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生平介绍 3
第一章 早年经历 3
1.伊丽莎白的双亲 3
2.加拿大的童年生活 4
3.与祖父母一起的短暂生活 5
4.胡桃山中学的才女 6
5.瓦萨学院:初显才华的女诗人 7
6.走上专职作家之路 8
第二章 常年的旅居生活 10
1.童年与学生时代:新斯科舍—波士顿—伍斯特—胡桃山中学—瓦萨学院(1911—1934) 10
2.大学毕业后的旅行与旅居:纽约—欧洲—非洲—佛罗里达—纽约—基韦斯特(1934—1950) 11
3.常年生活在巴西(1951—1969) 14
4.回到美国:剑桥—波士顿(1970—1979) 18
第三章 模棱两可的爱情 20
1.瓦萨学院时期确定其同性恋身份 20
2.富于传奇的爱情生活 21
3.作品中爱情观的流露 26
第二篇 诗歌风格与渊源 31
第一章 独特的诗歌风格 31
1.坚持的个性与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 31
2.新时代形式主义的坚持者 35
3.传统外衣下的现代主义思想 39
第二章 英国经典文学的影响——乔治·赫伯特与毕晓普 43
1.迷恋乔治·赫伯特诗歌——朴实的语言和纯粹的意象 43
2.追求完美的诗歌形式 47
3.宗教话题 49
第三章 浪漫主义诗歌与毕晓普 52
1.对于浪漫主义的继承 53
2.女性角度的浪漫主义 56
3.突破华兹华斯,走向现代主义 60
第四章 现代派诗人玛丽安·摩尔——母亲般的导师 66
1.类似母女的缘分和关系 67
2.诗学方面的导师 69
3.毕晓普逐渐成熟——自成一派 71
第三篇 诗歌主题 79
第一章 童年的回忆 79
1.具有象征意义的童年 79
2.回忆中的视觉经验 81
3.时间—体验的动态回忆 84
第二章 地理与旅行 89
1.贯穿一生的旅行 89
2.对地理着迷 91
3.地图的绘制——主观性、任意性和限制性 94
4.身体的地图 96
5.旅行者的家园 98
第三章 爱的主题 104
1.爱的定义 104
2.爱的代价 106
3.错位的爱 108
第四篇 诗歌特点 115
第一章 毕晓普诗歌中的立体主义因素 115
1.毕晓普动态诗学与立体主义原则的契合 116
2.分解与重构 117
3.并置和对比 119
4.视角转换 122
第二章 毕晓普诗歌中的超现实主义因素 127
1.擦印法 128
2.婴孩般的视眼与联想 134
3.奇异的并置与巧妙的联想 140
第三章 毕晓普诗歌中的全球化视野 146
1.全球化意识——关于地理的思考 147
2.关于殖民文化 150
3.全球化话题——灾难 154
第五篇 关于毕晓普诗歌的评价与译介 161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状况和趋势 161
1.毕晓普研究升温 161
2.国外研究状况 164
3.国内研究状况 166
4.最新研究成果和趋势 167
第二章 毕晓普诗歌的中文译本评介 170
1.介绍 170
2.评价 171
第三章 毕晓普诗歌选译 175
1.地图 175
2.想象的冰山 176
3.大幅拙劣的画 177
4.野草 178
5.巴黎,上午7点 180
6.鱼 181
7.2000多幅插图和一个完整的索引 184
8.在鱼屋 186
9.香波 189
10.旅行的问题 190
11.六节 诗 192
12.在新斯科舍的第一次死亡 193
13.克鲁索在英格兰 195
14.诗 201
15.用水粉写在镜子之上 203
主要参考书目 204
附录 214
附录1 出版书籍及获得荣誉 214
附录2 伊丽莎白·毕晓普生平大事年表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