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模式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宝峰,许继光,韩战省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109145986
  • 页数:318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由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山西省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现状、保护性耕作技术现有推广模式分析、技术体系合理性研究、农机作业服务模式研究等内容组成。

第一章 绪论 1

一、保护性耕作的内涵 1

二、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理论基础 3

(一)土壤水蚀和风蚀 3

(二)作物残茬覆盖 6

(三)保护性耕作松土原理 10

(四)保护性耕作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11

三、保护性耕作在国外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16

四、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我国的发展 23

五、我国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成效和意义 27

第二章 山西省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现状 29

一、保护性耕作项目区基本情况 29

(一)项目总体情况 29

(二)作物种植及推广面积情况 30

(三)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方法 31

二、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呈现的主要特点 33

(一)制定了基本适应不同种植制度的技术体系 33

(二)研发了基本满足技术要求的机具系统 35

(三)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宣传、培训及试验示范体系 36

(四)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和相对规范的资金应用制度 39

三、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中存在问题分析 41

四、本章小结 43

第三章 保护性耕作技术现有推广模式分析 45

一、推广模式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 45

(一)推广模式的内涵 45

(二)推广模式的构成要素 46

二、对现有典型推广模式的分析 47

(一)农场类型的推广模式 48

(二)统种分管类型下的推广模式 52

(三)农户分散经营类型的推广模式 56

(四)对现有推广模式的综合评价 60

三、影响推广模式的关键因子 62

(一)关键因子的确定 62

(二)关键因子的功能和作用 70

四、本章小结 71

第四章 技术体系的合理性研究 72

一、现行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 72

(一)一年一作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 73

(二)一年一作冬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 75

(三)小麦、玉米(或豆类)一年两作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 78

(四)小麦、玉米、豆类两年三作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 79

(五)一年一作马铃薯及杂粮、油料作物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 80

二、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 81

(一)免少耕播种机械化技术 81

(二)作物残茬处理及地表耕作机械化技术 88

(三)深松机械 92

三、典型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的应用效果 95

(一)从作物产量变化优化技术体系 96

(二)从经济效益变化优化技术体系 102

四、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优化中需注意的问题 105

五、本章小结 106

第五章 农机作业服务模式研究 108

一、现阶段作业服务模式 108

(一)农机户 108

(二)县乡村农机服务组织 113

(三)农场农机服务组织 118

(四)农机合作组织 121

二、不同作业服务模式的评价 128

(一)评价原则 128

(二)评价指标体系 129

(三)评价方法和结果 132

三、多元化服务模式的培育 139

(一)不同作业服务模式适用条件 139

(二)多元化主体服务能力的提升 141

四、本章小结 143

第六章 实施主体经济性研究 145

一、实施主体的利益取向 145

(一)农户的利益取向 145

(二)农机户的利益取向 146

(三)集体农场的利益取向 147

(四)农机服务组织的利益取向 148

二、农户经营的经济性 149

(一)不同种植模式下农户成本、收益的构成 149

(二)不同种植模式下农户经济效益分析 157

三、农机户经营的经济性 168

(一)农机户经营的成本、收益构成 168

(二)农机户经营的不同机具本—量—利分析 170

(三)影响农机户经济效益的因素分析 176

四、集体农场的经济性 177

五、县农机服务队的经济性 180

六、提升实施主体经济性的途径 182

(一)农户经济性的提升途径 182

(二)农机户经济性的提升途径 183

(三)集体农场经济性的提升途径 184

(四)县农机服务队经济性的提升途径 184

七、本章小结 185

第七章 农民观念转变研究 187

一、农民耕作观念转变的行为分析 187

(一)农民新技术的认知规律 187

(二)农民耕作观念转变过程中的认识情况 192

(三)典型地区农民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扩散路径 199

二、影响农民观念转变的因素分析 202

(一)可能的影响因素及影响途径 203

(二)关键影响因素的确定 206

(三)影响农民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满意度因素的定量分析 210

三、促进农户观念转变的对策 217

四、本章小结 220

第八章 项目管理研究 222

一、项目管理的基本做法 222

(一)省级部门对项目的管理 222

(二)县级实施单位项目管理 227

二、对现有项目管理的评价 230

三、项目管理改进建议 232

四、本章小结 233

第九章 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模式的优化研究 235

一、推广模式的优化方向和原则 235

(一)推广模式优化的方向 235

(二)推广模式优化的原则 236

二、推广模式演变的动力和趋势 237

三、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模式的优化 239

(一)试验引入阶段 240

(二)示范推广阶段 242

(三)由政府推动向市场化行为过渡阶段 243

(四)市场化运作阶段 244

四、本章小结 245

第十章 政府在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中的支持方式与政策研究 247

一、政府在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中的地位和作用 247

(一)保护性耕作技术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性 247

(二)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需要政府支持 249

(三)各级政府的职能作用 251

二、政府财政投入及使用的合理性研究 255

(一)现有投入及使用的效果评价 255

(二)财政资金的合理支持力度 260

(三)财政资金的合理支持方式 262

三、政府对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保障政策 265

四、本章小结 269

参考文献 272

附录 281

附录1山西省各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区的试验情况 281

附录2作业服务模式评价表 295

附录3不同技术体系成本收益调查表 297

附录4农机户经济效益调查表 300

附录5农户调查问卷 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