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释 1
第一章 皈敬与造论之意趣 1
第一节 皈敬三宝 1
第一项 皈敬 1
第二项 归敬之意趣 4
第二节 标举五分 5
第二章 造论因缘 7
第一节 明造论之因缘 7
第二节 辨造论之必要 11
第三章 成立大乘法义 14
第一节 总标 14
第二节 法——众生心 15
第三节 义——大乘 19
第四章 大乘法义之解释 23
第一节 总标三科 23
第二节 显示大乘正义 24
第一项 总说——一心二门 24
第二项 心真如门 26
第一目 出体——真心 26
第二目 释名义 29
第三目 释疑 33
第四目 辨相 35
第三项 心生灭门 39
第一目 心生灭 39
第二目 生灭(心)因缘 89
第三目 (心)生灭相 115
第四项 从生灭门入真如门 157
第三节 对治邪执 159
第一项 总标 159
第二项 破人我执 160
第三项 破法我执 166
第四项 总遣 167
第四节 分别发趣道相 169
第一项 总标 169
第二项 信成就发心 170
第一目 发心者——信心成就 170
第二目 发心相 175
第三目 四方便 178
第四目 发心胜德 182
第五目 退不退之抉择 184
第三项 解行发心 185
第四项 证发心 187
第一目 地位 187
第二目 证智——智体与智用 188
第三目 发心相 192
第四目 圆满 193
第五章 修行信心分 198
第一节 标列 198
第二节 所修信心 199
第三节 能成修行 200
第一项 正常方便行 200
第一目 总标五门 200
第二目 施门 201
第三目 戒门 202
第四目 忍门 204
第五目 进门 206
第六目 止观行 207
第二项 特胜方便行 228
第六章 劝修利益分 231
第一节 劝修 231
第一项 总劝 231
第二项 别劝 232
第一目 修学功德 232
第二目 毁谤过失 233
第三项 结劝 234
第二节 回向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