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美学”说 1
“使命”的异议 3
艺术毕竟不是商品 6
艺术家的商品化 9
文学的“性”病 11
不全是评论《红高粱》 14
说“玩” 18
“娱乐片主体”商议 22
从“明星”的“性格二重组合”说开去 25
还是学风问题 28
又说“野性”之类 31
“现代”?“艺术”? 34
议一议“人体热” 37
“崇洋不媚外”之一例乎? 39
给读者以论争权 42
学术乎,政治乎? 45
自杀的颂歌为何而唱 48
掸掸“灰”,如何? 51
“诗派”论略 54
泛性论与“发花癫” 57
闲话“洋压力” 60
《河殇》:大胆 62
《河殇》:情绪 65
《河殇》:臆断 68
《河殇》:坐标 70
达赖与“诺贝尔情结” 73
《文格和人格》之“外部”内容 76
说“软”道“硬” 79
高奏社会主义文艺的主旋律 82
“声有哀乐”说 84
又说“声有哀乐” 86
为“文艺与人民离婚”案正名 89
作家·做人·世界观 91
“繁荣”析 94
“还原”辩 97
说“忠” 100
五芳斋·名家·本地姜 103
“步步高”随想 105
《愚人买鞋》杂说 107
拨乱反正话《故人》 109
命运·时代·哲理 114
历史是人民写的 118
《野草》的启示 121
插曲·浪花 124
响亮的“最后和弦” 126
鲁迅、柏杨异同论 129
再论鲁迅与柏杨 141
评《河殇》 159
文艺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几个问题 174
饶有风趣的桂东南农村风俗画 188
《海瑞罢官》·海瑞·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历史主义 194
后记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