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志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2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北京市:民族出版社
  • 出版年份:2222
  • ISBN:
  • 页数:880 页
图书介绍:

凡例 1

上册 1

概述 1

大事记述 7

大事记年 7

大事专述 66

县情概览 105

马尔康县 105

汶川县 109

理县 113

茂县 118

金川县 122

小金县 126

松潘县 130

南坪县 136

黑水县 139

阿坝县 144

若尔盖县 148

红原县 152

壤塘县 155

卷一 建置沿革志 161

第一章 历代建置 161

第一节 秦汉 161

第二节 晋隋 162

第三节 唐 164

第四节 五代至宋 167

第五节 元明 168

第六节 清 171

第七节 中华民国 173

第八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 179

第二章 境域 187

第一节 隋以前 187

第二节 唐宋 187

第三节 元明 188

第四节 清代至中华民国 188

第五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 189

第三章 行政区划 207

第一节 县级行政区 207

一、马尔康县 207

二、金川县 208

三、小金县 209

四、理县 210

六、茂县 211

五、汶川县 211

七、黑水县 212

八、松潘县 213

九、南坪县 214

十、若尔盖县 215

十一、红原县 215

十二、阿坝县 216

十三、壤塘县 217

第二节 区、乡(镇)概况 218

第三节 民族区域自治机关 219

卷二 自然地理志 223

第一章 地质 223

第一节 地层 223

一、前震旦系 223

三、寒武系 224

二、震旦系 224

五、志留系 225

四、奥陶系 225

六、泥盆系 226

七、石炭系 227

八、二迭系 229

九、三迭系 230

十、侏罗系 232

十一、第三系 232

十二、第四系 233

第二节 地质构造 233

一、纬向构造体系 233

三、北西向构造体系 234

四、弧形、山字型及“S”型构造体系 234

二、华夏构造体系 234

五、旋扭构造体系 235

第二章 地貌 240

第一节 地貌轮廓 240

第二节 地貌类型 241

第三节 地貌分区 244

第三章 河流 247

第一节 岷江 248

第二节 大小金川 250

一、大金川 250

二、小金川 251

第三节 黄河支流 252

第四节 嘉陵江支流 253

第四章 沼泽与湖泊 255

第一节 沼泽 255

一、湖滨洼地沼泽 256

二、闭流宽谷沼泽 257

三、伏流宽谷沼泽 258

四、阶地沼泽 258

第二节 湖泊 259

第五章 气候 261

第一节 气候要素 261

一、日照 261

二、气温 261

三、地温 262

四、降水量 263

五、空气湿度 263

六、蒸发量 264

七、风 264

十、天气现象 265

八、气压 265

九、冻土 265

第二节 气候分区 275

第三节 奇异天物象 276

第六章 土壤与植被 279

第一节 土壤 279

一、分布特征 279

二、类型 280

三、分区 285

第二节 植被 287

一、垂直带谱 287

二、类型 288

三、分区 293

一、分类 295

二、利用 295

第七章 自然资源 295

第一节 土地 295

第二节 植物 296

第三节 动物 298

第四节 矿产 301

第五节 农业气候 307

一、热量 307

二、光能 308

第六节 水 309

一、降水 309

二、地表水 309

三、地下水 312

第一节 地震 314

第八章 自然灾害 314

第二节 山地灾害 319

第三节 气象灾害 322

一、洪涝 322

二、干旱 325

三、霜冻 326

四、春季寒潮连阴雪 327

五、秋季连阴雨 328

六、大雪 329

七、冰雹 329

八、大风 331

九、雷击 332

第一节 人口分布与密度 343

一、行政区域人口分布 343

第一章 人口状况 343

卷三 人口志 343

二、自然地域人口分布 344

三、城市人口分布 345

四、各民族人口分布 348

五、人口密度 349

第二节 人口变化 350

一、历史变化 350

二、现代变化 352

三、人口分类比重 355

第三节 人口构成 358

一、性别、婚姻、家庭 358

二、年龄 360

三、民族 360

四、文化 366

五、职业 368

第二章 普查统计 371

第三章 人口控制 374

第一节 机构 374

一、阿坝州计划生育领导小组 374

二、阿坝州计划生育委员会 374

三、阿坝州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指导所 375

四、管理和技术队伍 375

第二节 计划生育 376

一、政策宣传 376

二、生育政策 378

三、晚婚晚育 379

四、节育 380

五、优生优育 380

六、奖励和处罚 380

第一章 源流 383

第一节 藏族 383

卷四 民族志 383

第二节 羌族 388

第三节 回族 391

第四节 汉族 393

第二章 民族关系 396

第一节 解放前的民族关系 396

第二节 解放后的民族关系 402

第三章 语言文字 409

第一节 藏语 409

一、语音 409

二、语法 411

三、词汇 417

四、藏文编辑翻译 424

第二节 羌语 426

一、语音 427

二、词汇 428

三、语法 429

四、方言 430

第三节 回族语言 432

第四节 汉语 433

一、语音 433

二、语法 434

三、方言特点 435

四、方言语词 436

第四章 民族风俗 438

第一节 藏族 438

一、居住 438

二、服饰 440

三、饮食 441

六、家庭 442

五、燃料 442

四、器具 442

七、称谓 443

八、婚姻 444

九、节庆 446

十、用名 450

十一、礼仪 450

十二、丧葬 454

十三、禁忌 457

第二节 羌族 459

一、居住 459

二、服饰 459

三、饮食 460

五、家庭 461

六、婚姻 461

四、器具 461

七、节日 463

八、姓氏 465

九、礼仪 466

十、丧葬 466

十一、禁忌 468

