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奶牛高效产奶技术》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高云航主编
  • 出 版 社: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806489193
  • 页数:398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奶牛的品种 1

第一节 世界著名的奶牛品种 1

一、荷兰牛 1

二、娟姗牛 1

三、瑞士褐牛 2

四、短角牛 3

五、西门塔尔牛 4

第二节 我国奶牛的品种 5

一、蒙古牛 5

二、延边黄牛 6

三、中国草原红牛 7

第二章 奶牛的育种 9

第一节 奶牛的选种 9

一、影响选种效果的因素 9

二、选种方法 11

第二节 奶牛的选配 17

一、选配方法 17

二、奶牛选配要注意的事项 20

第三节 育种方法 21

一、纯种繁殖 21

二、杂交改良 23

三、育种方案 25

第四节 奶牛生产性能的测定 27

一、奶牛性能测定的基本原则 28

二、产奶性能测定 29

三、生长发育性能测定 32

四、次级性状的性能测定 33

五、体型外貌线性评定 35

第五节 奶牛场育种的基础工作 38

一、做好育种记录,及时统计分析 38

二、体尺、体重测量与计算 39

三、生长发育的计算与分析 41

四、产乳性能测定与计算 43

五、乳脂率测定与计算 47

六、乳脂量的计算 48

七、4%标准乳的计算 48

第三章 奶牛的体形与外貌 49

第一节 奶牛体形外貌鉴定 49

第二节 奶牛体型线性外貌评定的优点 49

第三节 奶牛体型线性外貌评定的性状 50

第四节50分制体型外貌线性评定方法 51

第五节 奶牛体型线性外貌评定9分制系统 52

第六节 奶牛体型线性外貌评定的基本要求 53

第七节 奶牛体型外貌评定对各部位的具体要求 54

第四章 奶牛的营养与饲料 56

第一节 奶牛的营养 56

一、水 56

二、能量 57

三、蛋白质 62

四、脂肪 65

五、矿物质 66

六、维生素 72

七、其它促产奶添加剂 75

第二节 奶牛的饲料 77

一、粗饲料 77

二、青饲料 90

三、能量饲料 91

四、蛋白质饲料 91

五、添加饲料 96

六、维生素饲料 99

第三节 奶牛的日粮配合 100

一、日粮与饲粮的概念 100

二、日粮配合的原则 100

第五章 奶牛的繁殖技术 110

第一节 奶牛的生殖器官解剖与生殖激素 110

一、公牛生殖器官的解剖 110

二、母牛生殖器官的解剖 113

第二节 奶牛的发情 115

一、发情鉴定 115

二、异常发情 117

第三节 奶牛的人工授精 120

一、奶牛人工授精受胎率高的原因 120

二、适宜人工授精的公牛精液 121

三、贮存和取用冷冻精液 122

四、直肠把握输精方法 123

五、人工授精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124

第四节 奶牛的妊娠 125

一、妊娠诊断 125

二、妊娠中断 128

第五节 奶牛的分娩 132

一、分娩的预兆 133

二、正常的分娩过程 133

三、分娩的机理 135

第六节 奶牛的助产 135

一、助产 135

二、产后护理 140

第七节 提高繁殖率的措施 142

一、影响牛繁殖率的因素 142

二、提高母牛繁殖率的措施 143

第八节 奶牛的胚胎移植 143

一、超数排卵 144

二、胚胎采集 145

三、胚胎保存 145

四、移植技术 146

第六章 高产奶牛的饲养管理 147

第一节 犊牛育成牛的饲养 147

一、犊牛的饲养 148

二、育成牛的饲养 155

第二节 泌乳牛和干乳牛的饲养 158

一、泌乳牛的饲养 158

二、干乳牛的饲养 161

第三节 高产牛饲养效果的分析 162

一、牛体体况的分析 162

二、繁殖效果的分析 164

三、产奶成绩效果的分析 164

四、粗饲料采食量的评定 165

第七章 奶牛的管理 166

第一节 一般管理技术 166

一、合理组织和配合日粮 166

二、饲喂方法 171

三、精料的饲喂 172

四、饲喂次数及顺序 172

五、饮水和盐槽的放置 173

六、运动和刷拭 173

七、挤奶 174

第二节 犊牛的管理 182

一、新生犊牛的管理 182

二、标记 183

三、去角 183

四、切除副乳头 183

五、单圈饲养法 184

第三节 育成牛的管理 184

第四节 泌乳期的管理 185

一、泌乳盛期的管理 185

二、泌乳中后期的管理 186

第五节 干乳牛的管理 186

一、快速停乳 187

二、乳房炎预防 187

三、控制精料量,防止过肥 188

四、做好产前准备工作 188

第八章 奶牛饲料的生产与调制 189

第一节 青绿多汁饲料的生产技术 189

