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哲学史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美)顾西曼著;瞿世英译
  • 出 版 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份:2222
  • ISBN:
  • 页数:362 页
图书介绍:

卷一 古代哲学 1

第一章 古代哲学中的初期希腊 1

古代哲学的区分 1

古代哲学的史料的来源 2

初期希腊的环境 3

一 他的地理的环境 4

二 他的政治的环境 4

初期希腊的天赋的趋势 5

(一)宗教的发展 7

(二)对於物质的事情的思考与观察 7

(三)对於人的行为的注意 7

希腊哲学的三个时期 9

第二章 宇宙论时期 宇宙哲学 11

希腊政治状况的危险 波斯与迦太基 11

新宗教的危险 神秘派与毕太哥拉 12

宇宙论者的特点 14

宇宙论者表 16

哲学问题的发生 18

希腊一元哲学 18

一 买利西安学派 买利西安哲学 22

二 宗教哲学家之齐诺分尼斯 齐诺分尼斯的哲学 24

三 希拉克利泰 25

甲 希拉克利泰的绝对变易与普遍变易说 28

乙 火是宇宙的本质 28

丙 火之有定的变化 28

丁 希拉克利泰的实际哲学 28

四 埃利亚学派 29

甲 巴门尼底 29

一 宇宙的本质是「存在」 32

二 除宇宙本质「存在」外无真存在 32

乙 齐诺 齐诺的哲学 34

希拉克利泰与巴门尼底相争的结果 35

第三章 多元论 36

调和的努力 36

多元论者对於变易的新观念 37

多元论者对於「不变」的新观念——元素 37

原动力的观念 38

调和派学说的相同点与相异点 39

多元论的哲学家·恩比多立安纳撒哥拉斯卢西巴斯与后毕太哥拉派 39

恩比多立的哲学 41

安纳撒哥拉斯 42

原子论者的哲学 44

后毕太哥拉派 45

一 毕太哥拉派对於「存在」的观念 49

二 毕太哥拉派的二元世界 49

三 哥拉派的天文学 49

历史的回顾 50

第四章 人事论时期·人的哲学 51

人事论时期的历史大要 51

波斯战争与雅典之兴起 53

希腊的启明时期 54

一 研究学术的冲动 56

二 知识的实际需要 56

三 批评的态度 56

「哲人」的重要 59

有名的哲人 62

哲人的哲学 63

一 普罗太哥拉斯的相对论 66

二 高吉士的虚无主义 66

哲人的伦理学 66

节要 68

第五章 苏格拉底 68

苏格拉底与亚利士多分 68

苏格拉底的人格及其一生 69

苏格拉底与哲人 73

无系统的苏格拉底的哲学 76

苏格拉底的理想 76

苏格拉底的理想的意义 78

苏格拉底的方法的两步 81

苏格拉底与雅典 84

苏格拉底对於论理学的研究 85

苏格拉底与小苏格拉底派 86

犬儒学派 88

西任列派 89

第六章 系统哲学时期 90

希腊国家精神之衰落 90

三大系统哲学家在希腊历史上的地位 91

系统哲学时期之要点 92

希腊哲学撮要 95

希腊哲学(客观的) 96

德谟克利泰与柏拉图 96

德谟克利泰的一生 98

德谟克利泰的目的的广大 100

德谟克利泰的物理学——万物有生论变成了惟物论 100

德谟克利泰的惟物的心理学 103

德谟克利泰的知识论——二元的实体的世界 106

德谟克利泰的伦理学说 108

第七章 柏拉图 110

阿勃特拉与雅典 110

柏拉图学说之难於了解 111

柏拉图的一生及其著作 112

一 柏拉图的学生生活 116

二 游历家之柏拉图 116

三 「学园」掌教的柏拉图 116

论柏拉图的对话集 118

建设柏拉图学说之两大元素 120

一 他的遗传的趋势 121

二 他的哲学的来源 121

柏拉图哲学的区分 123

柏拉图学说大要 124

柏拉图的玄学 124

柏拉图的玄学的发展——两次的草稿 128

观念的两次的草稿的比较 128

更详细的比较 129

一 观念的数目 131

二 自然世界与观念之关系 131

三 观念的相互关系 131

柏拉图对於神的观念 132

柏拉图对於物质的宇宙的观念 133

柏拉图对於人的观念 135

柏拉图的不朽说 136

一「先在」的不朽 139

二「后在」的不朽 139

柏拉图学说中之两种趋势 140

柏拉图的爱 141

柏拉图的伦理学说 143

一 柏拉图的关於「善」的学说 145

二 四种基本道德 145

三 柏拉图的政治学说 145

第八章 亚利士多德 148

学园中的亚利士多德与来西亚中的亚利士多德 148

亚利士多德的一生 151

详述亚利士多德的一生 152

一 第一期 155

二 第二期 155

三 第三期 155

亚利士多德的著作 156

一 亚利士多德自己发表的通俗的著作 157

二 亚利士多德所编纂之书籍教本 157

亚利士多德之出发点 159

亚利士多德的哲学的基本要义 160

亚利士多德的论理 163

亚利士多德的玄学 168

一 发展是有目的的 175

二 亚利士多德所谓「目的」的两种不同的概念 175

三亚利士多德的关於神的概念 175

四 亚利士多德的物质观 175

五 亚利士多德的宇宙观 175

机械的系统——亚利士多德的物理学 177

结局论的系统 现象的性质的改变 178

一 亚利士多德的心理学 181

二 亚利士多德的伦理学 181

甲 实际道德 184

乙 辩证道德 184

