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美学史》PDF下载

  • 购买积分:2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牛宏宝著
  •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
  • 页数:748 页
图书介绍:

导语 1

第一部分 走向“现代”:现代西方美学的历史起点和内在转捩小引 25

第一章 19世纪后半叶的几个主要线索 29

第一节 形式派美学和对艺术独立性的追求 30

早期形式派 31

汉斯立克的音乐美学 33

音乐与美学走向“现代”之路的范式转换 38

第二节 实证主义美学及其限度 41

实证主义美学 43

实验心理学美学 49

第三节 对丑的研究 56

第二章 唯意志论美学与先锋审美现代性 65

第一节 叔本华:非理性的意志与审美的纯粹观审 68

非理性的意志本体与直观认识 68

作为解脱的审美直观和艺术的本体论 73

讨论:叔本华美学的否定性质和问题 76

第二节 尼采:酒神精神与非理性主体 80

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 82

生命意志本体的诗化和强力化 87

上帝之死与超人:现代人的命运及主体性 93

讨论:非理性主体与先锋现代性审美 99

第三章 走向“现代”:19世纪末叶艺术的对立发展和嬗变 106

第一节 自然主义与象征主义的对立发展 107

自然主义的审美追求与审美的“祛魅” 107

象征主义和美学语言观的转变 109

第二节 分裂与综合:前后印象派的审美追求 116

前印象派与色的分离 116

后印象派:对分离出来的色进行综合 119

第三节 走向“现代”:现代性概念及其诸方面 127

现代性的起源和根基:从“我思”主体到“意志”主体 127

“审美现代性”的诸方面 130

第二部分 现代主义美学:主体的表现和丑的发展小引 141

第四章 移情与抽象的变奏 145

第一节 审美移情说 145

移情论的起源 146

立普斯的移情理论 148

第二节 沃林格:抽象取代移情 152

作为艺术本体的“绝对艺术意志” 153

移情冲动和抽象冲动 156

第五章 精神分析美学 166

第一节 弗洛伊德:罪恶的快感 169

力比多及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的冲突 170

压抑、无意识和人的心灵结构 173

升华、幻念与艺术的运作 178

“弗洛伊德式的口误” 182

罪恶的快感 184

第二节 荣格:集体无意识及其表现 189

集体无意识及其原型 190

“浮士德创造歌德” 194

“幻觉型的艺术”对“感伤的诗”的超越 198

第六章 直觉作为审美的独立原则 203

第一节 柏格森:生命的时间形式与直觉 205

“绵延”与自由生命 206

直觉与艺术创造 208

笑:自由生命对生命机械化的胜利 213

第二节 克罗齐:直觉作为理性的反题 216

直觉与人的精神结构 217

直觉即表现 219

表现即艺术 223

克罗齐对康德的超越 225

卡里特和科林伍德:对克罗齐的补充 230

第七章 现代主义艺术与客体的毁灭 236

第一节 表现和客体的毁灭 238

第二节 审美的时间形式对空间形式的破除 246

第三节 对不可表现的表现与审美的丑 251

第三部分 现代主义美学:艺术的自足独立性和艺术走向抽象小引 261

第八章 形式作为艺术的本体 267

第一节 贝尔:“有意味的形式” 267

“有意味的形式”与“抽象冲动” 268

有意味形式的创造:简化与构图 272

第二节 “新批评”:文本本体与反叛的形式 274

文本的美学 275

文本的组织和叛逆 280

第三节 格式塔心理学美学:艺术作为完形形式 285

视觉中的形式意志:完形(格式塔)动力 287

艺术的纯粹形式本体:完形形式 291

第九章 符号形式的哲学美学与美学的“语言转向” 296

第一节 卡西尔:符号形式与艺术 297

符号形式与人的赋形能力 298

神话与语言 303

艺术作为符号形式 308

第二节 朗格: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 311

艺术创造了什么 312

符号形式与生命的关系 315

讨论:美学的“语言转向” 318

第十章 20世纪现代艺术中的“抽象” 321

第一节 “抽象”产生的原因和特征 322

“抽象”产生的原因 322

“抽象”的概念和特征 324

