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言 1
第一节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3
一、经济学的产生 3
二、经济学的定义 3
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5
一、微观经济学 5
二、宏观经济学 6
第三节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7
一、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7
二、实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8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9
第一节 需求与供给 11
一、需求的基本理论 11
二、供给的基本理论 13
第二节 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15
一、均衡价格的决定 15
二、需求与供给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18
三、均衡价格理论的运用: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 19
第三节 弹性理论 21
一、需求弹性 21
二、供给弹性 26
三、弹性理论的运用:蛛网理论 27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29
第一节 边际效用分析 31
一、欲望与效用 31
二、边际效用理论 32
三、消费者均衡 34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分析 35
一、无差异曲线 35
二、消费者均衡 37
第四章 生产理论 41
第一节 生产与生产的基本规律 43
一、生产函数 43
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与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44
三、规模经济 47
第二节 成本与收益分析 48
一、成本 48
二、收益 53
三、利润最大化原则 54
第三节 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56
一、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原则 56
二、等产量线与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的确定 56
第四节 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机会成本 61
一、生产可能性曲线 61
二、机会成本 62
第五章 厂商均衡理论 63
第一节 完全竞争下的厂商均衡 65
一、完全竞争的条件 65
二、完全竞争下的收益规律 66
三、完全竞争下的厂商均衡 67
第二节 完全垄断下的厂商均衡 69
一、完全垄断的含义 69
二、完全垄断下的收益规律 69
三、完全垄断下的厂商均衡 70
第三节 垄断竞争下的厂商均衡 71
一、垄断竞争的条件 71
二、垄断竞争下的厂商均衡 72
第四节 寡头垄断下的厂商均衡 74
一、寡头垄断的含义 74
二、寡头理论 74
第六章 分配理论 77
第一节 以边际生产力理论为基础的分配理论 79
一、边际生产力 79
二、边际生产力决定工资与利息 79
第二节 以均衡价格理论为基础的分配理论 81
一、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81
二、工资理论 82
三、利息理论 84
四、地租理论 85
五、利润理论 85
第三节 洛伦斯曲线和基尼系数 86
一、洛伦斯曲线 86
二、洛伦斯曲线的运用 87
三、基尼系数 88
第七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89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91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91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92
三、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之间的关系 94
四、其他国内生产总值 94
五、国内生产总值计算中的缺陷 95
第二节 物价指数与失业率 95
一、物价指数 96
二、失业率 96
第八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 99
第一节 总需求 101
一、总需求的构成 101
二、总需求曲线 104
三、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106
第二节 总供给 106
一、长期总供给曲线 107
二、短期总供给曲线 108
第三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09
一、基本模型 110
二、国民收入均衡的不同状况 110
三、总需求对国民收入均衡的影响 111
四、总供给对国民收入均衡的影响 114
第九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115
第一节 失业 117
一、自然失业 117
二、周期性失业 118
三、失业的影响 119
第二节 通货膨胀 119
一、金融体系 120
二、货币的基本知识 120
三、通货膨胀的基本知识 121
第三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124
第十章 经济周期理论 129
第一节 经济周期理论概况 131
一、经济周期的含义 131
二、经济周期的分类 132
三、对经济周期原因的解释 133
第二节 乘数与加速原理相结合的理论 135
一、加速原理 135
二、乘数与加速原理相结合的理论 137
第十一章 经济增长理论 139
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的概况 141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 141
二、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内容 141
第二节 哈罗德—多马模型 144
一、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本公式 145
