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简介和注释》 初稿》PDF下载

  • 购买积分: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共辽宁省委党校哲学教研室编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1984
  • ISBN:
  • 页数:129 页
图书介绍:

一、简介 1

历史背景 1

代绪论 某些“马克思主义者”在1908年和某些唯心主义者在1710年是怎样驳斥唯物主义的 2

第一章 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一) 5

一、感觉和感觉的复合 5

二、“世界要素的发现” 7

三、原则同格和“素朴实在论” 8

四、在人类出现以前自然界是否存在? 9

五、人是否用头脑思想? 11

六、关于马赫和阿芬那留斯的唯我论 12

第二章 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二) 14

一、“自在之物”或切尔诺夫对恩格斯的驳斥 14

二、论“超越”,或巴札罗夫对恩格斯学说的“修改” 15

三、费尔巴哈和约·狄慈根论自在之物 17

四、有没有客观真理? 18

五、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或论波格丹诺夫所发现的恩格斯的折衷主义 20

六、认识论中的实践标准 22

第三章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三) 24

一、什么是物质?什么是经验? 24

二、普列汉诺夫对“经验”概念的错误理解 25

三、自然界中的因果性和必然性 26

四、“思维经济原则”和“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29

五、空间和时间 30

六、自由和必然 31

第四章 作为经验批判主义的战友和继承者的哲学唯心主义者 33

一、从左边和从右边对康德主义的批判(车尔尼雪夫斯基是从哪一边批判康德主义的?) 33

二、“经验符号论者”尤什凯维奇怎样嘲笑“经验批判主义者”切尔诺夫 36

三、内在论者是马赫和阿芬那留斯的战友 37

四、经验批判主义往哪里发展? 39

五、波格丹诺夫的“经验一元论” 41

六、“符号论”(或象形文字论)和对赫尔姆霍茨的批判 43

七、对杜林的两种批判 45

八、约·狄慈根为什么会为反动哲学家喜欢? 46

第五章 最近的自然科学革命和哲学唯心主义 49

一、现代物理学的危机 49

二、“物质消失了” 50

三、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可想象的吗? 52

四、现代物理学的两个派别和英国唯灵论 54

五、现代物理学的两个派别和德国唯心主义 56

六、现代物理学的两个派别和法国信仰主义 57

七、俄国的“一个唯心主义物理学家” 59

八、“物理学”唯心主义的实质和意义 59

第六章 经验批判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62

一、德国经验批判主义者在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漫游 62

二、波格丹诺夫怎样修正和“发展”马克思的学说 65

三、关于苏沃洛夫的“社会哲学的基础” 67

四、哲学上的党派和哲学上的无头脑者 69

五、海克尔和马赫 71

结论 72

二、注释 74

代绪论 某些“马克思主义者”在1908年和某些唯心主义者在1710年是怎样驳斥唯物主义的 74

1.康德主义(《列宁选集》第2卷第17页。以下引文均见《列宁选集》第2卷) 74

2.形而上学(第17页) 74

3.贝克莱(第17页) 75

4.“物质”或“实体”的概念是旧的非批判观点的残余(第21页) 75

5.“〔存在于〕意识之外的偶性或质的基础”(第23页) 75

6.“自然实在论”(第24页) 76

7.唯心主义者贝克莱的前提和感觉论者孔狄亚克的前提的相似之处(第30页) 76