第三节 回族 469

一、居住 469

二、服饰 470

三、饮食 471

四、家庭婚姻 472

五、节日 473

六、礼俗 475

七、丧葬 476

八、禁忌 477

一、居住 478

二、服饰 478

第四节 汉族 478

三、饮食 479

四、婚姻家庭 480

五、节庆 481

六、丧葬禁忌 482

卷五 党政群团志 485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485

第一节 机构 485

第二节 党员代表大会 489

一、州党代会 490

二、县党代会 491

第三节 党务 495

一、组织 495

三、纪律检查 496

二、宣传 496

四、统战 497

五、政策研究 498

六、政法 498

七、党史征编 499

八、党校 499

九、其它 501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 502

第一节 党务督导处和县党部 502

第二节 党员组织活动 502

第三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 504

第三章 权力机关 506

第一节 参议会 506

第二节 人民代表会议 507

一、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507

二、历届人民代表会议 508

三、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510

四、人大常务委员会 516

第三节 民族区域自治 519

第四章 行政机关 523

第一节 州级行政机构 523

一、松理懋茂汶屯殖督办署 523

二、四川省第十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 523

三、川西行署茂县专区专员公署 524

四、四川省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524

五、阿坝藏族自治州人民委员会 525

六、阿坝藏族自治州革命委员会 526

七、阿坝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526

八、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527

一、汶川县人民政府 533

第二节 县级行政机构 533

二、理县人民政府 534

三、茂县人民政府 535

四、松潘县人民政府 536

五、南坪县人民政府 537

六、黑水县人民政府 538

七、金川县人民政府 539

八、小金县人民政府 539

九、马尔康县人民政府 540

十、阿坝县人民政府 541

十一、若尔盖县人民政府 542

十二、红原县人民政府 542

十三、壤塘县人民政府 543

第五章 参政议政机关 545

第一节 政治协商会议 546

第二节 州政协常委会议 549

第三节 政协工作 555

一、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 555

二、提案建议案办理 556

三、视察 考察 参观活动 557

四、献计献策 咨询服务 558

五、宗教 民族团结工作 559

六、文史资料编辑 559

七、联谊工作 560

八、落实统一战线政策 560

第六章 社会群团 565

第一节 共产主义青年团 565

一、共青团阿坝州委 565

二、团员代表大会 566

三、团务活动 567

四、团组织建设 568

五、少先队工作 569

六、青年联合会 570

第二节 妇女团体 571

第三节 工会组织 572

第四节 工商、农牧团体 572

第五节 帮会组织 573

第七章 重大政事 574

第一节 清代以前 574

第二节 民国时期 574

第三节 解放后 575

卷六 政法志 579

第一章 公安 579

第一节 警政与治安 579

一、治安管理 579

二、群众性治安组织 580

三、危险物品管理 582

四、公共秩序管理 587

五、特种行业管理 590

六、治安联防 591

第二节 户籍管理 594

一、户政机构 594

二、常住人口管理 594

三、暂住人口管理 595

第三节 交通管理 596

一、路政管理 597

二、车辆及驾驶管理 597

三、交通秩序 599

四、交通事故 599

一、消防组织 601

第四节 消防管理 601

二、消防工作 602

三、消防设施 604

四、重大火灾事故 604

第二章 检察 606

第一节 刑事检察 607

一、审查批捕 607

二、侦查监督 608

三、审查起诉 609

四、出庭公诉 610

五、审判监督 611

第二节 经济检察 612

第三节 法纪检察 615

第四节 监所检察 616

第三章 审判 618

第一节 刑事审判 619

第二节 民事审判 620

第三节 经济审判 621

第四节 复查审理 622

第四章 司法行政 624

第一节 法制宣传 624

第二节 律师事务 626

第三节 公证事务 627

第四节 民事调解 628

卷七 劳动人事志 631

第一章 劳动 631

第一节 管理和培训 631

一、职工招收 631

二、劳动调配 634

三、职工培训 636

四、精减下放 638

五、城镇待业人员安置 639

六、下乡知青安置 640

第二节 工人工资 641

一、工资制度 641

二、工资调整 643

三、津贴 加班工资 奖金 645

四、福利待遇 648

第三节 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 648

一、安全生产 648

二、劳动保护 650

第四节 劳动保险 653

一、病伤待遇 653

二、女工生育待遇 653

三、死亡待遇 654

五、退职待遇 655

四、养老待遇 655

六、待业保险待遇 656

七、待业、养老保险基金 656

第五节 劳动争议仲裁 658

第二章 人事 660

第一节 行政编制和结构 660

一、制度演变 660

二、民国行政编制 664

三、解放后机构和人员编制 666

第二节 人事管理 667

一、干部来源 667

二、干部调配 669

三、任免 考核 奖惩 671

四、干部培训 674

五、科技干部 677

六、离休 退休 退职 679

第三节 干部工资 682

一、制度变革 682

二、州内政策 683

三、升级调资 685

四、干部福利 687

卷八 民政志 689

第一章 机构 689

第二章 基层建政 691

第一节 选举 691

一、乡镇代表选举 691

