入 137
三 效益 137
第八章 畜牧业 143
第一节 饲料资源 143
一 山区草场 143
二 垦区内草场 143
三 饲料 143
第二节 畜牧生产 144
一 品种 144
二 结构 145
三 产品产量 147
第三节 饲养管理 149
一 组织机构 149
二 饲养设施 149
三 饲养方法 150
第四节 病疫防治 151
一 病疫防治组织机构 151
二 主要疫病 151
三 防治措施 151
第五节 经营管理 152
第九章 林园业 157
第一节 林业 157
一 树种 157
二 防护林 157
三 野生胡杨林 160
四 林业管理 160
第二节 果园 161
一 果园建设 161
二 果树品种 163
三 果品产量 163
四 果树栽培 165
五 果园管理 165
第三节 林园病虫害及防治 168
一 林园病害及其防治 168
二 林园虫害及其防治 169
第四节 经济效益 171
第十章 农机 175
第一节 机构队伍 175
一 机构 175
二 队伍 175
第二节 农机具 176
一 传统主要手工农具 176
二 畜力农具 176
三 主要机械农具 176
四 农机 177
第三节 农机作业 179
一 拖拉机作业 179
二 航空作业 181
三 收割机作业 182
第四节 维修与管理 184
一 维修网络设备 184
二 维修保养制度及机务区建设 184
三 经营管理 185
四 技术管理 185
五 油料管理 186
六 标准化管理 186
第十一章 工副业 189
第一节 工副业发展概况 189
第二节 工业结构与效益 191
一 工业结构 191
二 产值与效益 191
第三节 农产品加工及酿造业 193
一 粮食加工业 193
二 糕点 194
三 饲料加工 195
四 酿造 195
五 肥皂 195
第四节 建材工业 195
一 红砖 195
二 水泥 196
第五节 煤炭工业 196
第六节 造纸及纸制品工业 197
第七节 重点工业厂家简介 199
一 加工厂 199
二 水泥厂 199
三 砖厂 199
四 煤矿 199
五 造纸厂 200
第八节 副业 202
第九节 经营管理 203
一 管理机构 203
二 经营管理 204
第十二章 交通运输 207
第一节 道路桥涵 207
一 道路 207
二 桥涵 207
第二节 运输工具 208
一 人力运输工具 208
二 畜力运输工具 208
三 机械运输工具 208
第三节 运输 210
一 汽车运输 210
二 拖拉机运输 212
第四节 经营管理 213
一 管理机构 213
二 经营管理 213
第十三章 建筑业 217
第一节 机构 217
一 行政机构 217
二 企业机构 217
第二节 建筑设计 218
第三节 建筑施工 218
一 技术装备 218
二 施工管理 219
三 质量管理 220
四 管理体制 220
第四节 房屋建设 221
一 生产性用房 221
二 非生产性用房 221
第五节 材料预制 223
第六节 建筑计划 224
第十四章 村镇建设 227
第一节 双丰镇 227
一 房屋建筑 227
二 道路 228
三 文化娱乐设施 228
四 供水 229
五 供电 229
六 供暖 229
七 绿化美化环境 229
第二节 连队(居民点) 230
一 房屋建设 230
二 配套设施 230
三 道路绿化 230
第三节 示范区园林三连简介 231
一 概况 231
二 营区建设 231
三 生产区建设 232
第十五章 商业 235
第一节 发展概况 235
第二节 经营体制与经营管理 236
一 国营商业 236
二 个体商业 238
第三节 机构队伍 239
一 机构 239
二 队伍 239
第十六章 物资供销 245
第一节 物资采购 245
第二节 物资供应 245
第三节 产品销售 247
第四节 物资管理 251
一 机构 251
二 管理 251
第五节 粮油肉供应 252
一 粮食供应 252
二 食油供应 253
三 肉食供应 253
第十七章 经营管理 257
第一节 计划管理 257
一 年度计划 257
二 阶段计划 261
第二节 统计 262
一 统计管理 262
二 统计工作 262
第三节 财务管理 263
一 资金管理 263
二 固定资产管理 265
三 成本费用管理 265
四 经营效果 266
第四节 审计监督 269
第五节 物资产品仓储管理 270
一 物资管理 270
二 产品管理 270
三 仓储管理 271
第十八章 金融 保险 275
第一节 金融 275
一 机构和储蓄网点 275
二 储蓄 275
三 信贷 276
四 国库券代理业务 276
第二节 保险 277
一 机构 277
二 险种设置 277
三 经营情况 277
第十九章 中国共产党三十团组织 281
第一节 党的组织 281
一 中共三十团(场)委员会 281
二 党总支(营党委)委员会 281
三 党支部委员会 282
第二节 党员大会和党员代表大会 283
一 党员大会 283
二 党员代表大会 284
第三节 党委工作部门 287
第四节 党员 288
一 党员发展状况 288
二 党员结构 289
三 党员行业分布 298
第五节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299
第六节 纪律检查 300
一 机构沿革 300
