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学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北京中医学院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222
  • ISBN:
  • 页数:446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篇 绪论 1

第一章 概说 1

第一节 经的含义 1

第二节 医经的内容 3

第三节 现存内经的捞索 9

第四节 灵枢素向的定名 16

第二章 唐以前的内经研究者 22

第一节 秦越人 22

第二节 张仲景 23

第三节 皇甫谧 24

第四节 全元超 26

第五节 杨上善 27

第六节 王冰 28

第三章 宋浆以后研究内经的情况 32

第一节 校正 32

弟二节 補遗 35

第三节 音训 35

第四节 揖要 37

第五节 选释 43

一、运气 44

第六节 专题发挥 44

二、经脉 45

三、病机 46

(一)、部位 50

五、方药 52

四、诊法 52

第七节 类分 55

第八节 图解 56

第九节 通註 56

第十节 评文 62

第十一节 错简 62

第四章 资产階级学者对内经的歪曲 66

第五章 怎样研究内经 73

一、素问 77

附内经的版本介绍 77

二、灵枢 78

绪论结语 80

第二篇 阴阳五行 82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在古代哲学上之成长 82

第一节 气化论 82

一、气是物质 82

二、物质的运动 84

第二节 阴阳五行是认识和分析“气”的变化的学说 88

一、原始的阴阳五行说 88

二、古代哲学中的阴阳五行 90

第三节 对阴阳五行的评价 94

一、否定了天鬼观念 94

二、应与迷信的玄学论者分别对待 97

全章小结 99

附:註释 100

第二章 内经里的阴阳学说 107

第一节 阴阳的基本概念 107

第二节 形体的阴阳 111

第三节 病变的阴阳 119

第四节 诊冶的阴阳 127

第五节 把握阴阳 132

全章小结 134

附:註释 135

第一章 概说 139

第三章 内经里的五行学说 141

第一节 五行的基本概念 141

第二节 脏腑的五行 153

第三节 病变的五行 155

3、化卫、渗膀胱 158

第四节 诊治的五行 158

全章小结 162

附:註释 163

全篇结语 167

第三篇 五运六气 169

第一节 十天干 170

第二章 干支甲子 170

第二节 十二地支 171

第三节 甲子 173

第三章 五运 174

第一节 十干化运 174

第二节 太过不及 176

第三节 平气 177

第四节 主运 178

1、五音迠运 178

2、太少相生 179

3、五步推运 179

第五节 客运 180

第四章 六气 182

第一节 十二支化气 182

第二节 主气 184

1、司天在泉 186

第三节 客气 186

2、南化政 188

第四节 客主加? 190

第五章 运气同化 190

第二节 崴会 191

第一节 天符 191

第三节 同天符 192

第四节 同崴会 193

第五节 太已天符 193

第六章 运气在医学中的运用 194

第一节 运用死则 194

第二节 藏气法时示范 196

第三节 五行生克通例 197

第七章 小结 199

第一章 人在宇宙间的位置 201

第一节 消极的看法 201

第四篇 人与自然 201

第二节 积极的看法 202

全章小结 205

第二章 内经里“人与自然”的概念不同于“天人合一”论 206

第一节 自然变化与人体生理的关系 209

第二节 注重摄生适应自然 213

第三节 四时阴阳变化与疾病的关系 216

第四节 自然环境与治疗的关系 219

全章小结 222

全篇结语 223

附註 224

第五篇 藏象 229

第一章 藏府 229

第一节 综述 229

一、绎意 229

二、研究范圈 230

三、功能概说 231

第二节 五藏民 232

一、肝 232

(一)、部位 232

(二)、功能 234

二、心 237

(一)、部位 237

(二)、功能 237

(附) 心脃络?中 239

(一)、部位 239

(二)、功能 239

三、脾 240

(二)、功能 240

(一)、部位 240

四、肺 242

(一)、部位 242

(二)、功能 243

五、肾 245

(一)、部位 245

(二)、功能 245

(一)、部位 249

(二)、功能 249

(附)、命门 249

第三节 六府 250

一、胆 250

(二)、功能 250

二、胃 251

(一)、部位 251

(二)、功能 252

三、小肠 254

(二)、功能 254

(一)、部位 254

四、大肠 255

(一)、部位 255

(二)、功能 255

五、三集 256

(一)、部位 256

(二)、功能 256

1、熏肤、充身、泽毛 257

2、化营、化血 258