二、县、乡(镇)人民代表选举 691

第二节 建政 692

一、里甲和方沟制 692

二、乡镇保甲 693

三、民族民主建政 694

四、政社合一 695

五、政社分设 696

第三章 优待抚恤 697

第一节 拥军优属 697

一、拥军优属活动 697

二、优抚先进代表会 700

三、优抚对象普查 701

第二节 优待 701

一、论功行赏和献金劳军 701

二、群众优待 702

三、民政补助 704

二、革命烈士陵园 705

一、革命烈士褒扬 705

第三节 褒扬 705

第四节 抚恤 707

一、牺牲病故抚恤 707

二、革命烈士抚恤 707

三、残废抚恤 708

四、追恤 709

第四章 安置 710

第一节 复员退伍军人 710

第二节 红军战士 711

一、复员、退伍、转业红军老战士 711

二、分散供养老红军 712

三、在乡西路红军 712

四、留落红军 713

第三节 军队离退休干部 713

第一节 赈灾 714

第五章 救灾、救济、扶贫 714

第二节 救济 715

一、慈善救济 715

二、社会救济 716

第三节 扶贫 718

一、脱贫共富 718

二、扶贫企业 719

第六章 福利 721

第一节 福利院 721

一、十六专署救济院 721

二、茂县社会福利院 721

第二节 农村“五保” 722

第三节 残疾人事业 723

第一节 婚姻登记 725

第七章 婚姻、殡葬 725

第二节 殡葬改革 727

一、丧葬旧习 727

二、丧仪改革 728

第八章 其它 729

第一节 游民改造 729

第二节 民工动员 729

一、国民义务劳动 729

二、以工代赈 730

第三节 观礼 参观 731

第四节 边界调处 732

一、省际边界争议 732

二、州际边界争议 732

三、县际边界争议 732

第五节 社团管理 733

一、卫所镇协营 735

第一节 机构 735

卷九 军事志 735

第一章 建制 735

二、屯殖督办署 737

三、四川省第十六区保安司令部 737

四、军政部茂县团管区司令部 738

五、阿坝军分区 738

六、人民武装委员会 739

第二节 驻军防务 742

一、明代以前 742

二、清代 743

三、中华民国 744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 745

第二章 重大战事 748

第一节 明代以前 748

一、对廓尔喀入侵反击战 750

第二节 清代 750

二、道光年间抗英之战 751

三、藏、羌人民起义占领松潘厅城 751

第三节 中华民国 752

一、辛亥革命的反清起义 752

二、屯汉冲突 754

三、江防军进驻松潘战事 754

四、邓锡侯三次进攻黑水 755

五、王元辉懋功被围事件 757

六、汪一伦松潘遇害事件 758

七、寅江事变 758

八、墨黑之战 760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 760

一、人民解放军进军茂县地区 760

二、和平解放“四土” 762

三、人民解放军进军草地 763

四、平息叛乱 766

第三章 兵役 780

第四章 地方武装 781

第一节 建国前的地方武装 781

一、土司武装 781

二、部落武装 782

三、土屯武装 783

四、僧 兵 785

第二节 建国后的地方武装 786

一、武警部队 786

二、县大队 786

三、民兵 787

一、军事训练 795

第五章 治军 795

第一节 军事工作 795

二、情报工作 796

三、和平缴枪 798

第二节 政治工作 798

第三节 后勤保障 801

一、供给 801

二、运输 803

三、农副业生产 804

第四节 拥政爱民 804

一、支援地方经济建设 804

二、爱民活动 805

三、抢险救灾 805

第一章 长征路线 807

第一节 红一方面军 807

卷十 红军长征志 807

第二节 红二方面军 812

第三节 红四方面军 814

第二章 战事 820

第一节 土门战役 820

第二节 松潘战役 822

第三节 夏洮战役 825

第四节 绥崇丹懋战役 827

第五节 其它战斗 829

第三章 重要会议 833

第一节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833

第二节 其它会议 840

第四章 地方工作 844

第一节 贯彻民族政策 844

第二节 建党 850

第三节 建政 856

第四节 建军 860

第五章 宣传、教育、后勤 862

第一节 宣传 862

第二节 教育 864

第三节 后勤 865

第六章 民众支援 869

第一节 支援红军 869

第二节 参加红军 871

第七章 红军走后的斗争 873

第一节 保护革命文物 874

第二节 坚持斗争反抗压迫 876

第三节 留散红军 877

一、土司、土官统治区的生产关系 883

第一节 封建农奴所有制 883

卷十一 农业志 883

第一章 所有制关系 883

中册 883

二、改土归流地区的生产关系 884

三、其它地区的生产关系 885

第二节 民主改革前的所有制 887

一、减租减息 保障佃权 887

二、民主改革 888

三、互助组和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889

第三节 民主改革后的生产关系 891

一、高级合作社和人民公社 891

二、以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 892

三、农业学大寨 893

第四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893

一、联产承包责任制 893

二、调整产业结构 894

第五节 国营农垦企业 897

第二章 农业资源与区划 899

第一节 农业资源 899

一、耕地土质 899

二、水 901

三、种植业及害虫的天敌资源 903

四、气候 904

第二节 农业区划 906

一、东南缘低中山林、经、粮结合区 906

二、东南部山地峡谷林(果)、粮、牧、经济区 907

三、中部高原过渡带林、牧区 908

四、西北部高原畜牧区 908

五、自然保护、旅游第三产业 909

第一节 粮食作物 911

第三章 主要农作物 911

第二节 经济作物 915

第三节 其它 917

第四章 农业技术与农田基本建设 919

第一节 耕作与栽培 919

一、耕作制度 919

二、栽培技术 920

第二节 良种 921

一、良种的引进与推广 921

二、种子选育 922

第三节 施肥 923

一、农家肥料 923