二 纪检工作 301
三 党风廉政建设 303
第七节 干部工作 304
一 干部发展概况 304
二 干部结构 304
三 干部管理和选拔使用 309
四 离退休干部安置 310
第八节 重要政事简要 311
一 反右倾 311
二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312
三 “文化大革命” 313
四 揭批查斗争 313
五 落实政策 314
第二十章 行政 317
第一节 行政机构 317
一 团行政机构 317
二 团以下行政建制 320
第二节 团行政工作部门 321
第三节 生产代表大会及表彰大会 326
一 1959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326
二 1964年农牧业生产及机务代表大会 326
三 1964年度孔四场生产代表大会 326
四 1965年学习毛主席著作及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326
五 1972年度庆功授奖大会 327
六 1974年度庆功授奖大会 327
七 1975年度“农业学大寨”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表彰大会 327
八 1976年度“农业学大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 327
九 1977年度“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 327
十 1978年度群英大会 328
十一 1979年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大会 328
十二 1980年度三十团生产代表大会 328
十三 1981年度先进集体暨先进生产(工作)者代表大会 328
十四 1982年度先进集体暨先进个人表彰大会 329
十五 1983年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决定 329
十六 1984年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 329
十七 1985年度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大会 329
十八 1986年度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 329
十九 1987年度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 330
二十 1988年度先进集体暨先进个人表彰大会 330
二十一 1989年度“双先”表彰大会 330
二十二 1990年度“双先”表彰大会 330
二十三 1991年度“双先”表彰大会 330
二十四 1992年度“双先”表彰大会 331
二十五 1993年度“双先”表彰大会 331
二十六 1994年度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 331
二十七 1995年度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 331
二十八 1996年度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 332
第四节 民政事务 332
一 人民代表的选举工作 332
二 优抚 332
三 婚姻登记 333
四 残疾人工作 334
五 殡葬改革 334
第五节 档案 334
一 档案管理 334
二 档案利用 335
第六节 史志、信访 336
一 史志 336
二 信访工作 337
第七节 通讯 338
一 机构 338
二 通讯设施 338
三 通讯工作 338
四 传真通讯 338
五 邮电局(驻境单位) 338
第八节 援外工作 339
一 援建中巴公路 339
二 援建索马里费诺力农场 340
三 援建伊拉克农场 340
四 援建古巴 340
第九节 施政纪要 340
一 农业学大寨 340
二 农业区划 341
三 企业整顿 342
第二十一章 政法 345
第一节 治安 345
一 机构 345
二 治安工作 345
三 户政管理 347
第二节 司法 348
一 机构 348
二 法制宣传教育 348
三 调解工作 349
四 法律服务 349
第三节 劳教工作 349
一 机构队伍 349
二 接纳劳教人员 350
三 教育改造情况 350
四 解教人员的安置 350
五 生产财务情况 350
第二十二章 人民武装 353
第一节 机构 353
第二节 民兵组织 353
一 武装民兵 353
二 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 354
第三节 军事训练 354
第四节 兵役 355
一 征兵 355
二 复退军人安置 355
第五节 武器管理 355
第六节 预备役登记 356
第二十三章 劳资 359
第一节 职工来源 359
一 首批进场职工 359
二 接纳安置支边青年 359
