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现代性的内涵及中国文论的现代性转型 1
一、现代性的悖论 1
二、现代性在中国与文学理论的现代性 7
第二节 考察时间界定(1897—1912)与中心人物 12
一、时间界定:从1897年到1912年 12
二、考察对象:梁启超(1873—1929)、王国维(1877—1927) 20
第三节 梁启超、王国维文学理论的研究与反思 22
第一章 两种向度的文学理论的提出 34
第一节 梁启超:“牺牲一身觉天下” 36
一、1897年:今文经学下的文学观 38
二、1898年:政治小说的启蒙意义 44
三、1902年:国民性文学理论的提出 49
第二节 王国维:“欲语此怀谁与共” 59
一、1895年到1912年的时代影响 59
二、如何改造民质 65
三、以欲望为中心建立新符码的尝试 68
第三节 梁启超启蒙主义文学理论的提出 71
一、“改造国民之品质”的“诗界革命”:犹抱复“古”半遮面 72
二、“小说界革命”:“振国民精神,开国民智识” 79
三、“文界革命”:日本的榜样与中国的靶子 85
第四节 王国维审美主义文学理论的提出 91
一、“西上中下”的文学视野的置移 92
二、中国式的“为艺术而艺术”观的提出 100
三、现代悲剧观的引入与深化 115
第二章 文学的新动力:梁启超的革命论与王国维的欲望观 123
第一节 欲望观三部曲:眩惑——解脱——转化 123
一、生活之欲与“眩惑” 124
二、“解脱”与“实念” 131
三、转化:从生活之欲到势力之欲 137
第二节 欲望、革命与文学的关系 142
第三章 文学的新功能:梁启超的“觉世”论与王国维的“救治”说 151
第一节 从“经世”到“觉世”的质变 153
第二节 觉世文论:“文以载”欧西之道 162
第三节 “游戏”说:从“消遣”到“慰藉”到“救治” 168
第四节 王国维的慰藉、救治观与梁启超的觉世文论之间的联系 177
第四章 文学的新标准:梁启超之“欧洲意境”论与王国维的“境界”说 183
第一节 “欧洲之意境” 184
第二节 “诗人的境界” 190
第五章 文学与新人格:梁启超、王国维人格论的异同与现代性 199
第一节 人格说传统在现代的延伸 202
第二节 梁启超的群体人格塑造 208
第三节 王国维的个体人格关怀 215
第四节 小结 228
第六章 极端对立的两极和充满悖论的现代性 231
第一节 梁启超、王国维文学理论对立的根源 231
第二节 调和:相似的互补性的文论 237
一、相似的现代性方法论 238
二、相似的俗语文学观念 242
三、进化论影响下的文学史观 248
四、对传统儒学的批判、反思及对西学的接纳态度 253
五、地理观照下的文学观 258
第三节 梁启超、王国维文学理论的历史局限性 260
一、梁启超文学理论的历史局限性 260
二、王国维文学理论的历史局限性 266
结语 277
附录一 晚清紧急状态下的政治自由与现代性的产生 281
附录二 1927年:王国维的辫子——文化、身体以及矛盾的王国维 289
主要参考文献 306
后记 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