二、化肥、菌肥 924

第四节 植物保护 926

一、主要病虫害 926

二、防治 927

三、化学除草 929

四、防灾抗灾 929

第五节 农田基本建设 930

一、农田建设 930

二、土壤普查与区划 931

第五章 农业机械 933

第一节 农田机具 934

一、动力机械 934

二、耕整地机械 935

三、水利排灌机械 938

四、植物保护机械 939

五、收获机械 940

第二节 农田机械化效益 941

一、供应 944

第三节 农机供应与维修 944

二、维修 945

第四节 农机队伍 948

第五节 农机区划 950

一、东南部高山峡谷粮、果、经、畜机械化区 950

二、西北部高原牧、林、经机械化区 952

第六章 管理 954

第一节 行政 954

一、管理机构 954

二、事业机构 955

第二节 经营与分配 956

一、集体农业 956

二、集体经济内部的经营管理 958

三、收益分配 961

一、国营农垦企业经营管理 965

第三节 其它 965

二、农机化管理 966

卷十二 林业志 971

第一章 林业资源 971

第一节 森林资源 971

一、分布 971

二、类型 972

三、树种 973

第二节 森林调查 973

一、森林资源(概况)调查 974

二、伐区调查 974

三、森林经理调查 975

四、森林资源清查 976

一、国有林 集体林 私有林 977

第三节 森林权属 977

五、连续森林资源清查(一类调查) 977

二、森林役权 经营权 981

三、林权争议 981

第二章 森工 987

第一节 企业 987

一、私营采伐业 987

二、国营采伐业 989

三、林业运输业 995

四、其它企业 997

第二节 采运 998

一、采伐 998

二、山场集运材 999

三、林业机械化 1001

一、水运 1003

第三节 木材运储 1003

二、陆运 1006

三、木场收贮 1007

第四节 木材加工与综合利用 1008

第五节 木材销售 1010

第三章 营林生产 1013

第一节 造林绿化 1013

第二节 植树造林 1015

一、植树 1015

二、抚育 1017

第三节 育林更新 1017

一、次生林改造 1017

二、迹地更新 1017

三、封山育林 1020

一、品种引进 1025

第四章 经济林木 1025

第一节 苹果 1025

二、栽培技术 1026

三、病虫害防治 1027

四、苹果生产 1028

第二节 雪梨 1029

一、品种 1029

二、栽培 1029

三、管理 1030

四、产销 1031

五、加工 1031

六、病虫防治 1032

第三节 花椒 1033

第四节 核桃 1034

二、杜仲 1035

第五节 特用经济林 1035

一、生漆 1035

三、黄柏 1036

第五章 森林保护 1038

第一节 护林防火 1038

第二节 防治病虫害 1044

一、病虫害 1044

二、病虫害普查 1045

三、森林植物检疫 1046

第三节 野生动物保护 1047

第四节 制止乱砍滥伐 1049

第六章 管理 1053

第一节 机构 1053

一、岷江林管区 1053

三、阿坝州林业局 1054

二、农林部岷江流域国有林管理处 1054

四、阿坝州绿化委员会 1056

五、阿坝州护林防火指挥部 1056

六、阿坝州林业企业管理局 1057

七、木材检查站 1057

第二节 林政 1057

一、伐区管理 1057

二、木材检验 1061

三、经费 1065

第一节 草场 1068

一、面积与分布 1068

二、类型及特点 1068

第一章 资源与区划 1068

卷十三 畜牧志 1068

第二节 饲料 1071

第三节 禽畜品种 1072

一、马、驴 1072

二、牦牛、黄牛 1073

三、山羊、绵羊 1074

四、藏猪 1076

五、藏鸡 1076

第四节 畜牧区划 1076

一、畜牧业生产现状 1076

二、畜牧业分区 1077

第二章 所有制 1080

第一节 封建农奴所有制 1080

一、牧区 1080

第二节 建国初期所有制 1081

一、民主改革 1081

二、农区 1081

二、互助组、初级合作社 1082

三、公私合营牧业经济 1082

第三节 民主改革后的生产关系 1083

一、高级社 1083

二、人民公社 1083

三、全民所有制牧业 1084

第三章 生产 1086

第一节 畜类 1086

一、大牲畜 1086

二、猪 1087

三、羊 1088

第二节 禽类 1089

一、养鸡 1089

二、养鸭、鹅 1090

第三节 其它 1091

一、养蜂 1091

二、养兔 1092

三、药用动物饲养 1093

四、养犬 1093

五、养鱼 1093

第四节 畜产品加工 1095

第四章 牧业技术 1097

第一节 饲养管理 1097

一、饲养方式 1097

二、畜群调整 1101

第二节 畜种繁育改良 1102

一、猪杂交改良及“三化”、“双推五改” 1102

二、牛杂交改良 1103

三、羊杂交改良 1106

第三节 疫病防治 1114

一、兽医队伍 1116

二、传染病防治 1117

第五章 牧业机械 1127

第一节 机具 1127

第二节 机械作业 1128

第三节 管理与维修 1132

第六章 基本建设 1134

第一节 草场建设 1136

一、围拦与改良 1136

二、人工草地建设 1137

三、抗灾保畜打贮草基地建设 1137

四、牧草种子生产 1138

五、草地保护 1140

六、草地管理 1142

一、饲料生产 1143

第二节 饲料生产加工 1143

二、饲草料加工 1144

第七章 经营管理 1147

第一节 机构 1147

一、行政机构 1147

二、企事业机构 1148

第二节 生产管理 1150

第三节 财务管理 1153

第四节 收益分配 1154

卷十四 水利电力志 1157

第一章 水利 1157

第一节 农田水利工程 1157

一、引水工程 1157

二、提灌工程 1163

三、蓄水工程 1164

四、喷灌工程 1166

第二节 人畜饮水工程 1167

一、农区饮水 1167

二、牧区打井 1169

第三节 防洪抗旱及水土保持 1170

一、组织机构 1170

二、防汛救灾 1171

三、抗旱 1176

四、水土保持 1179

第二章 电力 1184

第一节 水力资源 1184

第二节 水电建设 1191

第三节 电站 1200

一、省属电站 1200

二、州属电站 1201

三、县属电站 1204

四、乡、村电站 1212

五、林业电站 1215

第四节 供电 1217

一、变电站 1217

二、电网 1219

第五节 农村电气化建设 1221

