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上篇 中医学基础 1
第二章 阴阳(附:五行) 5
第三章 脏腑 10
第一节 脏腑的生理病理 10
一、五脏六腑 10
二、脏腑之间的关系 19
第二节 精、神、气血、津液 25
一、精 26
二、神 26
三、气 28
四、血 29
五、津液 30
第四章 经络 31
二、十二经脉 32
第一节 经络的内容 32
一、经络的含义 32
三、奇经八脉 48
第二节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52
一、从部位辨经络 52
二、从经络辨脏腑 52
附:关于经络学说研究的参考资料 54
第五章 病因 58
一、六淫 59
二、疫疠 63
三、七情 64
四、创伤和虫兽咬伤 65
五、食滞 65
第一节 望诊 68
第六章诊法 68
二、望肤色 69
一、望神气 69
三、望形态 70
四、望舌 72
五、望分泌及排泄物 76
第二节 闻诊 77
一、听声音 77
二、嗅气味 78
第三节 问诊 79
一、问寒热 79
二、问汗 80
三、问头身 80
四、问胸腹 81
六、问二便 82
五、问饮食口味 82
七、问妇科疾病 83
八、问儿科疾病 84
第四节 切诊 84
一、切脉的部位 84
二、切脉的方法 85
三、正常的脉象 86
四、主病的脉象 86
附:小儿指纹 90
第七章 辨证纲要 92
第一节 八纲辨证 95
一、表里 95
二、寒热 99
三、虚实 103
四、阴阳 106
第二节 脏腑辨证 110
一、脏 110
二、腑 118
第三节 六经辨证 120
一、概述 122
二、六经病的主证 122
三、六经病的辨证 123
第四节 卫气营血辨证 127
一、卫分 127
二、气分 128
三、营分 129
四、血分 129
一、扶正与祛邪 132
第八章 治疗法则 132
二、治标与治本 133
三、正治与反治 134
四、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135
五、八法 135
1.汗法 135
2.清法 137
3.下法 138
4.温法 139
5.补法 139
6.和法 140
7.消法 141
8.吐法 141
第一节 中药的一般知识 143
一、中药的来源 143
第九章 常用中草药 143
二、中药的命名 144
三、中药的采集 144
四、中药的炮制 146
五、中药的制剂 147
六、中药的性能 149
七、方剂的一般运用知识 154
(一)辛温解表药 156
八、中药用药的一般原则 157
九、中药常用处方量的写法 158
第二节 常用中药 159
一、解表药物 159
(二)辛凉解表药 164
(一)润下药 171
二、泻下药物 171
(二)攻下药 172
三、渗湿逐水药物 174
(一)渗湿药 175
(二)利尿逐水药 182
四、祛风湿药物 185
五、祛寒药物 191
六、清热药物 196
(一)清热泻火药 196
(二)清热凉血药 202
(三)清热燥湿药 207
(四)清热解毒药 213
(五)清热解暑药 219
七、理气药物 221
八、理血药物 230
(一)行血药 230
(二)止血药 243
九、止咳化痰药物 251
(一)止咳平喘药 251
(二)清热化痰药 256
(三)温化寒痰药 262
十、芳香开窍药物 266
十一、安神镇定药物 269
(一)安神定志药 269
(二)镇惊熄风药 274
十二、补养药物 280
(一)补气药 280
(二)补阳药 286
(三)补血药 295
(四)养阴药 299
十三、固涩药物 305
(一)敛汗固精药 306
(二)涩肠止泻药 309
十四、消化药物 312
十五、驱虫药物 317
第三节 常用草药 323
一、寒性药 323
二、凉性药 333
三、平性药 340
四、温性药 349
第十章 针灸新医疗法 356
第一节 针刺疗法 356
第二节 灸法 375
第三节 梅花针疗法 377
第四节 火罐疗法 379
第五节 穴位注射疗法 380
第六节 穴位埋线疗法 383
第七节 挑刺芥敷治疗面神经麻痹 385
第八节 耳针疗法 386
第九节 面鼻针疗法 396
下篇 中医临床学 403
第一章 内儿科疾病 403
第一节 感冒(普感、流感) 403
第二节 肺炎 406
第三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410
第四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413
第五节 伤寒、副伤寒 418
第六节 痢疾 422
第七节 麻疹 425
第八节 咳嗽(附:百日咳) 431
第九节 哮喘 436
第十节 痹症 440
第十一节 痿症(附:小儿麻痹症) 443
第十二节 虚劳 449
第十三节 失眠 453
第十四节 眩晕 458
第十五节 中风 461
第十六节 癫狂 465
第十七节 癫痫 469
第十八节 胃脘痛 471
第十九节 吐泻 475
第二十节 黄疸 479
第廿一节 鼓胀 483
第廿二节 水肿 487
第廿三节 五淋 492
第廿四节 消渴 495
第廿五节 遗精(附:阳萎) 499
第廿六节 血证 502
第廿七节 积聚 509
第廿八节 疳积 511
第二章 妇科疾病 515
第一节 月经不调 515
第二节 闭经 521
第三节 痛经 524
第四节 崩漏 529
第五节 带下病 532
第六节 妊娠恶阻 535
第七节 胎漏 537
第八节 恶露不绝 541
第九节 产后发热 543
第三章 外科疾病 547
第一节 疖 547
第二节 疔 548
第三节 痈 550
第四节 疽 552
第五节 烧伤 554
第六节 破伤风 556
第七节 毒蛇咬伤 560
第四章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 563
第一节 溃疡病急性穿孔 563
第二节 急性肠梗阻 575
第三节 兰尾炎 598
第四节 胆囊炎、胆石病 608
第五节 胆道蛔虫病 622
第六节 尿路结石病 631
第五章 伤科疾病 643
第一节 颈部扭伤与落枕 643
第二节 胸部挫伤 644
第三节 急性腰扭伤 646
第四节 下颌关节脱位 648
第五节 肩关节脱位 649
第六节 肱骨干骨折 651
第七节 胫腓骨干骨折 653
附:常用方剂分类简表 656
一、解表方剂 656
二、涌吐方剂 660
三、攻下方剂 661
四、和解方剂 663
五、表里双解方剂 664
六、清热方剂 665
七、祛暑方剂 670
八、治风方剂 671
九、芳香开窍方剂 675
十、祛寒方剂 676
十一、祛湿方剂 679
十二、润燥方剂 683
十三、理气方剂 685
十四、理血方剂 687
十五、补益方剂 691
十六、消导方剂 698
十七、祛痰方剂 700
十八、固涩方剂 702
十九、驱虫方剂 704
二十、痈疡方剂 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