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世举,李运富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
  • 页数:486 页
图书介绍:

“高等院校中文专业创新性学习系列教材”总序 1

编写说明 1

绪论 1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1

二、古代汉语课的性质与内容 2

三、学习古代汉语的意义 4

四、学习古代汉语的方法 6

第一章 文字 9

第一节 概述 9

一、汉字属性 9

二、汉字起源 11

三、汉字材料 16

第二节 汉字形态 21

一、汉字形态的历史发展 21

二、汉字形态的构成要素 24

三、汉字形态的演变规律 26

第三节 汉字结构 28

一、汉字结构的单位 28

二、汉字构件的类别 29

三、汉字构件的功能 30

四、汉字构件的构字 32

五、关于“六书” 37

第四节 汉字职能 40

一、汉字的使用类型 40

二、汉字职能的演变 46

[导学训练] 51

一、学习导引 51

二、思考题 53

三、实践训练 53

[研讨平台] 54

一、汉字的性质 54

二、“六书”问题 57

三、“简化”与“繁化” 63

[拓展指南] 67

一、文献介绍 67

二、资料导引 69

[文选] 71

甲骨文选读(二则) 71

金文选读(一则) 72

郭店楚简《老子》(二则) 74

车工(石鼓文) 76

系辞上 78

解蔽 78

五蠹 81

察传 85

移书让太常博士(并序) 87

感虚 92

说文解字叙 94

练字 97

答江慎修先生论小学书 101

第二章 词汇 104

第一节 概述 104

一、古汉语词汇及其类型 104

二、古汉语词汇的特点 107

三、古汉语字词关系 109

第二节 词汇的发展 110

一、基本词汇的传承 110

二、新词的产生 111

三、外来词的吸收 114

四、旧词的淡出 118

第三节 词义的演变 119

一、对词义的基本认识 120

二、词义的引申发展 127

三、古今词义的差异 133

四、分析词义的方法 136

第四节 特殊词汇 138

一、联绵词 138

二、偏义复词 139

三、谦敬词 141

四、兼词与合音词 143

第五节 词与词的关系 144

一、同义词 145

二、同源词 146

三、类义词 147

第六节 词汇与文化 148

一、词义生成的文化原理 148

二、词语构造的文化理据 148

三、词义内容的文化承载 149

四、词汇演变的文化动因 151

[导学训练] 152

一、学习导引 152

二、思考题 153

三、实践训练 153

[研讨平台] 154

一、如何认识词的音义关系 154

二、关于汉语词汇复音化的动因和历程问题 157

[拓展指南] 161

一、文献介绍 161

二、资料导引 162

[文选] 164

子路 164

阳货 165

晋灵公不君 166

鞌之战 169

许行 172

逍遥游 176

士昏礼 180

大学 181

孔子世家 183

与陈伯之书 186

书只贵熟读 189

四时用药例 192

《广雅疏证》自序 193

第三章 语法 197

第一节 概述 197

一、词类 197

二、短语 207

三、句子类型 209

四、句子成分 209

第二节 实词活用 211

一、名词活用 212

二、动词活用 214

三、形容词活用 215

四、代词活用 217

五、数词活用 217

第三节 固定结构 218

一、如何(何如),若何(何若),奈何 218

二、如……何,若……何,奈……何 218

三、有以,无以 219

四、有所,无所 219

五、何有 219

六、以为 219

七、孰与,孰若 219

八、者字结构 220

九、所字结构 220

第四节 特殊语序 221

一、宾语前置 221

二、数量词位置 222

三、定语后置 223

第五节 特殊句式 224

一、判断句 224

二、被动句 225

三、双宾语句 227

四、疑问句 228

五、省略句 229

第六节 实词虚化 231

[导学训练] 232

一、学习导引 232

二、思考题 234

三、实践训练 234

[研讨平台] 234

一、判断动词“是”的产生时间和来源问题 234

二、如何认识和处理古汉语中特殊的动宾关系 236

[拓展指南] 239

一、文献介绍 239

二、资料导引 241

[文选] 242

展禽论祭爰居非政之宜 242