二、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 146
三、经济中短期波动的原因 146
四、经济中长期波动的原因 147
第三节 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147
一、肯德里克对全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 147
二、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148
第四节 零经济增长理论 150
一、增长极限论 150
二、增长价值怀疑论 152
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政策 153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概论 155
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155
二、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156
三、宏观经济政策决策机制 157
第二节 财政政策 157
一、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 157
二、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作用 158
三、赤字财政的运用 160
四、在运用财政政策中的困难 161
第三节 货币政策 162
一、货币政策的机制 162
二、货币政策的运用 163
三、其他货币政策 163
第十三章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的概况 165
第一节 如何划分西方经济学流派 167
一、划分西方经济学流派的标准 167
二、在划分西方经济学流派上的分歧 167
第二节 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流派 170
一、凯恩斯主义的产生、发展与分化 170
二、凯恩斯主义的反对派之一:新自由主义各流派 171
三、凯恩斯主义的反对派之二:新制度学派 173
四、一个独立的流派:瑞典学派 174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各流派的发展趋势 174
一、当今凯恩斯主义的正宗——新古典综合派将仍然处于正统经济学的地位 175
二、新自由主义各流派、新制度学派会有进一步的发展,但并不能成为正统经济学 176
三、西方经济学各流派——特别是新古典综合派与现代货币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有合流的趋势 176
第十四章 新古典综合派 179
第一节 新古典综合派的形成 181
一、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是“混合经济” 182
二、新古典综合是为混合经济服务的经济理论 183
三、新古典综合的含义 184
四、新古典综合派在西方经济学中的地位 184
第二节 新古典综合派的基本理论 185
一、IS-LM分析是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基础 185
二、对滞胀问题的解释 186
三、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增长理论 187
四、新古典综合派对微观政策目标协调问题的探讨 191
第三节 新古典综合派的政策主张 192
一、20世纪50年代的政策主张:补偿性财政与货币政策 192
二、20世纪60年代的政策主张:充分就业的经济政策 193
三、20世纪70年代的政策主张:多种政策的综合运用 195
第十五章 新剑桥学派 197
第一节 新剑桥学派对新古典综合派的批评 199
一、新古典综合派用均衡观念代替了凯恩斯主义的历史时间观念 199
二、新古典综合派恢复了被凯恩斯革命所否定的、新古典经济学的充分就业的假设 200
三、新古典综合派抛弃了凯恩斯主义的“投资支配储蓄”的观点,恢复了新古典经济学“储蓄支配投资”的观点 201
四、新古典综合派背叛了凯恩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收入分配不合理的论述,回到了新古典经济学以边际生产力理论为基础的分配理论 201
五、新古典综合派背叛了凯恩斯关于物价水平主要受货币工资率支配的论断,回到了新古典经济学关于物价水平受货币数量决定的传统 202
六、新古典综合派的政策主张歪曲了凯恩斯主义的原意,引起了当今资本主义社会严重的滞胀局面 203
第二节 新剑桥学派的理论 204
一、新剑桥学派认为分配问题是凯恩斯主义的中心 204
二、新剑桥学派的分配理论 205
三、新剑桥学派的经济增长理论 207
四、新剑桥学派的滞胀理论 211
第三节 新剑桥学派的政策主张 212
一、新剑桥学派反对新古典综合派与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 212
二、新剑桥学派的政策主张 213
第十六章 现代货币主义 215
第一节 货币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217
一、货币主义的含义 217
二、货币主义的历史渊源 218
三、现代货币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220
第二节 货币主义的理论 221
一、现代货币数量论 221
二、名义收入货币理论 223
三、通货膨胀理论 224
四、自然失业率与滞胀问题 226
第三节 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 226
一、政策主张的基调:自由放任 226
二、“简单规则”的货币政策 228
三、“收入指数化”的方案 229
四、浮动汇率制度 229
五、负所得税方案 231
第十七章 新制度学派 233
第一节 制度学派的概况 235
一、制度学派的历史 235
二、制度学派的基本特点 237
三、新制度学派的特点 239
第二节 新制度学派的理论 240
一、二元体系理论:加尔布雷斯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制度分析 240
二、循环积累因果原理:缪尔达尔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动态分析 245
三、经济学的未来:制度经济学前途无量 246
第三节 新制度学派的政策主张 247
一、加尔布雷斯的结构改革论 247
二、缪尔达尔关于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政策主张 248
第四版后记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