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大事记 7
第一编 建置 53
第一章 疆域沿革 53
第一节 区域位置 53
第二节 疆域变迁 53
第三节 镇名由来 57
第二章 行政设置 58
第三章 村庄概况 60
第一节 村名由来 60
第四章 人口 67
第一节 人口规模 67
第二节 人口变动 68
第三节 人口构成 70
第四节 计划生育 73
第二编 自然地理 77
第一章 地质地貌 77
第一节 地质 77
第二节 地貌 77
第二章 山脉 78
第三章 河流 81
第四章 海域 82
第一节 海岸 82
第二节 海湾 83
第三节 岛礁 84
第四节 水道 87
第五节 岬角 87
第六节 沙滩 89
第七节 独立石 89
第五章 气候、物候 90
第一节 气候 90
第二节 物候 105
第三节 二十四节特征 105
第四节 气象谚语 108
第六章 土壤 111
第一节 土壤种类 111
第二节 土壤特征 112
第三节 土壤改良 113
第七章 自然资源 115
第一节 土地资源 115
第二节 水资源 117
第三节 矿藏资源 118
第四节 野生动物 119
第五节 海洋生物 120
第六节 野生植物 120
第七节 旅游资源 120
第八章 自然灾害 122
第一节 气候灾害 122
第二节 病虫灾害 130
第三编 经济 133
第一章 工业 133
第一节 机构 135
第二节 工业体制 136
第三节 工业经济结构 138
第四节 驻镇工业企业 143
第二章 交通运输 145
第一节 机构 145
第二节 公路 147
第三节 桥涵 148
第四节 公路养护 151
第五节 公路运输工具 152
第六节 公路客运 153
第七节 公路货运 154
第八节 公路交通监理 155
第九节 航线航道 155
第十节 码头 156
第十一节 海运交通工具 157
第十二节 海上运输 158
第十三节 港口管理 165
第三章 邮电 167
第一节 机构 167
第二节 邮政 168
第三节 电报 170
第四节 电话 171
第四章 村镇建设 173
第一节 市政建设 176
第二节 农村建设 179
第三节 房地产管理 180
第四节 建筑队伍 181
第五节 环境保护 182
第五章 农业 183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83
第二节 农业经济体制变革 185
第三节 农业经济结构 192
第四节 种植业 192
第五节 林果业 211
第六节 饲养业 219
第七节 副业 227
第八节 水利 230
第九节 农业机具 235
第六章 渔业 238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40
第二节 经营机构 240
第三节 渔港码头 242
第四节 海洋捕捞 242
第五节 海水养殖 252
第七章 商业 263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63
第二节 体制结构 265
第三节 专业公司、站 267
第四节 商品购销 267
第五节 物资购销 269
第六节 饮食服务 270
第七节 集市贸易 272
第八章 粮食 274
第一节 机构 274
第二节 粮油征购 275
第三节 粮食供应 279
第四节 购销价格 280
第五节 粮油贸易 282
第六节 粮油储运 283
第七节 粮油加工 284
第九章 财政 286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86
第二节 财政工作 286
第十章 税务 287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87
第二节 税收概况 288
第三节 工商业税 289
第四节 农业税 294
第五节 其他税 297
第六节 减税免税 299
第十一章 金融 301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02
第二节 货币 303
第三节 储蓄存款 305
第四节 信贷 305
第十二章 经济管理 307
第一节 计划管理 307
第二节 统计管理 307
第三节 工商管理 307
第四节 物价管理 311
第五节 标准计量管理 316
第六节 审计管理 317
第四编 政治 319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319
第一节 地方组织 319
第二节 基层组织 326
第三节 代表大会 327
第四节 党员 332
第五节 党务工作 335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 340
第三章 群众团体 341
第一节 职工团体 341
第二节 农民团体 342
第三节 妇女团体 342
第四节 青年团体 344
第五节 少年儿童团体 346
第六节 工商团体 347
第七节 教科文团体 347
第四章 权力机构 348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 348
第二节 人代会主席团 350
第五章 行政机构 351
第一节 镇级行政机构 351
第二节 基层行政机构 352
第三节 施政方式 358
第六章 人民政协 360
第一节 机构 360
第七章 政法 361
第一节 机构 361
第二节 公安工作 362
第三节 司法 366
第八章 民政 369
第一节 机构设置 369
第二节 基层选举 369
第三节 社会福利救济 370
第四节 优待抚恤 371
第五节 退役安置 373
第六节 婚丧管理 374
第七节 土地征用 375
第八节 信访 376
第九节 地名工作 377
第十节 “三胞” 377
第九章 劳动人事 392
第一节 用工制度 392
第二节 职工管理 392
第三节 干部队伍 394
第四节 干部管理 395
第五节 劳保 396
第六节 工资 397
第七节 福利 398
第八节 离退休制度 400
第十章 军事 402
第一节 机构 402
第二节 兵役制度 402
第三节 民兵 404
第四节 地方武装 408
第五节 驻军 412
第六节 重要战事 417
第五编 教科文 423
第一章 教育 423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23
第二节 私塾学堂 424
第三节 学前教育 425
第四节 小学教育 427
第五节 中学教育 433
第六节 专业教育 436
第七节 成人教育 436
第八节 教师队伍 438
第九节 教学研究 442
第十节 教育经费 442
第二章 科技 444
第一节 科研机构 444
第二节 科技队伍 444
第三节 新技术推广 444
第四节 科研成果 448
第五节 科技管理 448
第三章 文化 449
第一节 机构 449
第二节 民间文艺 449
第三节 戏剧电影 451
第四节 文学创作 452
第五节 文物古迹 453
第六节 新闻广播 455
第七节 档案 456
第四章 医药卫生 457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57
第二节 预防保健机构 457
第三节 医疗机构 457
第四节 防疫 459
第五节 保健 462
第六节 医疗 463
第七节 医药 465
第五章 体育 467
第一节 体育管理 467
第二节 体育设施 467
第三节 体育活动 467
第六编 社会 471
第一章 人民生活 471
第一节 农民生活 471
第二节 渔民生活 471
第三节 职工生活 472
第二章 习俗 473
第一节 岁时习俗 473
第二节 礼仪习俗 476
第三节 生活习俗 480
第四节 迷信陋习 483
第五节 新节日 485
第三章 社会新风 487
第一节 男女平等 487
第二节 婚姻自主 487
第三节 尊老爱幼 488
第四节 舍己救人 488
第五节 助人为乐 489
第六节 拾金不昧 489
第七节 学雷锋活动 490
第八节 五讲四美三热爱 490
第九节 拥军优属 491
第四章 宗教 492
第一节 一贯道 492
第二节 孔圣道 492
第三节 基督教 492
第四节 天主教 493
第五节 寺庙 493
第五章 方言 495
第一节 方言词语 495
第二节 方言记音 501
第三节 声调 502
第六章 杂记 504
第一节 谜语 504
第二节 谚语 504
第三节 民谣 507
第四节 歇后语 507
第五节 奇闻轶事 509
第六节 民间故事和传说 509
第七编 人物 515
第一章 人物传 515
第二章 传略 519
第三章 革命烈士简介 520
第四章 外籍革命烈士名录 523
第五章 英雄模范 526
第一节 参战支前授功名录 526
第二节 劳动模范 526
第六章 能工巧匠 528
附录一 阳武侯墓简考 529
附录二 新开胶州马家濠之记 532
附录三 胶西薛氏房谱 533
附录四 胶州志卷一山川 534
附录五 古诗文选录 535
编纂始末 538
跋 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