8.达兰贝尔(第30页) 76

9.“你是不是要和笛卡儿一样断言,这只是一架简单的模仿机器?”(第31页) 76

10.“圆的物体的一半是有的,但是不能有园的一半”(第32页) 77

11.“为了认识我的体系的全部力量,还请你注意,这个体系也遇到贝克莱为否认物体存在而提出的那个不可克服的困难”(第32页) 77

第一章 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一) 78

一、感觉和感觉的复合 78

12.马赫(第34页) 78

13.阿芬那留斯(第34页) 78

14.“这些核心因此便失去它们的全部感性内容,成为赤裸裸的抽象符号了”(第37页) 79

15.明显的感觉只和物质的高级形式(有机物质)有联系,而“在物质大厦本身的基础中”只能假定有一种和感觉相似的能力(第40页) 79

16.著名的德国自然科学家海克尔、英国生物学家劳·摩尔根等人的假定就是这样,至于我们上面所讲的狄德罗的猜测就更不用说了(第40页) 79

17.经院哲学(第41页) 80

18.“庸俗”唯物主义(第42页) 80

19.波格丹诺夫(第42页) 81

二、“世界要素的发现” 81

20.阿德勒(第47页) 81

21.彼得楚尔特(第51页) 81

22.作者在这里列了一个非常“醒目的”图表(第52页) 82

23.“绝对的《考察〉会使素朴实在论永世长存;相对的〈考察〉会宣称绝无仅有的唯心主义永恒不变”(第56页) 82

24.冯特(第56页) 82

25.山雀扬言要烧枯海洋(第59页) 83

三、原则同格和“素朴实在论” 83

26.费希特主义(第64页) 83

27.“在阿芬那留斯的全部议论中,‘经验’(eXperience)这个术语的含糊不清很好地帮了他的忙”(第66—77页) 83

28.哲学上舒佩的接吻,并不比政治上司徒卢威或缅施科夫先生的接吻好一些(第68页) 84

四、在人类出现以前自然界是否存在? 84

29.杜林在自己的哲学中表现得不彻底,给信仰主义留下了空子(第72页) 84

30.蒙昧主义(第73页) 84

31.“当自然界还不是人或意识的对象时,它在思辩哲学看来,或者至少在唯心主义看来,当然是康德的自在之物……,是没有实在性的抽象物,然而使唯心主义破产的正是自然界”(第80页) 85

五、人是否用头脑思想? 85

32.“意识是物质的内部状态”(第83页) 85

33.把“头脑的思维”叫作“自然科学的拜物教”(第84页) 85

34.真象是说水在地上,地在鲸上,鲸在水上(第89页) 85

六、关于马赫和阿芬那留斯的唯我论 86

35.“不是唯我论,就是费希特、谢林或黑格尔式的形而上学”(第92页) 86

第二章 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二) 87

一、“自在之物”或切尔诺夫对恩格斯的驳斥 87

36.切尔诺夫(第95页) 87

37.民碎派分子(第95页) 87

38.普列汉诺夫(第95页) 87

39.由于维克多·切尔诺夫先生公开地仇视马克思主义,因而他同在党派上是我们的同志而在哲学上是我们的反对派的那些人比较起来,是较有原则的笔头上的敌人(第95页) 87

40.绝对唯心主义者黑格尔(第97页) 88

41.切尔诺夫先生是始终如一的。不论在经济问题上和哲学问题上,他根屠格涅夫小说里的伏罗希洛夫一样,简单地抬出一些“学者的”名字,一会儿用来消灭无知的考茨基,一会儿用来消灭无知的恩格斯(第97—98页) 88

42.新康德主义(第98页) 89

43.黑格尔已经提出了反对休谟和康德的“决定性的”论据,费尔巴哈在这些论据上补充了一些与其说深刻不如说机智的见解(第98页) 89

44.当莱维说马克思认为“物的活动”和人类的“现象的活动”相符合,即人类的实践不仅具有(休谟主义和康德主义所谓的)现象的意义而且还具有客观实在的意义的时候,他的话在本质上是正确的(第103—104页) 89

二、论“超越”,或巴札罗夫对恩格斯的学说的“修改” 90

45.巴札罗夫(第104页) 90

三、费尔巴哈和约·狄慈根论自在之物 90

46.“人是这样一种对象,这种对象与自我存在的同等性和统一性是毫无意义的……可是,一个人对于另一个人、甚至最亲密的人,难道不是幻想的对象、表象的对象吗?”(第118页) 90

