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老区教育史 1921-1949》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十堰市教育局,十堰市老区教育研究会编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
  • 页数:270 页
图书介绍:

上编 1

第一章 十堰市老区教育的源流 1

第一节 大革命前十堰市的历史概况 1

一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1

二 历史、文化概况 2

三 人民富有革命斗争传统 3

四 社会政治状况 4

第二节 清末民初十堰的教育 5

一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教育改革在十堰的推行 5

二 北洋军阀政府的复古主义教育 6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教育在十堰的萌芽 6

一 旅外十堰籍进步人士对家乡的影响 7

二 施洋的教育思想 8

三 “五四”时期十堰的教育改革 13

第二章 大革命时期十堰的教育 15

第一节 共产党组织在十堰地区和学校的建立 15

第二节 学校教育的调整改革 17

一 兴办县立高等小学和女子高等小学 17

二 组织师生参加革命活动 18

第三节 工农群众教育 19

一 工人教育 20

二 农民教育 20

第三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十堰的苏区教育 23

第一节 十堰苏区的创建 23

一 大革命后十堰地区的政治形势 23

二 鄂西北和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24

第二节 苏区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管理 28

一 苏区的教育方针和任务 28

二 苏区的教育管理 29

第三节 苏区的小学教育 31

一 县城和城郊的小学 31

二 多种形式的农村小学 32

三 经过改造的私塾 33

第四节 苏区的干部教育和红军教育 33

一 干部教育 34

二 红军教育 37

第五节 工农业余教育 40

第四章 抗日战争时期十堰的抗战教育 44

第一节 党的抗战教育方针 44

一 十堰地区的政治形势 44

二 党的抗战教育方针 46

第二节 党员、干部教育 47

一 黄龙山党训班 47

二 飞石岩党训班 47

三 白杨坪和上寺党训班 48

第三节 抗日救亡的社会教育 48

一 抗日救亡教育运动的兴起 49

二 抗日救亡教育运动的高涨 49

(一)一批抗日救亡团体云集草店 49

(二)扩大宣传开辟抗战教育局面 58

第四节 中小学教育 66

一 中学教育 66

(一)迁居十堰的国立湖北中学 66

(二)抗日烽火中的郧阳中学 68

(三)进步师生活跃的郧西中学 76

二 小学教育 81

(一)坚持抗战教育的房县西关小学 81

(二)长期坚持革命斗争的朝阳寺小学 85

第五章 解放战争时期的十堰教育 95

第一节 根据地的创建与陕南区的成立 95

一 创建鄂陕革命根据地 95

二 创建鄂西北革命根据地 96

三 成立陕南区 97

第二节 十堰教育的恢复与管理 98

一 教育政策与任务 99

二 教育管理 100

三 教师队伍建设 101

四 教育经费、编制及教员待遇 104

第三节 干部教育 108

一 革命学校 108

(一)鄂陕军政学校 108

(二)十二旅随营学校 112

(三)三十四团随营学校 112

(四)鄂陕卫生学校 113

(五)鄂陕军分区部队文化艺术学校 114

(六)两郧地方干部学校 114

(七)陕南公学 116

二 干部训练班 118

第四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军的教育 121

一 陕南解放战争的形势与教育的任务 121

二 政治思想教育 122

三 军事技术教育 126

四 文化宣传教育 127

第五节 普通中小学教育 129

一 中学的恢复与兴建 129

(一)筹办郧县联中与成立两郧第一联合中学 129

(二)恢复房县初中与成立两郧第二联合中学 132

二 小学的恢复与改革 134

(一)郧西县小学教育的恢复 134

(二)郧县小学教育的恢复 135

(三)均县小学教育的恢复 135

(四)南三县小学教育的恢复 136

(五)私塾的改造与管理 137

第六节 工农社会教育 139

一 工人教育 140

二 农民教育 141

三 支前民工的教育 143

四 文化宣传教育 144

结束语 149

下编 154

一 历史文献 154

(一)文告资料 154

(二)新民歌、诗词 207

二 教育人物 223

(一)郭肇明 223

(二)施洋 225

(三)杨献珍 227

(四)燕韶九 231

(五)燕若痴 232

(六)李明铨 233

(七)柳直荀 236

(八)张云冕 240

(九)雷天明 241

(十)李树森 242

(十一)林光蟾 243

(十二)饶一 245

(十三)王觉新 245

(十四)宋奎卿 246

(十五)任岱青 246

(十六)张鸿盛 248

三 大事记 251

后记 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