第二节 抽象的形态:具象抽象和非具象抽象 327

具象抽象 328

非具象抽象 334

讨论:“抽象”的审美性质 342

第四部分 主体性的衰落与美学形态的转变小引 349

第十一章 美、艺术与存在 360

第一节 海德格尔:艺术、语言与存在真理 363

前期思想:此在存在的结构 364

“转向”后的思想与美学在其中的地位 371

存在者的真理将自身设入作品 377

澄明之境与“人诗意地栖居” 387

作为“存在之家”和“原诗”的语言 393

语言与诗·思的关系 398

第二节 雅斯贝尔斯:悲剧的超越 403

人与绝对者 403

艺术和悲剧的超越 407

第三节 萨特:美作为自由的幻象 411

存在的虚无与自由 412

想象与审美对象的非现实性 418

讨论:存在主义美学与荒诞 427

第十二章 现象学美学 431

第一节 梅洛-庞蒂:身体知觉与艺术的“言说” 434

身体存在与艺术之“根” 435

艺术和语言:从可见的到可说的 441

第二节 杜夫海纳:作为“现象”的审美经验和美的中介化 447

审美经验的现象学特质 447

审美对象和审美知觉的循环 449

审美经验的中介化与存在的关系 454

第十三章 阐释学美学 460

第一节 阐释学及其基本境域 460

阐释学的基本发展 460

阐释学的境域 465

“视域融合”和“理解的历史性” 468

第二节 阐释学境域中的审美经验 472

“游戏”作为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 472

作为意义事件的审美经验 476

阐释学的语言观 478

接受美学:对作者主体的放逐 480

讨论:美的历史开放性和非确定性 484

第十四章 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美学 488

第一节 本雅明:现代性碎片和审美救赎 494

对神话形式的追怀:从寓言到象征的蜕变 495

“灵韵”对抗“机械复制” 500

都市经验与现代性审美 504

第二节 马尔库塞:作为解放的美学与艺术的乌托邦 507

把艺术置于辩证否定的核心 509

艺术的否定性在于形式 512

“新感性”和“反升华” 514

第三节 阿多诺:否定的美学 516

无调性哲学和否定的辩证法 517

否定的美学 522

“反艺术”:先锋现代性对抗“文化工业” 526

讨论:“批判理论”的困境和后现代的来临 532

第五部分 后现代美学与后现代性话语小引 537

第十五章 语言囚笼中的分析美学 548

第一节 分析哲学与分析美学的方法 549

分析美学的分析方法 552

“语言游戏”与分析美学的消解性 556

第二节 分析美学的艺术语言理论和隐喻理论 561

古德曼:艺术的语言 561

隐喻理论 568

第十六章 结构主义诗学 580

第一节 结构语言学与结构主义语言诗学 583

索绪尔:结构语言学 583

布拉格学派和雅各布森的语言诗学 588

第二节 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美学 594

结构人类学的基本思想 594

艺术的起源:“不稳定能指” 598

神话和音乐的结构主义分析 603

第三节 结构主义叙述学 610

结构主义叙述学:叙事语法 614

结构主义叙事学:叙事话语规则 621

第四节 巴特:从结构崇拜到解构 626

巴特的文学结构主义 628

快乐的文本:对语言的反叛 632

讨论:结构主义诗学与美学的“语言转向” 640

第十七章 后结构主义与消解策略 642

第一节 拉康:能指链与虚幻的自我 645

镜像阶段与虚幻的自我 647

能指链与无意识 649

拉康的真理观:符号秩序、想象秩序和真实 655

第二节 福柯:知识考古学和谱系学语境中的美学 659

知识考古学、谱系学与断裂的历史观 660

话语理论与美学 666

“知识型”的转换与艺术话语 676

第三节 德里达:解构策略与解构的快感 684

解构之根:衣服的开口处或差异的“痕迹” 685

写作和游戏 692

解构与快乐 698

讨论:恐惧还是嬉戏? 702

第十八章 后现代主义诗学与荒诞 705

第一节 后现代状态与后现代理论 706

后现代主义理论 706

后现代文化批评策略 717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诗学与艺术中的荒诞 726

后现代主义艺术及其诗学特征 726

讨论:是崇高还是荒诞? 735

主要参考书目 742

后记 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