47.“我们知道……任何经验都是那种超出任何经验界限的东西(用康德的话来讲)的一部分”(第119页) 91

四、有没有客观真理? 91

48.贝克莱和狄德罗都渊源于洛克(第125页) 91

49.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第128页) 91

50.哲学上柏拉图的和德谟克利特的倾向或路线的斗争难道会陈腐吗?(第129页) 92

51.道德的感觉论(第129页) 92

五、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或论波格丹诺夫所发现的恩格斯的折衷主义 93

52.波义耳定律……所包含的“一粟真理”只有在一定界限内才是绝对真理(第134页) 93

53.科学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在给这个绝对真理的总和增添新的一粟,可是每一科学原理的真理的界限都是相对的,它随着知识的增加时而扩张、时而缩小(第134页) 93

54.这种区分正是这样“不确定”,以便阻止科学变为恶劣的教条,变为某种僵死的凝固不变的东西;但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最坚决果断地同信仰主义和不可知论划清界限(第135页) 93

55.把相对主义作为认识论的基础,就必然使自己不是陷入绝对怀疑论、不可知论和诡辩,就是陷入主观主义(第136页) 94

六、认识论中的实践标准 94

56.西尼耳所谓资本家的全部利润是由工人的“最后一小时”的劳动所创造的理论(第138页) 94

57.马赫在这里接近马克思主义,正同俾斯麦接近工人运动或叶夫洛吉主教接近民主主义义完全一样(第139页) 94

58.古代哲学家皮浪和塞克斯都(第140页) 95

59.再没有比猫更凶的野兽了(第141页) 95

第三章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三) 96

一、什么是物质?什么是经验? 96

60.“物质是感觉的恒久可能性”(第145页) 96

61.当他说“意识和直接心理经验是等同概念”……物质“不是经验”,而是“引出一切已知物的未知物”……这时候他是在唯心地解释经验(第150页) 96

三、自然界中的因果性和必然性 96

62.“有神论根据自然的秩序、合目的性、规律性的偶然性公然断定它们是任意产生的”(第155页) 96

63.休谟和康德的因果性理论是它的变种(第156页) 97

64.他们相信了德国的经验批判主义教授们,以为只要说:“函数关系”,那就是“最新实证论”的发明,那就摆脱了类似“必然性”、“规律性”等等说法的“拜物教”(第160页) 97

65.“拟人观”(第163页) 98

66.他对偶然性和必然性之间的差别的相对性一无所知(第164页) 98

四、“思维经济原则”和“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98

67.在康德那里是先验和经验。在马赫那里则是经验和先验,因为马赫的思维经济原则实质上是先验的(第173页) 98

68.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第174页) 99

69.彼得楚尔特关于世界统一性问题的论断(第175页) 99

五、空间和时间 99

70.康德主义在这个问题上是站在唯心主义方面的,它认为时间和空间不是客观实在,而是人的直观形式(第176页) 99

71.认为发展着的时空概念接近于绝对的时空观念等等,但他仍然是唯心主义者(第178页) 100

72.恩格斯教训杜林说:“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和空间以外的存在,同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第178页) 100

73.在现代物理学中保持着牛顿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的观点(第108页) 101