一、首批电气化县 1221

二、第二批电气化试点县 1223

第三章 管理 1225

第一节 机构 1225

一、州农机水电局 1225

二、局属机构 1226

一、基层组织管理 1228

第二节 水利管理 1228

二、配套整治 1231

三、用水管理 1233

四、经费管理 1234

五、水费征收 1236

第三节 电力管理 1237

一、经营 1237

二、电价 1239

三、供用电 1241

四、安全管理 1242

卷十五 工业志 1243

第一章 经济体制 1243

第一节 私营 1243

第二节 公私合营 1244

第三节 集体 1245

第四节 国营 1246

第五节 联营 1248

第二章 工业门类 1250

第一节 煤炭 1250

第二节 冶金 1252

一、原矿采选 1253

二、金属冶炼 1254

第三节 化工 1255

一、化肥 1256

二、火柴 1257

第四节 机械 1257

一、农牧业机械修造 1257

二、林业机械修造 1259

三、交通机械修配 1259

一、砖瓦、预制构件 1260

第五节 建材 1260

二、采石业 1261

三、水泥 1262

四、人造水晶 1264

第六节 食品 1264

一、肉类加工 1265

二、乳制品加工 1266

三、粮油加工 1267

四、糖果糕点及调味品 1267

五、饮料、罐头、制茶 1268

第七节 制革 纺织 1270

一、制革 1271

二、纺织 1272

第八节 造纸 1273

三、汶川造纸厂 1274

一、水磨造纸厂 1274

二、森工造纸厂 1274

第九节 印刷 1275

一、州印刷厂 1276

二、各县印刷厂 1277

第十节 缝纫业 1278

第十一节 木材加工与制品业 1280

一、锯材 1280

二、木制品 1282

第十二节 其它 1284

一、小五金 1284

二、采金 1285

三、金刚砂矿开采 1286

五、亚麻加工 1287

四、云母矿开采 1287

六、制药 1288

七、电子元器件生产 1288

第三章 生产水平 1290

第一节 固定资产 1290

第二节 技术结构 1290

第三节 产品、产量、产值 1293

第四节 经济效益 1298

第四章 重点企业 1300

第一节 制革厂 1300

一、沿革 1300

二、生产经营 1300

二、基本建设 1302

一、沿革 1302

第二节 红原奶粉厂 1302

三、生产经营 1303

第三节 岷山机械厂 1305

一、沿革 1305

二、生产经营 1305

第四节 化工厂 1307

一、沿革 1307

二、生产经营 1308

第五节 水泥厂 1308

一、沿革 1308

二、生产经营 1310

第六节 煤矿 1310

一、沿革 1310

二、生产经营 1311

一、沿革 1312

第七节 牧业机械厂 1312

二、生产经营 1313

第八节 铁厂 1313

一、沿革 1313

二、基本建设 1314

三、生产经营 1315

第五章 管理 1317

第一节 机构 1317

第二节 行政管理 1318

第三节 经营管理 1319

一、计划管理 1319

二、生产与质量管理 1320

三、物资管理 1322

第四节 技术培训 1323

第五节 企业管理 1324

一、标准计量管理 1325

二、定额管理 1326

三、安全管理 1326

四、财务管理 1327

卷十六 乡镇企业志 1329

第一章 类型 1329

第一节 乡办企业 1329

第二节 村组企业 1330

一、村办企业 1330

二、组办企业 1331

第三节 联办企业 1331

一、乡村联营企业 1331

二、村民(社员)联办企业 1332

第四节 户办企业 1332

一、户办工业企业 1332

二、户办交通运输企业 1332

三、专业户 1333

第二章 行业 1334

第一节 种植养殖 1334

一、种植 1334

二、养殖 1335

第二节 加工制造 1336

第三节 采矿电力 1341

第四节 建材 木材 机修 1344

第五节 运输 1346

第六节 建筑 1347

一、乡镇建筑队伍 1348

二、基本情况 1348

第七节 其它 1350

一、商业 1350

二、饮食业 1350

三、服务业 1351

第三章 供销 1353

第一节 管理形式 1353

一、供销公司 1353

二、专业公司 1356

第二节 经营方式 1357

第四章 管理 1358

第一节 机构 1358

第二节 经营管理 1358

一、计件责任制 1358

二、“三定一奖”和“五定一奖”责任制 1359

三、经营承包责任制 1359

第三节 财务管理 1360

一、健全制度 1360

二、固定资产管理 1360

三、立项论证 1361

第四节 计划统计管理 1362

一、计划管理 1362

二、统计管理 1363

第五节 生产安全管理 1364

一、生产技术管理 1364

二、安全管理 1364

第六节 人才培训 1365

第七节 收益分配 1365

卷十七 交通运输志 1367

第一章 道路津梁 1367

第一节 古道 1367

一、驿道 1367

二、大道 1368

一、公路建设 1374

第二节 公路 1374

二、公路网络 1375

三、工程轶事 1379

第三节 水路 1380

一、黄河水路 1380

二、岷江水路 1381

三、金川水路 1381

四、白水江水路 1381

五、水路整治 1381

第四节 津梁 1382

一、渡口 1382

二、桥梁 1383

第二章 运输 1391

第一节 人畜运输 1391

一、背挑 1391

三、驮运 1392

二、肩舆 1392

五、群众运输 1394

四、人畜力车 1394

第二节 汽车运输 1396

一、州县汽车运输企业 1396

二、货运 1398

三、客运 1400

四、省际货运和客运 1402

五、汽车保养维修 1404

第三节 农机运输 1404

第四节 水运 1405

一、木材水运 1405

二、军需水运 1406

第一节 路况 1407

一、路政管理 1407

第三章 桥路养护 1407

二、人为损害 1408

三、自然灾害 1409

第二节 专业养护 1410

一、养护体制 1410

二、养护机构 1412

三、养护生产和工程 1413

四、养护机具和管理 1416

第三节 群众养护 1418

第四节 公路绿化 1420

第四章 航空机场 1421

第一节 漳腊机场 1421

第二节 九寨沟机场 1421

二、州、县交通局 1423

一、十六区专员公署第三、二科 1423

第一节 职能机构 1423

第五章 交通管理 1423

三、公路工程队 1424

四、州交通运输管理总站和县站 1425