一、紫花苜蓿栽培技术 189

二、甜高粱栽培技术 191

三、冬牧70黑麦栽培技术 192

四、籽粒苋栽培技术 192

五、胡萝卜栽培技术 193

六、串叶松香栽培技术 195

第二节 饲料的加工调制 197

一、晒干和贮藏 197

二、青贮 197

三、化学处理加工法 198

第三节 饲料的配方技术 201

一、配方设计条件 201

二、配方设计方法 202

三、典型配方示例 204

第九章 鲜乳及鲜乳质量 209

第一节 牛乳的分类 209

一、常乳 210

二、异常乳 210

第二节 牛乳的营养价值 213

一、乳蛋白质 214

二、乳糖 215

三、乳脂肪 215

四、维生素 216

五、矿物质 217

第三节 牛乳的物理性质 218

一、奶的色泽、外观与气味 218

二、奶的黏性 218

三、奶的比重与密度 218

四、冰点与沸点 220

五、比热 220

六、牛奶的酸度 221

第四节 牛乳的质量标准 222

一、鲜乳的质量标准 222

二、鲜乳质量的保证措施 224

三、牛乳质量的检验方法 228

第五节 牛乳掺假的检测 230

一、牛乳中食盐的检验 230

二、牛乳中豆浆的检验 230

三、牛乳中铵盐的检验 230

四、牛乳中苏打和小苏打的检验 231

五、牛乳中淀粉的检验 231

六、牛乳中洗衣粉的检验 231

七、牛乳中尿素的检验 231

八、牛乳中血与脓的检验 232

九、牛乳中蔗糖的检验 232

十、熟乳的检验 232

第六节 牛乳的污染及防止措施 233

一、乳的污染 233

二、乳中细菌与温度的关系 236

三、乳品用具的清洗和消毒 238

第十章 奶牛舍的建筑与设施 241

第一节 牛舍的建筑 241

一、牛舍建筑的一般要求 241

二、拴系式牛舍 242

第二节 绿化工作和环境卫生 246

一、绿化工作 246

二、牛舍内环境卫生的要求 247

第三节 牛舍的设施 249

一、牛舍内的主要设施 249

二、配套设施 251

三、青贮窖和氨化池建造 253

第十一章 奶牛场的经营与管理 254

第一节 奶牛场的经营管理 254

一、经营管理的职能和任务 254

二、经常管理的内容与现状 256

三、经营管理的现代化观念 257

第二节 奶牛场制度化管理 259

一、奶牛场制度化管理 259

二、劳动人员定额管理 267

三、奶牛生产计划管理 269

第十二章 牛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273

第一节 科学的防疫卫生制度 273

一、预防注射 273

二、疫情报告 275

三、检疫和诊断 275

四、消毒、灭鼠 276

五、发现病牛时应采取的措施 276

六、慢性病牛群的更新措施 277

第二节 牛病的常用治疗技术 279

一、子宫冲洗法 279

二、胎衣剥离术 280

三、修蹄疗法 282

四、糖钙疗法 284

五、乳房内输注法 285

六、瘤胃冲洗术 286

七、胎儿牵引术 287

第三节 牛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288

一、防疫 288

二、免疫 289

三、检疫 289

第四节 牛病的检查 290

一、检查的基本方法和顺序 290

二、一般检查 291

三、循环系统检查 295

四、呼吸系统检查 298

五、泌尿生殖系统检查 301

六、病料送检方法 302

第十三章 奶牛疾病防治 306

第一节 传染病的防治 306

一、口蹄疫 306

二、牛瘟 309

三、牛流性感冒 311

四、结核病 311

五、破伤风 312

六、牛白血病 314

七、布氏杆菌病 315

八、炭疽病 316

九、蓝舌病 320

十、粘膜病 322

十一、狂犬病 325

十二、传染性胸膜肺炎 326

十三、牛流行热 329

十四、牛沙门氏菌病 330

第二节 寄生虫病 333

一、焦虫病 333

二、牛脑包虫病 335

三、牛球虫病 337

四、牛伊氏锥虫病 340

五、肝片吸虫病 343

六、螨虫病 343

七、牛虱病 346

第三节 内外科病 349

一、乳房炎 349

二、前胃弛缓 358

三、瘤胃积食 360

四、食管阻塞 362

五、口炎 364

六、酮病 365

七、胎衣不下 372

八、骨软症 373

九、胃肠炎 374

十、蹄叶炎 376

十一、创伤性网胃炎 380

十二、腐蹄病 381

十三、感冒 382

十四、中暑 383

十五、创伤 385

第四节 中毒病 387

一、氟中毒 387

二、棉籽饼中毒 389

三、黄曲霉毒素中毒 390

四、霉败稻草中毒 392

五、硝酸盐、亚硝酸盐中毒 393

六、有机磷杀虫剂中毒 394

第五节 营养缺乏症 396

一、维生素A缺乏症 396

二、锌缺乏症 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