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财税法治 法治中国的突破口 3
财税法治是通往中国梦的“强国之道” 3
财税法是“理财治国安邦之法” 8
税收法治成为构建法治社会突破口 13
税法应该是兼顾国家与纳税人的“利益协调法” 17
善用法治 思维促进税收公平正义 22
落实结构性减税需要财税理念的转变 26
税收征收与使用都要强化法治约束 28
我国为什么要坚持税收法定主义 36
如何准确理解税收法定原则 41
未来三十年应是纳税人权利彰显的三十年 47
纳税人权利保护的两岸税法实践比较 50
纳税人权利保护的机遇与挑战 57
附录一:财税法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石 63
附录二:走向财税法治,用公平正义放飞中国梦 67
附录三:纳税人权利保护与改进纳税服务的国际趋势 72
立法主导 财税改革的总路径 79
法治视角下财税体制改革的思路与框架 79
财税法治:新一轮改革的“牛鼻子” 86
新时期财税改革的四维取向 90
财税体制改革:新使命、新思维、新路径 92
财税体制改革应走向立法主导 98
未来五年我国税收立法五大看点 104
应当构建完备的税收法律体系 107
车船税立法树立了税收立法的榜样 114
地方税收立法迈出的可喜一步 117
“设税权”理应回归全国人大 120
附录:关于车船税适用税额授权立法的建议 127
预算修法 公共财政的奠基石 131
预算法修改的期待与前瞻 131
预算法修订应赋予全国人大更多核心权力 134
预算法是关于政府“钱袋子”的法律 137
预算法修改的核心是强化监督 142
公共性是实行预算监督的基础 146
预算法的刚性原则与“修法”的基本底线 148
预算公开是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151
附录一:“预算法修改”学术研讨会纪要 155
附录二:法学专家关于预算法修改的建议(节选) 159
理财治国 公共财产的新思维 169
“三公”防变通 花费算细账 169
治理公务用车 关键做到“不反弹” 174
纪委书记“签字背书”能走多远 177
会议管理应纳入预算法框架 180
央地财政分权重在“权责统一” 184
财政转移支付应提高法治化水平 187
地方市政债试点扩围声起 193
政府部门预算支出为何常“前低后高” 195
财税法是整治环境污染重要着力点 199
税制改革 牵动万家的平衡器 205
“税收调控”不能代替财税改革 205
房产税改革试点的法学审思 209
遗产税的目标是促进分配正义 218
上海自贸区成为财税体制改革的新窗口 223
增值税立法有望提速 227
月饼税、加名税,是不是伪命题 231
不宜过分夸大个税的调节分配功能 236
受赠房屋个税新政解读 239
车船税的加减法 243
从“暴利税”透视资源税改革 247
建立合理的课税规则 增强金融创新力 250
税收征管 纳税服务的新理念 255
我国应加快税收征管法修订步伐 255
税收征管修法偏废 258
建议取消税收征管法中的复议前置条款 264
税收征管法修订遇涉税信息共享难题 269
税收管理是发票难以承受的职能之重 276
应坚决制止“征过头税” 279
税务行政裁量权要合法、正当行使 284
附录一:法学专家对《税收征收管理法修正案》的意见 289
附录二:发达国家和地区税收征管法律制度及其特点(节选) 305
刘剑文教授媒体访谈报道情况简表 320
编后记 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