(一)、部位 258

六、膀胱 259

(二)、功能 259

(附) ?註 260

第四节 奇恒之府 262

一、 奇恒之府的含义 262

1、脑属督脉属肾 263

二、脑、髓、骨、脉、女子胞的分述 263

(一)、脑 263

2、肠与精、?、髓的关系 264

3、脑与头部诸窍的关系 264

(二)、髓 265

1、髓属于肾、属于脑 265

2、髓与骨的关系 266

(三)、骨 267

1、骨属于肾气 267

(四)、脉 268

2、肾为髓之府 268

1、脉属心 269

2、脉为血府 269

3、脉必以气为主 270

4、脉的功用 271

5、脉与目窍的关系 272

(五)、女子胞 272

1、主月经 272

2、胞之络脉系于肾 274

3、胞与衝任脉之关系 274

附:索证 276

附:?注 277

第五节 脏府间的关系 278

(一)、功能上的关系 278

(二)、生克的关系 278

一、藏与藏民间的关系 278

二、府与府的关系 280

三、藏与府的关系 282

(一)、功能上的关系 282

(二)、表裡的关系 284

附: 索注 285

第六节 藏府与身体诸窍的关系 287

一、藏府与全身体表的关系 288

二、脏府与五官 293

三、脏府肢节与头面部位 295

第七节 藏府与阴阳五行的关系 306

一、从阴阳五行的规律说明藏府的体用 307

二、以阴阳五行的?属挽明府的特性 309

(一)、四时五行所属 311

1、五方 311

3、五数 312

2、四时 312

5、六气 313

6、五性 313

7、五令 313

4、五星 313

8、五畜 314

9、五虫 314

10、五毂 314

11、五果 314

12.五? 314

(二)、声色毛味 315

1、五声 315

2、五音 315

3、五色 316

4、五气(臭) 316

5、五味 316

(四)、生化 317

2、情志 317

1、五德 317

1、神气 317

(三)、神志 317

2、五明 318

3、五化 318

4、五 318

(五)、变具 318

1、五变 318

2、五? 319

3、变动 319

4、發病 319

附表 320

小结 321

附:索註 322

第二章 精、气、神 326

第一节 精 326

一、精 326

1、精的生成 327

3、伤精的主要病变 327

2、精的主要作用 328

二、血 329

1、血的生成 329

①.血液循环、营养全身 330

2、血的主要作用 330

②、血和精神的关系 331

3、血液的主要病变 331

①、从针刈牙口脉搏上的观察 331

②、血液扣精神相互的影响 332

③、血液脱失的病变 332

三、滓 333

1、津的来源和功能 333

2、液的主要作用 334

1、液的来源 334

四、液 334

2、津的疾病变化 334

3、液的主要病变 335

第二节 气 336

1、气的本源的气街、气海 337

2、气的功用 339

3、气的分辨 340

4、气的病变 342

一、宋气 346

一、宋气 346

1、荣气的生源 347

二、荣气 347

2、荣气的功用 348

3、荣气的病变 349

三、?气 350

1、卫气的来源与行径 350

2、卫气的功用 351

3、卫气的病变 351

4、荣卫俱病 354

一、神 356

1、神的生理 356

第三节 神 356

2、神的病变 360

3、神的撮弄 362

二、魂 364

三、魄 367

四、意 369

五、志 371

1、志的生理 372

2、五藏各有志 372

3、志的功用 372

4、志的病变 373

5、志的摄养 374

第三章 经络 382

第一节 概论 382

一、经络的重要性 382

二、经络的意义 382

三、经络的区别 383

四、经络的作用 384

五、经络的病变 384

第二节 经络在临床上的应用 386

一、诊断方面 386

二、治疗方面 387

第三节 经脉循环的路径 388

第四节 十二经脉名称及其循行部位 391

一、手太阴肺经脉 391

二、手阳明大肠经脉 391

三、足阳明胃经脉 391

四、足太阴脾经脉 392

五、手少阴心经脉 392

六、手太阳小肠经脉 392

十、手少阳三集经脉 393

九、手厥阴心包络脉 393

八、足少阴肾经脉 393

七、足太阳膀胱经脉 393

十一、足少阳胆经脉 394

十二、足厥阴肝经脉 394

第五节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409

一、阴阳经的配合 409

二、部位及行径交互关系 411

第六节 十二经脉的血气多少 415

第七节 三阴三阳??枢的关系和功能及其?常变 418

第八节 奇经八脉的命名及其循行部位与病候 420

一、任脉 421

二、督脉 422

三、冲脉 424

四、带脉 425

五、明阳?(阴?阳?) 426

六、阴阳维(阴维阳维) 429

第九节 十五络的名位 437

小结 442

註释 442

参考书目 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