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俊文著
  • 出 版 社: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64801151
  • 页数:355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当代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的研究,书中收录了很多现实中的案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第一章 导言一、选题缘由  1

(一)农村贫困人口数量逐年减少,贫困表现层次呈现新现象  2

(二)贫困人口向中西部、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集中  2

(三)弱势群体贫困问题提到了日益凸显的位置,并且直接与社会保障体制性问题结合在一起  3

(四)部分贫困群体抗风险能力差,返贫情况严重,加重了反贫困任务的难度  4

二、当代中国农村反贫困问题研究意义  5

(一)中国反贫困进程,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在要求  5

(二)中国反贫困进程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民族和睦团结和社会安全稳定创造了条件  7

(三)中国反贫困进程,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和良好示范效应  7

(四)中国反贫困进程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物质基础  8

三、国内外反贫困问题研究综述  9

(一)从不同方向和领域分析了贫困问题成因,并提出解决贫困问题的对策  11

(二)各流派都没有用阶级分析观点和方法来研究贫困问题  11

(三)理论研究成分多,缺乏操作性强的具体措施与对策  11

四、当代主要贫困理论阐析  16

(一)贫困的经济学解释  17

(二)贫困的人口学解释  22

(三)贫困的社会人类学解释  26

(四)贫困的政治学解释  30

五、相关理论概念流变及界定  33

(一)贫困的界定描述  34

(二)“反贫困”的内涵把握  39

(三)贫困类型的轨迹划分  41

(四)贫困测定的价值取向  43

(五)对贫困区域的理解  46

(六)我国贫困人口数量变化及其特征分析  48

(七)我国贫困地区分布及其社会经济特征描述  49

六、研究方法  54

(一)理论与比较分析相结合  55

(二)实证与规范研究相结合  55

(三)静态与动态分析相结合  56

(四)共性与特性分析相结合  56

(五)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57

第二章 当代中国农村贫困问题形成原因的多维透视一、形成贫困的环境原因  58

(一)对我国贫困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考察  58

(二)对我国贫困地区区域环境条件与经济发展的考察  64

(三)对我国贫困地区环境与人口的相关性考察  73

二、形成贫困的历史原因  76

(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导致我国农村贫困的政治性根源  76

(二)城乡“剪刀差”是导致我国农村贫困的经济性根源  80

(三)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是导致农村贫困的社会性根源  85

(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及政策差异性是导致我国区域贫困的基础性根源  90

三、形成贫困的文化原因  96

(一)文化贫困对形成贫困的影响  96

(二)民族文化对形成区域贫困的影响  102

四、形成贫困的体制、机制原因  107

(一)部分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缺位与错位对我国贫困的影响  107

(二)基层组织作用虚化对我国贫困的影响  110

(三)农村公共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对我国贫困的影响  112

第三章 当代中国反贫困绩效评价、历史经验及其轨迹演进一、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对我国反贫困的贡献  115

(一)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我国反贫困的贡献  115

(二)第二代领导集体对我国反贫困的贡献  119

(三)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我国反贫困的贡献  124

(四)小结  129

二、当代中国反贫困历史进程及其轨迹演进  129

三、正确认识当代中国反贫困绩效及其评价  139

(一)当代中国农村反贫困主要成就  139

(二)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成绩显著  146

四、当代中国反贫困基本经验和做法  159

五、当代中国反贫困过程及其政策存在缺陷分析  172

(一)当代中国反贫困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72

(二)当代中国反贫困政策存在的缺陷反思  175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反贫困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79

第四章 国外反贫困经验及对我国农村反贫困启示一、发达国家贫困特征及反贫困措施  185

(一)发达国家贫困状况  185

(二)发达国家贫困的一般特征  186

(三)发达国家反贫困措施  186

(四)美国反贫困政策措施  187

(五)意大利反贫困政策措施  194

(六)日本反贫困政策措施  200

二、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特征及反贫困实践  204

(一)发展中国家贫困基本特征  204

(二)发展中国家反贫困基本举措  205

(三)印度反贫困实践:满足人类“基本需要”战略  205

(四)巴西反贫困实践:“发展极”战略  210

(五)孟加拉国小额信贷扶贫  213

三、国外反贫困经验对我国反贫困的当代启示  217

第五章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贫困治理结构框架一、“反贫困治理结构”内涵解读  224

二、反贫困治理结构要素及相互关系分析  228

(一)反贫困目标体系和实施战略  229

(二)反贫困政策、制度制定及法规  234

(三)反贫困组织机构网络及管理体系  241

(四)贫困人口参与与组织  243

(五)利益相关者的主动参与  247

(六)反贫困治理结构要素互动作用及实践意义  251

三、反贫困治理结构监督机制及其作用  256

四、反贫困治理结构主要内容阐析  257

五、制定反贫困法,走依法反贫困发展之路  262

六、“可持续发展”是反贫困治理结构的基础和前提  263

(一)“可持续发展”含义  264

(二)对“可持续反贫困发展”的基本理解  266

(三)贫困地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269

(四)扶贫项目本身的“可持续发展” 272

第六章 当代中国农村反贫困战略选择一、中国农村反贫困战略的形成  274

二、中国农村反贫困战略特点分析  276

三、中国农村反贫困战略的反思  277

(一)在反贫困主体确定上,过高估计政府对地区(区域)经济增长利益分配中的作用  277

(二)在反贫困客体确定上,重视宏观区域贫困,忽视微观层面的贫困村、贫困户  278

(三)在反贫困方式上,注重物质资本输入,相对忽视人力资本开发和塑造  279

(四)在反贫困内容上,重视改善供给,轻视刺激需求  280

四、中国农村反贫困战略选择的指导思想  280

五、21世纪中国农村反贫困战略的宏观选择  286

六、中国农村反贫困战略具体操作的实证分析  290

(一)建立坚强的农村基层党支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290

(二)加强我国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294

(三)走农业产业化之路,消除或缓解贫困  297

(四)信息扶贫  302

(五)政策扶贫  308

(六)人力资源开发扶贫  315

(七)精神扶贫  321

(八)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  324

参考文献  329

后记  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