齐桓晋文之事 244

陨石于宋五 250

田单列传 251

死伪 255

褚公 260

贫人烧粗褐衣喻 262

章句 263

五祖传衣法于六祖 265

井盐 268

古书疑义举例(二则) 270

《马氏文通》序 274

第四章 音韵 280

第一节 概述 280

一、音韵学 281

二、反切 282

三、字母 283

四、韵和四声 285

五、等与摄 286

六、音韵地位 288

第二节 汉语语音的演变 289

一、上古音 290

二、中古音 292

三、近代音 296

第三节 古书的读音问题 297

一、韵脚字的读音 297

二、通假字的读音 298

三、古今字的读音 299

四、四声别义与破读 299

五、特殊字的读音 300

第四节 诗律 300

一、字数和句数 301

二、押韵 301

三、对仗 301

四、平仄 302

第五节 词律 304

一、词牌与词谱 304

二、词的用韵 305

三、词的对仗 305

四、词的平仄 305

第六节 曲律 307

一、字数 307

二、押韵 307

三、曲谱 307

[导学训练] 307

一、学习导引 307

二、思考题 309

三、实践训练 309

[研讨平台] 310

如何认识《切韵》的性质 310

[拓展指南] 313

一、文献介绍 313

二、资料导引 316

[文选] 317

汝坟 317

伯兮 317

叔于田 318

南有嘉鱼 318

湘君 319

湘夫人 320

橘颂 322

拟行路难(十四) 323

归园田居(其一) 323

蜀道难 324

上李邕 325

羌村(其二) 326

悲陈陶 326

红线毯 327

隋宫 327

锦瑟 328

更漏子 328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329

踏莎行 329

长亭送别 330

《切韵》序 334

音辞 335

《中原音韵》自序 339

第五章 修辞 343

第一节 概述 343

一、古汉语修辞的基本类型 343

二、古汉语修辞的特点 345

第二节 古代修辞思想 349

一、“修辞立其诚” 349

二、“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350

三、“文采所以饰言,而辩丽本于情性” 350

第三节 修辞方式(一) 351

一、借代 351

二、割裂 354

三、委婉 356

四、避讳 358

第四节 修辞方式(二) 359

一、互文 359

二、引用 360

三、合叙 362

四、倒置 362

[导学训练] 362

一、学习导引 362

二、思考题 363

三、实践训练 363

[研讨平台] 363

修辞的本质是什么? 363

[拓展指南] 366

一、文献介绍 366

二、资料导引 367

[文选] 368

上古天真论 368

子产献捷 369

宁嬴氏论貌与言 371

舜往于田 372

燕昭王求士 377

君子必辩 379

苏武传 382

外内表里,自相副称 389

比兴 392

夸饰 396

言语 399

《文则》序 407

第六章 训诂 409

第一节 概述 409

一、训诂与训诂学 409

二、训诂发展史略 410

三、训诂的基本原则 415

第二节 训诂的内容 417

一、解释词语 417

二、分析文意 422

三、分析语法 423

四、指明修辞 425

五、说明历史背景、典章制度及其他 427

第三节 训诂的方法 427

一、因形求义 428

二、因声求义 432

三、因文求义 436

第四节 训诂的体式 438

一、随文释义 438

二、通释语义 440

第五节 训诂的运用 448

一、古文阅读 448

二、古籍整理 448

三、辞书编纂 451

四、了解古代社会和文化 452

[导学训练] 453

一、学习导引 453

二、思考题 454

三、实践训练 454

[研讨平台] 454

因声求义与声训 454

[拓展指南] 456

一、文献介绍 456

二、资料导引 457

[文选] 459

老子四则 459

学记 460

郑伯克段于鄢 466

为政 467

性犹?柳 472

屈到嗜芰 476

濮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 476

齐宣王见颜斶 479

吊屈原赋并序 482

《说文解字注》序 484

《广雅疏证》序 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