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论:《新五经》的时代 1
一、前言:经学即理学 1
二、《新五经》的与起 8
三、《新五经》的密与显 13
二、作为性命之学的经学——理学的经典诠释 17
一、前言:宋明模式的经学 17
二、性命之学的与起 21
三、体用论的思考 30
四、圣人与圣学 38
五、道统说 46
六、结论:另类的经学之意义 53
三、「积累」与「当下」——时间隐喻下的经典诠释 59
一、前言 59
二、积累的经学 60
三、《论语》的证词 67
四、圣经圣显 71
五、「此也」、「这个」、「个什么」 78
六、记籍、阶梯、糟粕 86
七、结论:规矩在良知或在经典 95
四、孔颜乐处与曾点情趣——《论语》的人格世界 99
一、前言 99
二、孔颜乐处 100
三、孔颜之学 107
四、曾点情趣 111
五、两种体用论的转折 116
六、结论:体道人格的出现 123
五、理学的仁说——一种新生命哲学的诞生 127
一、前言:「仁」的两次飞跃 127
二、造化生机与造化人格 129
三、〈识仁〉篇与〈仁说〉 136
四、仁与感 146
五、「能」的世界 153
六、结论:一种新的生命哲学 158
六、《孟子》的性命怎么和「天道」相贯通的? 163
一、前言:人性论或性论? 163
二、天地之性的问题 166
三、从德性之知到干知 174
四、孟子打通了天道与性命吗? 180
五、由道德界到存在界 185
六、结论:刺激说的检讨 190
七、《中庸》怎样变成了圣经 195
一、前言:《中庸》的天道性命 195
二、《四书》之前的《中庸》 198
三、周、张论诚与天道 203
四、司马光的气化论观点 211
五、观喜怒哀乐未发前之气象 218
六、程朱的苦参中和 226
七、结论:《中庸》的跃起 234
八、《大学》与「全体大用」之学 239
一、前言 239
二、「明德」论 243
三、「格物」论 252
四、「全体大用」论 263
五、结论:不再是「大人之学」的《大学》 272
九、《易经》与理学的分派 279
一、前言 279
二、宋儒面对的遗产 280
三、体用论的视野:以周张为例 288
四、所以然的性理观:程朱的解释 298
五、心学论点下的「己易」说 305
六、有元气即有元道——理学的对立面 311
七、结语:「整体」与「本体」的争辩 315
十、结语:《新五经》之后 323
参考书目 327
人名索引 343
名词索引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