五、交通监理处和交通稽查征费处 1431

六、临时机构 1432

第二节 运政管理 1433

一、群众运输管理 1433

二、机动车货运管理 1436

三、旅客运输管理 1437

四、汽车维修市场管理 1439

第三节 车辆安全管理 1440

一、车辆监理 1440

二、驾驶员审验 1440

三、交通安全工作组织实施 1441

四、交通安全四项考核指标 1443

第四节 征费 1444

一、养路费 1444

二、车辆购置附加费 1445

三、客运附加费 1445

四、交通运输管理费 1446

五、过渡费 1446

卷十八 邮电志 1450

第一章 机构 1450

第二章 邮政 1453

第一节 邮路 1453

一、干线邮路 1453

二、农村邮路 1455

一、函件 1458

第二节 业务 1458

二、包件 1459

三、汇兑 1460

四、报刊发行 1460

五、邮政储蓄 1461

六、集邮 1462

第三章 电信 1465

第一节 设施 1465

第二节 业务 1471

一、电报 1471

二、电话 1472

第一节 市政工程 1476

一、城垣 1476

第一章 城市建设 1476

卷十九 城建环保志 1476

二、城市街道 1478

三、城市桥梁 1482

四、电讯工程 1483

五、城市防洪设施 1483

六、城市消防 1484

七、农贸市场 1484

八、烈士陵园和纪念碑、馆建设 1485

九、影剧院和体育场建设 1486

第二节 工业建筑 1487

第三节 民用建筑 1489

第四节 生活设施 1493

一、照明 1493

二、供水 1495

第六节 园林绿化 1498

第五节 环境卫生 1498

第二章 乡镇建设 1500

第一节 乡镇建筑 1500

一、建置镇 1500

二、城镇 1503

第二节 乡村住宅建筑 1507

第三章 城乡建设管理 1511

第一节 地政管理 1511

第二节 房产管理 1512

第三节 建设管理 1514

一、城镇建设 1514

二、乡村建设 1515

第四章 环境保护 1516

第一节 污染状况 1516

一、工业污染治理措施 1518

第二节 环保措施 1518

二、泥石流治理工程 1519

三、部分县城对城市污染的治理措施 1520

卷二十 商业志 1523

第一章 机构 1523

第一节 商业局系统 1523

一、机构管理 1523

二、经营生产机构 1525

三、教育、科研机构 1527

第二节 供销社 1528

第三节 外贸局 1530

第二章 私营商业 1532

第一节 商贩 1532

一、发展概况 1532

三、各类商贩 1533

二、商民团体 1533

四、经营 1538

第二节 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1540

第三节 个体工商户 1543

第三章 国营商业 1545

第一节 发展概况 1545

第二节 民族贸易照顾政策 1550

第三节 商品经营 1551

一、经营办法 1552

二、经营品种 1552

第四节 商办工业 1564

一、创建 1564

二、生产 1565

一、计划统计 1569

第五节 管理 1569

二、财务会计 1572

三、物价管理 1575

四、物价方案 1576

第四章 供销合作商业 1578

第一节 农业生产资料供应 1578

一、化肥供应 1578

二、农药、农药器械供应 1579

三、耕畜调剂 1579

四、农机具供应 1582

第二节 农副土特产品经营 1582

第三节 废旧物资回收 1588

第四节 工业品下乡 1588

第五节 管理 1589

一、经营范围管理 1589

二、计划统计管理 1591

三、财务会计管理 1592

四、物价管理 1593

五、体制改革 1594

第五章 城镇集体商业 1596

第一节 合作商业 1596

一、组建 1596

二、工资、福利 1597

三、设施 1597

四、经营 1598

第二节 大集体商业 1599

第六章 对外贸易 1600

第一节 生产 1600

一、基地建设 1600

三、其它扶持 1602

二、专厂扶持 1602

第二节 收购 1603

一、计划收购 1603

二、市场收购 1605

第三节 加工 1606

一、畜产品加工 1606

二、农副产品加工 1606

第四节 进出口业务 1607

一、进口业务 1608

二、出口业务 1608

三、茶叶贸易 1612

第五节 管理 1614

第七章 饮食服务业 1617

第一节 饮食业 1617

一、私营 1617

二、合作店、组 1618

三、公私合营 1619

四、国营 1619

第二节 服务业 1620

一、旅馆 1620

二、茶馆 1622

三、浴室 1623

四、理发 1623

五、照相 1624

六、洗染 1624

七、修理业 1625

卷二十一 粮油志 1627

第一章 征购 1627

第一节 田赋 1627

一、地丁粮银与附加 1627

二、土司贡赋 1628

三、屯田租赋 1629

四、征实 1630

第二节 长征筹粮 1635

一、筹粮方式 1636

二、储运加工 1637

三、筹粮机构和人员 1638

第三节 农业税和购粮 1642

一、公粮 1642

二、收购余粮 1644

三、征购调整 1645

四、超购、换工、加价收购 1648

五、合同定购 1649

六、超程运费 1650

第四节 油料收购 1652

一、议购 1653

第五节 议购议销 1653

二、议销 1654

第二章 粮油销售 1655

第一节 城镇粮食销售 1656

一、控制供应 1656

二、定量供应 1658

三、计划用粮 1664

四、票证 1668

第二节 农村粮食销售 1669

一、粮食定销 1669

二、缺粮供应 1670

三、奖售粮、补助粮 1672

第三节 食油销售 1675

二、特殊供应 1676

一、供应 1676

三、工商行业用油 1677

四、中价(半高价)菜油供应 1677

第三章 调运 1679

第一节 运粮支前 1679

第二节 调运制度 1680

第三节 调拨 1681

一、调入 1681

二、调出 1683

三、调供出口 1683

四、州内县间调拨 1684

第四节 运具和装具 1684

第四章 仓储 1686

第一节 设施 1686

一、仓库 1686

二、油罐 1688

第二节 保管 1689

第五章 管理机构 1692

第一节 田赋粮政机构 1692

第二节 粮食局 1692

卷二十二 综合经济管理志 1695

第一章 经济概况 1695

第一节 经济发展 1695

一、自然资源与经济优势 1695

二、解放前经济概貌 1697

三、解放后的发展状况 1697

