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埋线疗法的历史沿革与发展 1
二、国外基本概况 3
第一篇 基础理论 5
一、什么是埋线疗法 5
二、埋线疗法与五脏六腑的关系 6
三、埋线疗法与经络的关系 7
四、埋线疗法与营卫气血的关系 8
第二篇 基本操作 11
第一章 埋线疗法(埋植)的基本操作 11
第一节 埋线疗法的种类 11
第二节 埋线疗法的器械准备 11
一、器械 11
二、肠线 11
第三节 埋线疗法的基本操作及手法 11
一、器械选择 11
二、体位选择 12
三、器械消毒 12
第四节 埋线 12
一、穿刺针埋线法 12
二、缝合针埋线法 12
三、埋线针埋入法 12
四、切开结扎法 13
五、切开埋线法 13
六、割治理线法 13
第二章 适应症与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15
第一节 适应症 15
一、各种神经性疼痛性疾病 15
二、各种功能紊乱性疾病 15
三、各种慢性疾病 15
第二节 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15
第三节 异常情况的处理 16
一、类晕针现象 16
二、血肿 16
三、创伤性气胸 17
四、刺伤脑脊髓 17
五、刺伤神经 17
第四节 埋线治疗中的常见反应 18
一、局部及全身反应 18
二、立竿见影反应 18
三、远期疗效反应 18
四、连锁效果反应 19
第三章 经络与俞穴 20
第一节 经络与俞穴概述 20
第二节 十四经分布概况 20
第三节 十四经分布简表 21
第四节 十四经循行与主治概要 21
一、手太阴肺经 21
二、手厥阴心包经 22
三、手少阴心经 22
四、手阳明大肠经 22
五、手少阳三焦经 22
六、手太阳小肠经 22
七、足阳明胃经 23
八、足少阳胆经 23
九、足太阳膀胱经 23
十、足太阴脾经 23
十一、足厥阴肝经 24
十二、足少阴肾经 24
十三、任脉 24
十四、督脉 24
第五节 十四经常用俞穴定位主治操作简表 39
一、手太阴肺经简表 39
二、手阳明大肠经简表 39
三、足阳明胃经常用穴简表 40
四、足太阴脾经简表 41
五、手少阴心经简表 42
六、手太阳小肠经简表 42
七、足太阳膀胱经简表 43
八、足少阴肾经简表 45
九、手厥阴心包经简表 45
十、手少阳三焦经简表 46
十一、足少阳胆经简表 47
十二、足厥阴肝经简表 48
十三、任脉简表 49
十四、督脉简表 49
第六节 俞穴的分类 50
一、俞穴 50
二、经穴 50
三、经外穴 50
四、阿是穴 51
第七节 俞穴的主治性能 51
一、十二经脉肘膝关节以下经穴主治范围表 51
二、胸、腹、背、腰经穴主治范围表 52
第八节 常用奇穴定位、主治、操作简表 52
一、头面部简表 52
二、躯干部简表 53
三、四肢部简表 53
第四章 埋线疗法的取穴 54
第一节 取穴标准 54
第二节 取穴法 55
一、解剖标志取穴法 55
二、骨度法 55
三、指量法 55
第三节 埋线疗法配穴处方的基本原则 56
一、远道取穴(循经取穴) 56
二、邻近取穴 56
三、局部取穴 56
第四节 埋线疗法与特定穴的关系 57
一、背俞穴和募穴的临床应用 57
二、原穴与络穴的临床应用 57
三、五输穴的临床应用 57
四、郄穴的临床应用 58
第五节 特定穴配穴临床应用简表 58
一、俞募配穴表 58
二、十二经原络穴主客配穴取穴表 58
三、阴经五输穴表 59
四、阳经五输穴表 59
五、十六郄穴表 59
第三篇 临床治疗 61
第一章 内科疾病 61
第一节 感冒 61
第二节 神经衰弱 61
第三节 头痛 62
第四节 失眠 65
第五节 眩晕 66
第六节 高血压病 67
第七节 呃逆 68
第八节 呕吐 68
第九节 心悸 69
第十节 气管炎 70
第十一节 支气管哮喘 72
第十二节 胃脘痛 75
第十三节 腹痛 78
第十四节 胃下垂 80
第十五节 菌痢 82
第十六节 泄泻 83
第十七节 便秘 84
第十八节 胁痛 85
第十九节 淋证 86
第二十节 消渴 86
第二十一节 癔症 88
第二十二节 癫痫 88
第二十三节 癫狂 91
第二章 外科疾病 93
第一节 三叉神经痛 93
第二节 面肌痉挛 95
第三节 面瘫 95
第四节 多发性神经炎 96
第五节 颈椎病 97
第六节 肩关节周围炎 98
第七节 肋间神经痛(岔气) 99
第八节 坐骨神经痛 99
第九节 急性腰扭伤 102
第十节 慢性腰肌劳损 103
第十一节 腰痛 103
第十二节 强直性脊柱炎 105
第十三节 膝关节炎 106
第十四节 腓肠肌痉挛 107
第十五节 足跟痛 107
第十六节 关节炎 108
第十七节 痿症 109
第十八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 110
第十九节 前列腺炎 111
第二十节 痔血 112
第二十一节 肛裂 113
第三章 妇科疾病 115
第一节 月经失调 115
第二节 痛经 117
第三节 崩漏 118
第四节 闭经 119
第五节 带下病 120
第六节 不孕症 121
第七节 乳少 123
第四章 儿科疾病 124
第一节 小儿麻痹症 124
第二节 小儿舞蹈病 126
第三节 小儿支气管哮喘 126
第四节 小儿消化不良 127
第五节 小儿吐泻 128
第六节 小儿遗尿症 129
第五章 五官科疾病 130
第一节 牙痛 130
第二节 青少年近视 130
第三节 慢性鼻炎 131
第四节 耳鸣、耳聋 132
第五节 梅核气 132
第六章 常见病证的埋线疗法选穴参考 134
第一节 内科病证 134
第二节 儿科病证 146
第三节 妇科病证 146
第四节 外科病证 150
第五节 肛肠病证 151
第六节 皮肤病证 151
第七节 眼科病证 151
第八节 五官科病证 152
第七章 头针的埋线疗法 154
第一节 埋线疗法在头针的运用 154
一、头针疗法的简况 154
二、头针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154
三、埋线疗法与头针的关系 156
四、头针刺激区的定位和主治 156
五、标准线的定位和主治 161
六、标准线与经穴的关系 163
第二节 头针埋线的操作方法 169
第三节 头针埋线反应(针感) 170
一、反应的性质 170
二、反应的范围及形状 170
三、反应出现及消失时间 170
第四节 头针埋线治疗常见病及其选区 170
一、神经科疾病 170
二、内科疾病 171
三、外科疾病 172
四、妇科疾病 172
第五节 提高头针埋线疗效的环节 173
第六节 头针埋线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173
一、禁忌症 173
二、注意事项 173
第八章 标准针灸穴位图 175
第一节 骨度法 175
第二节 指量法 177
第三节 手太阴肺经 178
第四节 手厥阴心包经 179
第五节 手少阴心经 180
第六节 手阳明大肠经 181
第七节 手少阳三焦经 183
第八节 手太阳小肠经 186
第九节 足阳明胃经 187
第十节 足少阳胆经 190
第十一节 足太阳膀胱经 194
第十二节 足太阴脾经 198
第十三节 足厥阴肝经 202
第十四节 足少阴肾经 204
第十五节 任脉 207
第十六节 督脉 208
第十七节 经外奇穴 211
第十八节 分部穴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