三 接纳安置复转军人 360
四 分配来团知识分子 360
五 接纳安置集体迁调职工 360
六 接纳安置“上山下乡”再教育知识青年 360
七 社会招工 360
八 劳动力的自然增长 361
九 安置河南劳务工 362
第二节 劳动管理 362
一 用工制度 362
二 劳动力的调配 362
三 劳动组织与管理 365
第三节 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 365
一 安全生产 365
二 劳动保护 367
第四节 工资调整及职工工资水平 371
一 工资调整 371
二 职工工资水平 373
第五节 职工福利 374
一 职工冬季取暖待遇 374
二 职工假日待遇 375
三 职工医疗待遇 377
第二十四章 群众团体 383
第一节 工会 383
一 组织机构 383
二 职工会员代表大会 383
三 劳动竞赛 386
四 民主管理 387
五 建设“职工之家” 388
六 妇女工作 389
七 工会经费管理和使用 389
第二节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390
一 组织机构 390
二 组织建设 390
三 历届共青团团员代表大会 391
四 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394
五 组织青年突击队 394
六 开展新长征突击手活动 395
七 组织目标管理,定向达标活动 395
八 多渠道筹措资金,丰富青年业余文化生活 396
第三节 中国少年先锋队 396
一 组织 396
二 活动 397
第二十五章 群众工作 401
第一节 地方支援农场 401
第二节 团场支援地方 401
一 人力、物资支援 402
二 技术支援 402
三 医疗支援 403
第三节 民族团结 404
一 共建民族团结引水渠 404
二 保护玛扎古墓 404
三 帮助民族牧民闯过冬季牧羊关 405
四 快乐的“六一”儿童节 405
五 咱们都是一家人 405
第四节 场乡共建 405
第五节 拥军活动 406
第二十六章 科技 409
第一节 机构 409
一 管理机构 409
二 科技机构 409
第二节 科技队伍 411
一 科技人员 411
二 技术职称 411
第三节 科研成果 416
一 成果 416
二 主要科研项目简介 418
第四节 科技活动 421
一 科普活动 421
二 新技术的引进与推广 421
第五节 品种引进与推广 422
一 水稻 422
二 小麦 422
三 棉花 422
第二十七章 文化 425
第一节 文化设施 425
一 职工俱乐部 425
二 儿童文化园 425
三 电影设施 426
四 有线广播站 426
五 电视台 426
六 新华书店 426
七 图书阅览室 426
第二节 文艺演出 426
一 文艺团体 426
二 文艺活动 427
第三节 文学艺术 427
一 文学创作 428
二 美术、书法、摄影 428
三 音乐舞蹈 428
第四节 电影、电视 429
一 电影放映 429
二 电视播放 430
第五节 新闻广播 431
一 新闻报道 431
二 广播 431
第六节 体育 432
一 职工体育 432
二 学校体育 432
第二十八章 教育 437
第一节 幼儿教育 437
一 幼儿教育概况 437
二 蓓蕾幼儿园简介 437
第二节 小学教育 440
一 发展概况 440
二 学制与课程 440
三 教学与考试 441
第三节 中学教育 442
一 发展概况 442
二 教学方法 443
三 考试制度 443
四 学制与课程 445
第四节 职业教育 446
第五节 成人教育 447
一 扫盲和文化补课 447
二 农业广播学校 447
三 成人自学考试 448
第六节 教师队伍 448
一 教师队伍与培训 448
二 教师待遇 449
第七节 教学设备 450
一 校舍 450
二 仪器、图书、文体、电教设备 450
第八节 教育管理 450
一 管理机构 450
二 教育经费 452
三 勤工俭学 452
第二十九章 医疗卫生 457
第一节 机构队伍 457
一 机构 457
二 医疗卫生队伍 458
第二节 医疗设备 458
一 医院房屋设备 458
二 医疗器械设备 459
第三节 医疗技术与技术培训 461
一 医疗技术 461
二 技术培训 462
第四节 医疗制度 463
一 医院制度 463
二 公费医疗制度 464
第五节 药械供应与管理 464
一 药械采购与供应 464
二 药品制造与管理 465
第六节 预防保健 465
一 健康检查与普查 465
二 传染病防治 466
三 妇幼保健 467
第三十章 人物 471
第一节 传 471
第二节 英模简介 472
第三节 正团级人物简介 475
一 团(场)长 475
二 政委 480
第四节 团职领导干部简历表 486
第五节 科级干部简历表 489
第六节 正连级干部简历表 494
第七节 个人荣誉名录 501
一 获自治区、兵团级个人荣誉称号名录 501
二 获巴州、师级个人荣誉称号名录 502
三 三十团授予“三等功”、“生产模范”、“行业标兵”名录 503
附录一 509
附录二 511
旱直播地膜水稻试验研究 514
编后记 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