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论 3
第一章 媒介批评的取向与类别 3
媒介批评的取向 4
媒介批评的类别 6
本书的范畴 11
2批判理论 17
第二章 批判理论与大众媒介 17
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 18
哈柏玛斯——沟通的行动 20
对传播研究的影响 24
第三章 新闻报导的「客观性」 29
新闻客观性的来源 30
对新闻报导的影响 31
第四章 传播科技与资讯社会 35
科技决定论的看法 36
传播科技的批判观点 38
电子殖民主义与媒介帝国主义 39
资讯社会扩大资讯差距 42
结语 44
3政治经济学理论 49
第五章 政治经济学与大众媒介 49
古典学派的经济决定论 49
结构学派的抨击 51
货品形式论 52
整合派的论点 52
政治经济学与媒介批评 54
4记号学理论 61
第六章 记号学与电视新开节目 61
符号的概念 62
符号的价值 63
电视与符号 63
佛家的英雄角色 64
符号的类型与偏颇的了解 66
符号的结构关系 68
结语 71
第七章 广告的魔术 75
大众媒介与广告的关系 75
四种诉求方式 77
广告的魔术作用 80
记号学的方法 82
5依附理论 87
第八章 台湾的经济与电视发展 87
现代化理论——基本假设 87
依附理论——基本假设 92
台湾的经济发展(1950.1983) 99
台湾的电视发展(1962.1983) 103
需建立互赖关系 107
6结构理论 119
第九章 电视新闻的神话结构与意义 119
神话的概念 119
仪式的要素与型态 120
象徵的作用与类别 123
两元对比与介中角色 126
主要的发现 131
第十章 电影的「公式」结构——类目的分析 133
公式的定义 134
公式结构与文化 135
公式的功能 136
公式结构的分析 137
7媒介批评方法 145
第十一章 电视新闻的真相——参与观察法 145
研究取向转变的原因 146
参与观察法的原则 148
观察电视新闻部 152
电视新闻的真相 156
第十二章 故事、电视新闻与「超人」——叙事体分析法 161
叙事体的构成要素 162
电视新闻与叙事体 163
叙事体的功能层次 165
「超人」电影的分析 169
第十三章 电视新闻的真实性——视觉影像分析法 173
人造的影像 174
观看世界的方式 174
无法表达否定的意义 175
剖析电视新闻的影像 175
第十四章 社会冲突与007 间谍电影 179
冲突是社会常态 179
庞德电影的剧情 181
冲突的团体、目标与过程 182
社会现实的建构 184
第十五章 美国电视「肥皂剧」的世界——社会学的分析 187
社会学的分析概念 189
肥皂剧的社会环境 191
角色与形象 192
亲密关系与私人问题 194
第十六章 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比较的分析 201
自由报业的模式 201
美国经济性之新闻检查 205
苏联的模式 207
苏联新闻检查的方式 208
发展性新闻学模式 211
社会责任的模式 213
对新闻自由的体认 215
我国新闻自由理论的取向 216
结语 218
附录:「国际新闻」新解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