74.n维空间(第183页) 101

75.“恩格斯的许多个别观点,比方说,他关于‘纯粹的’空间和时间的观念,现在已经陈旧了”(第185页) 101

六、自由和必然 102

76.这两类规律,我们最多只能在我们的观念中而决不能在现实中把它们互相分开(第189页) 102

77.“决定论的立场正确还是非决定论的立场正确,这是无法证明的。只有至善至美的科学或者证明其不可能有的科学才能解决这个问题(第193页) 102

78.叔本华(第194页) 103

第四章 作为经验批判主义的战友和继承者的哲学唯心主义者 104

一、从左边和从右边对康德主义的批判 104

79.先验主义(第197页) 104

80.费舍说:“剔除纯粹理性〔即先验主义〕的纯粹理性批判就是怀疑论。剔除自在之物的纯粹理性批判就是贝克莱的唯心主义”(第199页) 104

81.“康德哲学是一种矛盾;它不可避免地要走向费希特的唯心主义或感觉论”;前一个结论“是属于过去的”,后一个结论“是属于现在和将来的”(第203页) 105

82.“康德需要灵魂,因为在他看来,灵魂不灭是道德的基本前提”(第204页) 105

83.“在19世纪初期,我们的资产阶级结束了革命性的破坏事业之后,便开始否弃他们的伏尔泰主义哲学。被沙多勃利昂涂上了……浪漫主义色彩的天主教又行时了;百科全书派的宣传家们被罗伯斯比尔送上了断头台,为了彻底击溃百科全书派的唯物主义,迈尔西埃输入了康德的唯心主义。”(第205页) 106

84.“马隆本人属于赫希柏格、伯恩施坦以及杜林的其他门徒那一学派,那个学派是在苏黎世开始修正马克思主义的”(第205页) 106

85.“在饶勒斯、符尼埃尔以及我们的知识分子用熟了康德的术语以后,也会把康德呈献给我们的”(第205页) 106

二、“经验符号论者”尤什凯维奇怎样嘲笑“经验批判主义者”切尔诺夫 107

86.“经验符号论者”尤什凯维奇(第207页) 107

87.的确,当黎尔和拉斯以休谟精神清洗康德,而马赫和阿芬那留斯以贝克莱精神清洗休谟的时候,难道他们还不是一丘之貉吗?(第209页) 107

三、内在论者是马赫和阿芬那留斯的战友 108

88.内在论(第212页) 108

89.新批判主义学派(第215页) 108

五、波格丹诺夫的“经验一元论” 108

90.就象(……)黑格尔的“绝对观念”把康德的唯心主义的一切矛盾和费希特主义的一切弱点集中起来一样,这个普遍代换说把摇摆不定的唯心主义的一切过失和彻底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一切弱点集中起来,编成了一条中国式的辫子(第237页) 108

六、“符号论”(或象形文字论)和对赫尔姆霍茨的批判 109

91.赫尔姆霍茨的符号论(第241页) 109

七、对杜林的两种批判 109

92.杜林(第244页) 109

八、约·狄慈根为什么会为反动哲学家喜欢? 110

93.约·狄慈根(第249页) 110

94.约·狄慈根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因此,欧·狄慈根和——十分遗憾!——达乌盖同志杜撰“自然一元论”、“狄慈根主义”等等,是给他帮了倒忙(第253页) 110