亚利士多德的政治哲学 184

第九章「希腊的罗马」期 185

小引 185

希腊国家之衰落与其文明之保存 186

「希腊的罗马」期的两部分 189

一 伦理的时期 189

二 宗教的时期 189

「希腊的罗马」期的怀疑论的伏流 190

「希腊的罗马」期的根本问题 192

希腊主义的中心 194

一 雅典 194

二 亚历山特利亚 194

伦理的时期的特点 196

一 玄学的放弃 197

二 科学的发展 197

三 以伦理学为中心 197

伦理的时期的各学派 198

旧学派 199

一 学园 200

二 来西亚 200

新学派——伊壁鸠鲁派与斯多亚派 201

伊壁鸠鲁派与斯多亚派之异同 204

第十章 伊壁鸠鲁派 205

伊壁鸠鲁之一生 205

伊壁鸠鲁派 206

快乐主义的各种方式——亚利士狄拍斯伊壁鸠鲁与卢骚 207

伊壁鸠鲁的理想 208

道德在伊壁鸠鲁哲学中的地位 212

伊壁鸠鲁派的「慧者」 213

社会上的伊壁鸠鲁派的「慧者」 214

快乐的大障碍 215

伊壁鸠鲁的物质世界观——修改了的原子说 216

第十一章 斯多亚派 219

斯多亚派在古时的地位 219

斯多亚派的三期 220

一 斯多亚派的成立期 221

二斯多亚派的修改期 221

三罗马的斯多亚派 221

斯多亚派的领袖 222

斯多亚派的著作 224

斯多亚派与犬儒学派 225

斯多亚派的两大观念 226

人格的观念 226

一斯多亚派的心理学 228

二 最高之善 228

宇宙的观念 230

一 宇宙是一种普及的「世界的存在」 232

二 宇宙是统制一切的则律 232

三 宇宙是物质 232

宇宙的观念与人格的观念的相互关系 234

斯多亚派与社会 235

义务与责任 237

「恶」的问题与「自由」的问题 238

第一期后斯多亚派哲学的修改 239

第十二章 怀疑派与折衷派 241

哲学的怀疑论的表现 241

哲学的怀疑论的三部分 242

一 卑罗主义 244

二 学园的怀疑论 244

三 惟觉主义的怀疑论 244

折衷主义 245

第十三章 宗教的时期 249

发生宗教情感的两大原因 249

精神的权威之需要 251

神格观念的发生 253

柏拉图主义的重兴 254

宗教的时期的区分 255

「希腊的」宗教哲学 257

希腊的宗教哲学的肇始期——返古以求精神的权威 257

一 菲罗 260

二 新毕太哥拉主义 260

希腊的宗教哲学的发展期——向现在求精神的权威——柏拉图主义与新柏拉图主义 262

新柏拉图主义与肇始期的两种哲学 263

新柏拉图主义与基督教 264

新柏拉图主义的分期 265

亚历山特利亚学派——新柏拉图主义的科学理论——普罗太奴的一生及其著作 266

普罗太奴学说大概 267

神秘的神 268

一 神的超意识 268

二 动的汎神论 268

普罗太奴的两个问题 269

流出的世界——普罗太奴的玄学的问题 269

精神 270

灵魂 271

物质 271

灵魂之返於神——普罗太奴的伦理的问题 272

西利安学派——多神的统系——羊别利举斯 273

雅典学派——复现——普罗克奴 275

第十四章 福音书的希腊化 276

基督教最初的情形 276

影响於基督教思想的几派哲学 279

初期基督教之分期 281

辩解宗 282

诺斯士宗 284

诺斯士宗的反响——旧天主教神学家 287

倭利仁与问答宗 288

卷二 中代哲学 293

第一章 中代的特点与概况 293

「希腊的罗马」期与中代的比较 293

中代的人 294

中代人的世界观 295

在学校中的中代的人 298

中代的藏书 298

一 常读的书 301

二 学者可以用的书三当时在哲学上最有影响之书 301

中代的三大时期 301

中代人的政治界与教育界的概要 303

第二章 中代的初期 307

初期概况 307

奥古斯丁的历史的地位 308

世俗的学科 311

奥古斯丁的一生 312

奥古斯丁学说中之两大元素 313

新柏拉图主义的元素 意识的内心的实在 314

教会之权威 318

黑暗时代 320

查利敏的复兴 322

爱利仁那 其一生及其学说 323

爱利仁那为中代所造成的希腊的原则 324

初期的末一世纪 326

第三章 过渡期 326

过渡期概况 326

经院哲学是什么 327

安色姆 其一生及其在中代哲学上的位置 331

安色姆神在辩 333

罗色林奴 其一生及其学说 333

哲学界之争 334

阿勃拉特的一生 335

阿勃拉特的概念论——共相存在於个体中 336

阿勃拉特的理性论——理性与独断教义的关系 337

第四章 经院哲学期 339

末期概况 339

两种文明 340

两种文明的初接触 342

两种文明的冲突——十字军之役 343

学问的复兴 345

亚利士多德对於教会之利益与担负 347

阿奎那斯的前驱 348

多马斯阿奎那斯的一生——独米尼派的因袭的创始者 349

多马斯阿奎那斯学说的中心要义——二重的真理 350

个性的问题——共相与个体的关系 352

意志先乎理知先乎 354

滕斯斯各脱斯—佛朗西斯派的因袭的创始者其一生及其在哲学上的地位 355

滕斯斯各脱斯的二重真理观——宗教与科学的分立 356

神的意志的不可测 357

个性的问题 358

滕斯斯各脱斯以后 358

屋干的威廉 其一生及其学说 359

屋干以后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