第二节 经济结构 1703

一、所有制结构 1703

二、产业结构 1704

三、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及构成 1705

四、流通结构 1707

第三节 人民生活 1708

一、解放前生活水平 1708

二、解放后生活水平 1709

第二章 管理 1716

第一节 计划管理 1716

一、管理机构 1716

二、计划指标及指标体系 1718

三、计划编制 1720

四、计划体制改革 1732

第二节 物资管理 1737

一、管理机构 1737

二、供应机构 1738

三、管理和经营范围 1740

四、物资购销 1742

一、管理机构 1746

五、仓储网点 1746

第三节 物价管理 1746

二、民国时期的物价管理 1747

三、解放后的物价管理和监督检查 1748

四、物价状况 1750

第四节 工商行政管理 1751

一、管理机构 1751

二、市场管理 1753

三、企业登记管理 1756

四、商标广告管理 1758

五、经济合同管理 1761

六、个体经济管理 1764

七、经济检查与打击投机倒把 1767

二、计量制度 1770

一、管理机构 1770

第五节 标准计量管理 1770

三、计量管理 1772

四、标准化工作 1775

五、质量监督检验 1777

第六节 审计 1778

一、审计机构 1778

二、审计制度 1779

三、财政监察与审计业务 1780

第七节 统计 1784

一、统计机构 1784

二、统计业务 1785

三、统计体制改革 1795

四、统计计算技术与统计资料 1796

二、土地管理 1797

第八节 国土管理 1797

一、管理机构 1797

三、农业区划与国土整治 1799

卷二十三 财税金融志 1801

第一章 机构 1801

第一节 财政 1801

第二节 税务 1802

第三节 金融 1803

第二章 财政 1807

第一节 收入 1807

一、农业税类收入 1808

二、工商税类收入 1810

三、债券收入 1813

四、其它收入 1814

第二节 支出 1814

一、基本建设投资 1818

二、事业费支出 1819

三、行政管理费支出 1821

四、三项资金支出 1821

五、其它支出 1824

第三节 管理 1824

一、预决算管理 1824

二、预算外资金管理 1825

三、农牧业财务管理 1826

四、企业财务管理 1827

五、行政事业财务管理 1827

六、基本建设投资管理 1828

第四节 监督 1829

一、审计 1829

二、财政监督 1829

三、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 1830

第三章 税务 1831

第一节 税制 1831

一、清代杂税 1831

二、民国捐税 1831

三、新税制 1832

第二节 税种 1833

一、综合税类 1833

二、流转类 1835

三、所得税类 1837

四、资源类税 1839

五、财产和行为税类 1839

六、特别目的税类 1842

七、征集、征收项目 1843

一、征收方法 1845

第三节 管理 1845

八、集市贸易税 1845

二、纳税检查 1847

三、票证管理 1848

四、利润监交 1850

五、汇算清缴 1850

第四章 金融 1852

第一节 货币 1852

一、币制 1852

二、人民币发行 1853

三、人民币现金流通 1854

第二节 存储 1855

一、银行存款 1855

二、储蓄种类 1856

一、工商业贷款 1857

第三节 信贷 1857

二、农村贷款 1859

三、农户贷款 1860

四、集体农业贷款 1861

五、乡镇企业贷款 1862

六、国营农业贷款 1862

七、固定资产投资贷款 1863

第四节 基本建设投资 1864

一、基本建设财政预算拨款 1864

二、基本建设预算贷款 1867

第五节 管理 1867

一、信贷资金管理 1867

二、现金管理 1868

四、结算形式 1869

三、外汇业务 1869

五、金银管理 1870

第六节 保险业务 1870

一、财产保险 1871

二、人身保险 1872

三、农牧业保险 1873

四、防灾防损 1873

第七节 信托投资业务 1874

一、州民族经济投资开发公司 1874

二、农业银行州信托投资公司 1874

第八节 农村信用合作业务 1875

一、存款 1875

二、贷款 1876

第九节 代理业务 1877

一、代理国库业务 1877

三、管理体制 1877

二、代理发行债券 1878

三、其它代理业务 1878

下 册 1879

卷二十四 文化艺术志 1879

第一章 民间文艺 1879

第一节 音乐舞蹈 1879

一、乐器 1879

二、藏族民歌 1880

三、羌族民歌 1881

四、回、汉族民歌 1882

五、藏族舞蹈 1882

六、羌族舞蹈 1883

一、藏戏 1884

第二节 戏曲 1884

七、回族舞蹈 1884

二、曲艺 1889

第三节 工艺美术 1891

一、雕塑 1891

二、金属工艺品 1892

三、编织 1893

四、挑花刺绣 1893

五、车磨工艺 1894

六、服饰 1894

七、古建筑 1895

第四节 民间文学 1896

一、神话 传说 1896

二、史诗 唱词 1897

三、长诗及唱词 1899

四、故事 1899

五、歌谣 1900

六、谚语 1901

第五节 宗教艺术 1901

一、藏族神舞 1901

二、羌族皮鼓舞 1902

三、南坪挫喔 1903

四、酥油花 1903

五、彩沙艺术 1904

六、唐卡 1904

第二章 文艺创作 1906

第一节 文学 1906

第二节 戏剧 1909

第三节 音乐 舞蹈 1911

一、音乐 1911

二、舞蹈 1911

三、群众创作 1912

第四节 美术 摄影 1913

第三章 文艺活动 1916

第一节 民族节日 1917

一、藏历年 1917

二、羌历年 1917

三、若木纽节 1918

四、赛马节 1918

五、扎崇节 1919

六、祭山会 1919

七、代汝节 1920

八、开斋节 1921

第二节 文艺表演 1922

一、专业文艺演出 1922

二、业余文艺汇演调演 1924

第三节 艺术展览 1927

三、高原艺术节 1927

第四章 电影 图书 1931

第一节 电影 1931

一、电影放映网 1931

二、影片发行 1933

三、民族语影片译制 1938

第二节 图书 1940

一、发行 1940

二、发行方式 1944

第三节 图书馆 1945

一、藏书 1946

二、借阅与阅览 1946