95.“在狄慈根的著作中,绝对者变成宇宙,宇宙变成自在之物、绝对的主语,而宇宙的现象是谓语”(第254页) 111

第五章 最近的自然科学革命和哲学唯心主义 112

96.x射线、柏克勒尔射线、镭等等(第256页) 112

97.以太(第257页) 112

一、现代物理学的危机 112

98.拉瓦锡原理或质量守恒原理已经被物质的电子论推翻了(第258页) 112

99.不错,所有上述同原理有出入的地方都属于无穷小量,——很可能还有我们所不知道的反对推翻旧定律的另外的无穷小量(第259页) 113

100.“19世纪后半叶对传统机械论所作的批判破坏了机械论的这个本体论实在性的前提。”(第261页) 113

101.旧物理学家基尔霍夫、赫尔姆霍茨、威·汤姆生(凯尔文勋爵)、麦克斯韦以及现代物理学家拉摩、罗仑兹等人属于第二个学派(第263页) 114

二、“物质消失了” 114

102.力学是缓慢的实在运动的模写,新物理学是极迅速的实在运动的模写(第271页) 114

三、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可想象的吗? 114

103.奥斯特瓦尔德(第275页) 114

四、现代物理学的两个派别和英国唯灵论 115

104.唯灵论者华德(第283页) 115

105.中世纪的实在论(第284页) 115

106.“这个理想〔“机械论”的理想〕如果作为实在世界的理论被严格地……实现的时候,就会使我们陷入虚无主义……”(第288页) 115

五、现代物理学的两个派别和德国唯心主义 116

107.波尔兹曼屡次从物理学家的观点来反驳奥斯特瓦尔德的唯能论(第294页) 116

108.“现象论的物理学只是穿上了微分方程式的外衣,实际上它的出发点也是原子状的个体”(第295页) 116

六、现代物理学的两个派别和法国信仰主义 117

109.他们宣称唯物主义被一种“理论”摧毁了,而这种“理论”一受到信仰主义的袭击却求救于唯物主义羽翼的保护!(第298页) 117

110.莱伊以消灭概念论来维护“概念论”!(第301页) 117

111.马赫接受了休谟的主观的因果性理论并且客观主义地加以解释!(第302页) 118

七、俄国的“一个唯心主义物理学家” 118

112.道地俄国的哲学唯心主义者洛帕廷先生对现代欧洲唯心主义者的态度,大致象“俄罗斯人民同盟”对西欧反动党派的态度一样(第306页) 118

八、“物理学”唯心主义的实质和意义 118

113.“生理学唯心主义“(第310页) 118

114.“在牛顿的发现以后,在焦耳一迈尔和卡诺一克劳胥斯的发现以后,都有过这种情形”(第311页) 119

115.把相对主义区分为适度的和过分的(第315页) 119

116.马赫主义者杜恒在最后一句话里向康德主义的唯心主义递送秋波(第318页) 120

第六章 经验批判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21

一、德国经验批判主义者在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漫游 121

117.马克思的理论是一种陈述,即E价值,即经过起首、中间、最终(……)这三个阶段或三个部分的生活差异(第323页) 121

二、波格丹诺夫怎样修正和“发展”马克思的学说 122

118.波格丹诺夫减去“经验一元论”(更确切些说,减去马赫主义),才等于马克思主义者。因为这种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等同的理论,是十足的胡言乱语,是绝对反动的理论(第331页) 122

119.“死的抓住了活的”(第332页) 122

120.在这一套生物学和社会学的玩意中没有半点马克思主义。在斯宾塞和米海洛夫斯基那里,我们可以随便地发现许多比这毫不逊色的定义(第333页) 122

121.朗格(第334页) 123

三、关于苏沃洛夫的“社会哲学的基础” 123

122.苏沃洛夫的“普遍规律”与杜林的普遍规律一样,都是空洞无物、华而不实的词句(第339页) 123

123.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339页) 124

124.在这个领域中,有机体是通过生存斗争和选择而发展的(第339页) 124

125.马克思给生产力的提高这一概念下了完全精确的定义,并且研究了生产力提高的具体过程(第340页) 124

126.曾被经院哲学的许多代表在极不相同的形式下发现过许多次的“普遍存在理论”,现在又被苏沃洛夫发现了(第341页) 125

四、哲学上的党派和哲学上的无头脑者 125

127.谢林(第343页) 125

128.德国古典哲学在英国和斯堪的那维亚各国复活的现象(第345页) 126

129.“为了循着正确道路前进而不致被任何宗教的和哲学的谬论……所迷惑,必须研究错误道路中的错误道路……,即研究哲学”。(第348页) 126

130.实用主义(第352页) 127

131.卢那察尔斯基的所谓“人类最高潜在力的神化”(第353页) 127

五、海克尔和马赫 128

132.“无论世界是建立在神话里的巨象背上,还是建立在一些分子和原子上,只要在认识论上把它们设想成实在的,而不是仅仅用来作比喻的(blss bildlich)〔概念〕,那末这两种说法完全是一样的。”(第354页) 128

133.自然科学家马赫的哲学对于自然科学,就象基督徒犹大的接吻对于耶稣一样(第355—356页) 128

134.海克尔的《宇宙之谜》(第356页)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