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在我国热泵技术发展进步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1
1.2 改善热泵空调系统性能的途径 5
1.3 热泵研究工作的回顾 11
第2章 空气源热泵结霜特性研究 17
2.1 概述 17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分析 18
2.3 结霜模型 21
2.4 空气侧换热器传热模型 24
2.5 空气源热泵结霜稳态模型求解及模拟结果分析 27
2.6 空气源热泵结霜动态模型求解及模拟结果分析 32
2.7 空气侧换热器结构参数对结霜特性的影响 36
2.8 增加蒸发器面积对延缓空气源热泵结霜的实验研究 40
第3章 空气源热泵除霜特性研究 45
3.1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分析 45
3.2 空气源热泵热气除霜的实验研究 51
3.3 空气源热泵热气除霜能耗特性研究 60
3.4 空气源热泵蓄能热气除霜的实验研究 62
3.5 空气源热泵蓄能热气除霜能耗特性研究 72
3.6 空气源热泵误除霜的实验研究 76
第4章 空气源热泵的应用实践 81
4.1 概述 81
4.2 空气源热泵在我国应用的研究 81
4.3 空气源热泵在低温工况下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89
4.4 单、双级耦合热泵供暖系统 94
4.5 双级耦合热泵供暖系统在我国应用前景分析 97
4.6 单、双级耦合热泵系统中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的实验研究 103
4.7 单、双级耦合热泵应用实例 107
4.8 空气源热泵故障分析与诊断 118
第5章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应用理论基础 121
5.1 概述 121
5.2 地下水源热泵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125
5.3 地下水源热泵热源井数学模型 127
5.4 热源井引起的地下水渗流理论研究 135
5.5 地下水源热泵回灌研究与分析 141
5.6 地下水源热泵适应性分区研究 147
第6章 同井回灌地下水源热泵 153
6.1 填砾抽灌同井的现场实验研究 153
6.2 热源井数学模型的实验验证 164
6.3 水力特性分析 177
6.4 热力特性分析 181
6.5 热贯通定量研究 185
6.6 季节性蓄能分析 190
6.7 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 194
6.8 井参数的影响 198
6.9 取热负荷的影响 201
6.10 排放策略的影响 203
第7章 水源热泵系统的应用实践 207
7.1 水源热泵系统的应用 207
7.2 地下水源热泵热源井设计方法 216
7.3 地表水源热泵塑料螺旋管换热器设计 222
7.4 带辅助热源的水源热泵设计负荷比分析 229
第8章 新型处理后污水源热泵的应用基础研究 235
8.1 概述 235
8.2 处理后污水/原生污水热泵 235
8.3 淋激式换热器水平管降膜换热模型 237
8.4 水平管管间流动形态及液膜厚度的研究 244
8.5 水平管降膜膜状流的流动特性、传热特性及稳定特性 249
8.6 淋激式换热器管束模型及热泵系统模型 257
8.7 干式自除污壳管式污水热泵 263
第9章 地埋管换热器的热渗耦合理论与实验研究 277
9.1 地埋管换热器的传热模型研究现状与进展 277
9.2 热渗耦合作用下地埋管换热器的传热分析 280
9.3 热渗耦合模型的实验验证 284
9.4 地埋管在热渗耦合作用下土壤温度场的实验研究 289
9.5 单井地埋管换热器的模拟与分析[36] 298
第10章 土壤蓄冷与土壤耦合热泵集成系统 302
10.1 概述 302
10.2 集成系统的流程与特点 304
10.3 集成系统地埋管换热器传热过程分析 308
10.4 集成系统地埋管换热器传热过程的物理模型 309
10.5 土壤蓄冷、释冷过程的数学模型 312
10.6 求解相变问题的固相增量法模型 314
10.7 土壤蓄冷与释冷过程实验研究 315
10.8 集成系统土壤蓄冷与释冷过程的模拟分析[21~23] 324
10.9 集成系统冷量损失的模拟分析 337
10.10 地下水渗流对集成系统运行特性的影响[29] 342
10.11 集成系统全年运行特性模拟分析[32] 349
第11章 空调冷凝废热的回收与利用 356
11.1 概述 356
11.2 应用辅助冷凝器作为恒温恒湿机组的二次加热器[2] 356
11.3 带热水供应的节能型空调器[3~6] 362
11.4 中高档旅馆免费热水供应系统[12] 375
参考文献 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