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针灸学概论 1
(一)什么叫做针灸疗法 1
(二)针灸疗法的简史和现状 2
(三)针灸术能治愈疾病之原理 5
(四)针灸疗法之价值 6
第二篇 针灸刺激点 11
(一)常用的一百四十个刺激点 11
(二)最常用的三十六个刺激点口诀 99
(三)常用的特效刺激点 111
(四)刺激点测量法 116
(五)针灸刺激点解剖部位参考图及说明 118
第三篇 针治术各论 132
(一)针治术的器材 132
1. 针的种类 132
2. 针的质料 132
3. 针的各部名称 134
4. 选针法 134
5. 藏针法 136
6. 擦针法 136
7. 针的长短粗细与应用 136
8. 练习扎针法 137
(二)针治的临床技术 137
1. 针治术的三个基本环节 137
2. 常用的十种手术 139
3. 附古代针灸家的各种补泻手法与批判 143
4. 扎针前的准备事项 146
5. 选择刺激点时应注意的事项 147
6. 扎针时常用的几种压手 148
7. 扎针的角度 149
8. 扎针深浅的标准 150
9. 进针时注意要点(附进针口诀) 150
10. 退针时注意要点(附退针口诀) 151
11. 出针后皮肤变色及高肿处理法 152
12. 出针后所遗长时间的?痛感处理法 152
13. 拔针困难之处置 153
14. 折针的处置法 154
15. 晕针的处置法 156
16. 防止晕针法 158
17. 刺针时的禁忌 160
18. 扎针时病人应取的体位 162
19. 扎针的次序 165
20. 扎针的次数 166
21. 附临症扎针口诀 167
第四篇 灸治术各论 168
(一)灸对身体之影响 168
(二)灸治术的三个重要环节 169
(三)灸术之种类 170
(四)艾写灸治重要材料之研究 175
(五)艾绒的采制法 178
(六)艾绒的保存法 178
(七)灸条的卷制法 179
(八)艾灸后之现象 179
(九)艾炷之大小及灸条之粗细 181
(十)施灸的壮数 181
(十一)施灸时病人的体位 183
(十二)施灸时应注意事项 183
(十三)着肤灸后之处理 184
(十四)防止灸后起泡与化脓 184
(十五)再灸的时间 185
(十六)施灸的禁忌 186
(十七)施灸前后之摄生 187
第五篇 处方学 188
(一)处方的原则 188
(二)处方时应注意的事项 190
(三)古今针灸家经验处方录 191
(四)按病灶部位取刺激点法 195
附『皮肤知觉神经分布区域』及『内脏疾患放射于体表痛点区域图』 202
第六篇 治疗学 206
(一)神经系统疾病 206
(二)呼吸系统疾病 211
(三)消化系统疾病 212
(四)心脏及血管系统疾病 216
(五)泌尿及生殖系统疾病 217
(六)肌肉与关节疾病 219
(七)维生素缺乏疾病 220
(八)内分泌腺疾病 221
(九)眼耳鼻喉科疾病 222
(十)传染性疾病 225
(十一)外科疾病 227
(十二)物理性疾病 228
(十三)妇产科疾病 229
(十四)小儿科疾病 232
第七篇 附录针灸重要参考歌诀 234
(一)五总穴歌诀 234
(二)千金十要穴歌诀 234
(三)行针指要歌 235
(四)经验特效穴歌诀 235
(五)治癫狂症十五个刺激点歌 236
(六)玉龙歌 236
(七)禁?穴歌 248
(八)禁灸穴歌 249
(九)另附针灸科门诊治疗记录及处方笺使用说明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