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述 1
大事记 6
第一章 县学义学书院私塾 36
第一节 县学义学 36
一、县学 36
二、义学 36
第二节 书院私塾 37
一、书院 37
二、私塾 38
第二章 学前教育 41
第一节 发展概况 41
一、民国时期 41
二、解放后 41
第二节 教育教学与管理 45
一、教育教学 45
二、管理 49
专题记述 55
凤冈县实验幼儿园 55
凤冈县童心幼儿园 56
第三章 小学教育 57
第一节 发展概况 57
一、清末及民国时期的小学教育 57
二、解放后的小学教育 59
第二节 课程 教学 66
一、课程设置 66
二、教学 80
第三节 思想品德教育 83
一、清末及民国时期 83
二、解放后 84
第四节 体育与卫生 87
一、体育教学与体育活动 87
二、卫生教育与卫生保健 91
第五节 管理 95
一、行政管理 95
二、教学管理 100
专题记述 103
凤冈县龙泉一小 103
凤冈县琊川完小 105
凤冈县绥阳一小 106
凤冈县蜂岩完小 107
凤冈县永安完小 108
凤冈县天桥完小 109
凤冈县进化完小 110
凤冈县龙泉二小 111
凤冈县凌云小学 112
凤冈县土溪完小 113
凤冈县龙泉三小 115
凤冈县石径完小 116
第四章 中学教育 117
第一节 学校 117
一、民国时期的中学 117
二、解放后的中学 117
第二节 学生 123
一、入学 123
二、考试毕业 124
第三节 学业 126
一、课业 126
二、德育 130
三、体育 134
第四节 管理 136
一、行政管理 136
二、学业管理 139
专题记述 144
凤冈中学 144
凤冈县琊川中学 148
凤冈县绥阳中学 150
凤冈县龙泉中学 152
凤冈县蜂岩中学 154
凤冈县何坝中学 155
凤冈县乐乐中学 156
第五章 师范教育 157
第一节 发展概况 157
一、民国时期凤冈的师范教育 157
二、解放后的师范教育 157
第二节 体制管理 159
一、体制 159
二、管理 159
第三节 目标任务 162
一、培养目标 162
二、教育任务 162
第四节 课程设置与教学工作 164
一、课程设置 164
二、教学工作 166
第五节 学生 169
一、学生来源及招生办法 169
二、师范学生待遇 170
三、师范毕业生的分配和服务 171
第六章 职业技术教育 173
第一节 清代及民国时期的职业技术教育 173
第二节 解放后的职业技术教育 173
一、农业技术教育 173
二、医药卫生教育 174
三、职业中学教育 175
四、普通中学中的职业技术教育 180
第七章 成人教育 182
第一节 发展概况 182
第二节 扫除文盲 182
一、民国时期的扫盲学校(班) 182
二、对农业人口的扫盲 184
三、脱盲后的农业技术培训 188
四、对非农业人口的扫盲和文化培训 189
第三节 初等、中等、高等教育 190
一、中小学阶段的文化补习 190
二、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191
三、函授中专与自学考试 191
第八章 民办教育 194
第一节 民办教育的发展 194
第二节 民办学前教育 195
第三节 民办小学教育 196
第四节 民办中学教育 197
第九章 教师 199
第一节 队伍 199
一、来源 任命 任用 199
二、文化构成 204
三、社会地位与经济待遇 207
第二节 教师的培训和考核 220
一、教师的培训 220
二、教师的考核 225
第十章 教育行政 228
第一节 县、区、乡(镇)教育行政机构 228
一、县级教育行政机构的设置 228
二、区、乡(镇)教育行政机构 231
第二节 县、区、乡(镇)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责与权力 234
一、县级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责与权力 234
二、区、乡(镇)级教育机构的职责与权力 239
第三节 教育方针、政策、制度 240
一、教育方针、政策的实施 240
二、学制 242
第四节 教育视(督)导与辅导 244
一、教育视(督)导组织 244
二、视(督)导方式及内容 245
三、辅导制度 249
第五节 教育经费 250
一、经费来源 250
二、用途 253
三、勤工俭学 267
四、集资办学 267
人物 269
一、人物传 269
二、人物简介 275
三、先进个人名录 280
附 录 321
一、文件文献辑录 321
二、先进集体名录 352
三、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辑录 360
后 记 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