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 土方工程 1
1.1机械土方工程施工计划的计算示例 1
1.1.1设计数量及现场条件 1
1.1.2使用机械及施工方法 4
1.1.3各种机械效率的运算 4
1.1.4主体作业机械运转时间的运算 16
1.1.5工作日数比率及工期 19
1.1.6求土方工程机械作业量的计算图表 22
1.2软弱地基填土压实沉降计算示例 26
1.2.1压实 26
1.2.2填土荷载在地基内的分布 28
1.3斜面挖土的稳定计算示例 34
1.3.1直线滑动面 34
1.3.2圆形滑动面的情况 37
1.3.3地震时斜面的稳定 43
2.1钢筋混凝土箱形涵洞的设计 46
2.1.1设计条件 46
第二章 涵洞 46
2.1.2设计荷载 49
2.1.3荷载的组合(实例Ⅰ) 52
2.1.4荷载的组合(实例Ⅱ) 58
2.1.5构件截面和应力的计算 63
2.1.6剪切应力的计算 73
2.1.7配筋 76
2.1.8配筋注意事项 78
2.2使用波纹管的涵洞设计 79
2.1.9设计图 79
2.2.1设计条件 80
2.2.2设计 80
2.2.3加在波纹管上的荷载 81
2.2.4板厚的选定 84
2.2.5承载能力的研讨 84
2.2.6对挠度的研讨 95
2.2.7接头强度的研讨 96
2.2.8流量计算 97
3.1.1设计条件 100
第三章 基础工程 100
3.1单层钢板桩挡土工程的设计示例 100
3.1.2挖掘结束时的研讨 102
3.1.3钢板桩的埋置深度 104
3.1.4钢板桩的设计 105
3.1.5围图的设计 106
3.1.6水平支撑的设计 107
3.1.7关于隆起的研讨 108
3.1.9挡土工程十项安全注意事项 109
3.1.8关于沸腾的研讨 109
3.2工程用临时栈桥的设计示例 111
3.2.1设计条件 111
3.2.2路面铺板强度的研讨 112
3.2.3横梁的设计 115
3.2.4主梁的设计 121
3.2.5桩的设计 123
3.3井点的设计示例 132
3.3.1扬水量的推定 133
3.3.2关于影响圆半径(R)的研讨 136
3.3.3井点各段的扬水量 139
3.3.4井点个数的计算 140
3.3.5井点的间隔 140
3.3.6井泵台数的计算 141
3.3.7真空泵 141
3.4现场浇注混凝土桩(反向循环钻孔桩)设计例 142
3.4.1设计条件 143
3.4.2垂直承载的研讨 143
3.4.3各垂直荷载的安全率 145
3.4.4桩体的抵抗弯矩 146
3.4.5应力的计算(桩头部刚结的场合) 149
3.4.6安全打桩十点注意事项 152
第四章 隧道 154
4.1隧道衬砌截面的设计(土覆盖层浅时) 154
4.1.1衬砌的厚度 154
4.1.2压力线的引入 155
4.1.3衬砌截面的稳定 156
4.1.4土覆盖层浅时的图式解法(设计例) 158
4.1.5根据卡曼曲线的土压图解法 160
4.1.6被动土压的计算 161
4.1.7力的多角形画法 162
4.1.8外力的计算 162
4.2隧道衬砌截面的设计(土覆盖层深时) 164
4.2.1土覆盖层深时的图解法 164
4.2.2实用计算法 164
4.2.3图解法(设计例) 167
4.3.1钢拱支撑的一般理论 170
4.3隧道钢拱支撑的强度计算 170
4.3.2荷载图的制图 172
4.3.3图解法 174
4.4盾构拱圈的设计例 181
4.4.1设计条件 181
4.4.2拱圈各截面的数值 183
4.4.3拱圈自重的计算 184
4.4.4松散土的重量 184
4.4.6地基反力 186
4.4.5外周土压的计算 186
4.4.7隧道内的各荷载 187
4.4.8拱圈的应力计算 187
4.4.9应力计算 195
第五章 根据图表表示的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和质量管理 201
5.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基础 201
5.1.1配合比设计应考虑的事项 201
5.1.2配合比的表示方法 201
5.1.3单位水量和一定水量的法则 202
5.1.4水灰比 203
5.1.5水灰比和混凝土的压缩强度 204
5.1.6配合比强度和附加系数 206
5.1.7由耐久性或水密性规定的W/C 211
5.1.8单位水量 213
5.1.9单位水泥量 214
5.1.10坍落度的选定 214
5.1.11粗骨料最大尺寸的选定 217
5.1.12细骨料比率的选定 218
5.2.1设计条件 220
5.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法 220
5.2.2概略配合比设计 222
5.2.3试拌 225
5.3规定配合比与现场配合比的换算 225
5.4引气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法 230
5.4.1引气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法 230
5.4.2设计条件 231
5.4.3概略配合比设计 232
5.4.4根据土木学会规范配合比的设计例 237
5.5混凝土的质量管理 244
5.5.1混凝土的质量管理 244
5.5.2试验结果的归纳方法 245
5.5.3不能提供标准值时的制作方法(分析用管理图) 246
5.5.4标准值给出时的制作方法 252
5.5.5工程管理用的管理图 253
5.5.6管理图的用法 260
5.5.7原因追究 262
5.6.1根据直方图来判定质量变化 263
5.6根据直方图来判定质量变化 263
5.6.2直方图的用法 266
5.7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计算图表(附图) 268
图表—A根据混凝土抗压强度来确定的水灰比W/C(%) 268
图表—B单位水量(W) 269
图表—C绝对细骨料比率(s/a) 270
图表—D单位水泥量(C) 271
图表—E单位细骨料量(S) 272
图表—F单位粗骨料量(G) 273
图表—G引气型混凝土的单位水量(W) 274
图表—H引气型混凝土的绝对细骨料比率(s/a) 275
图表—I对引气型混凝土空气量差值的修正水量(s/a=一定) 276
图表—J细骨料的比重与表面水量 277
图表—KAE混凝土坍落度不同的补水量 278
图表—L细骨料的比重与表面水量 279
参考文献 280
附图 281
·承受偏心荷载的双重钢筋矩形截面应力计算图表 281
·箱形涵洞设计图 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