三、读书活动 1947

第五章 文化单位 1949

二、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1950

一、艺术馆(文化馆) 1950

第一节 文化事业单位 1950

三、文管所 1951

四、书店 1952

五、图书馆 1952

六、档案管理 1953

七、民族文化宫 1954

八、《草地》编辑部 1955

第二节 文艺表演团体 1955

一、州文工团 1955

二、茂县歌舞团 1956

三、州京剧团 1956

四、州川剧团 1956

第三节 文艺学术团体 1957

三、州书法工作者协会 1958

一、州文学工作者协会 1958

二、州美术工作者协会 1958

四、州戏剧工作者协会 1959

五、州舞蹈工作者协会 1959

六、州音乐工作者协会 1960

七、州摄影工作者协会 1960

卷二十五 教育志 1961

第一章 初等教育 1961

第一节 幼儿教育 1961

一、幼儿园 1961

二、托儿所 1963

三、学前班 1964

第二节 小学教育 1965

第三节 红军长征办学 1972

二、书院 1973

第四节 其它教育 1973

一、学宫 1973

三、义学 1975

四、社学 1975

五、卫学 1975

六、塾学 1976

七、教会学校 1976

八、寺院教育 1979

第二章 中高等教育 1982

第一节 中学教育 1982

第二节 专业学校 1984

第三节 职业技术学校 1998

第四节 高等专业学校 2000

一、民族学校 2001

第五节 民族教育 2001

二、双语教学 2005

第三章 成人教育 2007

第一节 农民教育 2007

第二节 职工教育 2012

第三节 电大、函授教育与自学考试 2014

一、电视教育 2014

二、函授教育 2016

三、自学考试 2018

第四章 教育教学 2019

第五章 师资 2040

第一节 教师队伍 2040

一、幼儿园(班)教师队伍 2041

二、小学教师队伍 2042

三、中学教师队伍 2044

四、中学民师队伍 2046

五、中等专业学校教师队伍 2046

第二节 培训 2047

一、政治培训 2048

二、业务培训 2050

第三节 待遇 2052

第六章 管理 2061

第一节 机构 2061

第二节 行政管理 2063

第三节 经费管理 2070

第四节 设备管理 2084

卷二十六 广播电视新闻志 2089

第一章 广播 2089

第一节 有线广播 2089

一、中波转播 2092

第二节 无线广播 2092

二、调频广播 2093

第二章 电视 2095

第一节 差转台 2095

第二节 卫星地面站 2096

第三节 音像制品 2097

第三章 新闻报刊 2099

第一节 新闻 2099

第二节 报刊 2099

第四章 管理 2104

第一节 机构 2104

第二节 职工队伍 2108

第三节 业务培训 2110

第一章 遗址 2115

第一节 石器文化 2115

卷二十七 文物名胜志 2115

第二节 城堡、官寨、古道 2118

第三节 革命活动遗址 2127

第二章 墓葬 2131

第一节 石棺葬 2131

第二节 崖墓 2135

第三节 汉晋墓 2137

第四节 唐宋墓 2137

第五节 明清墓 2138

第六节 火葬墓 2142

第三章 古建筑 2144

第一节 寺庙 2144

第二节 楼阁 2147

第三节 塔坊 2149

第四节 古桥 2151

第一节 造像 2155

第四章 造像 石刻 壁画 2155

第二节 碑刻 题记 2159

第三节 壁画 2167

第五章 民族文物 2169

第一节 建筑 2169

一、土司官寨 2169

二、民居 2172

三、碉 2174

第二节 寺庙 2177

第三节 器物 2179

第四节 绘画 刺绣 2182

第六章 馆藏文物 2184

第一节 金属文物 2184

第二节 非金属文物 2185

一、武器 2187

第三节 革命文物 2187

二、生活用品 2188

三、旗帜印章 2189

四、货币 2190

五、书籍证明 2191

六、宣传品 2192

第七章 景观 2193

第一节 地貌景观 2193

一、名山 2193

二、峡谷 2198

三、关隘 2205

四、溶洞 2208

五、奇石 2210

一、溪河 2211

第二节 水文景观 2211

二、滩流 2213

三、湖泊 2214

四、瀑布 2219

五、泉水 2222

第三节 生物景观 2226

一、草原 2226

二、珍贵动物 2228

三、珍稀植物 2230

第四节 民族村寨 2231

一、藏族村寨 2231

二、羌族村寨 2233

第一节 九寨沟风景区 2234

一、地质地貌 2234

第八章 著名风景区 2234

二、动植物 2235

三、景区 2237

四、神话传说 2238

第二节 黄龙寺风景区 2239

一、创建沿革 2239

二、地质地貌 2240

三、动植物 2241

四、景区 2243

五、神话传说 2244

第三节 卧龙自然保护区 2245

一、建区沿革 2245

二、地质地貌 2246

三、植物 2246

四、动物 2247

第四节 卡龙沟风景区 2248

第五节 双桥沟风景区 2250

第六节 索乌山与石菩萨 2251

第九章 保护利用 2253

第一节 管理保护 2253

第二节 旅游名胜的保护开发 2254

一、九寨沟的开发 2254

二、黄龙寺的开发 2255

三、其它景点的开发 2256

四、旅游线路的沟通 2256

五、九寨黄龙的保护 2256

六、卡龙沟的保护 2257

七、其它保护区和规划区 2258

八、旅游管理 2261

九、服务单位 2262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 2265

一、卫生宣传 2265

卷二十八 医药卫生志 2265

第一章 防疫保健 2265

二、除害灭病 2267

三、城镇环境卫生 2268

四、农村卫生 2269

第二节 卫生防疫 2270

一、传染病防治 2270

二、卫生监督、监测 2275

三、主要地方病防治 2281

第三节 妇幼保健 2286

一、新法接生 2286

二、围产期保健 2288

三、妇女保健 2289

四、儿童保健 2291

第一节 医疗制度 2294

一、公费医疗 2294

第二章 医疗服务 2294

二、农村医疗 2297

三、劳保医疗 2299

第二节 医疗单位 2299

一、边区医疗队 2299

二、民族卫生队 2301

三、州、县医院 2302

四、区、乡卫生院 2309

五、州皮肤病防治所 2312

第三节 医疗队伍 2313

一、藏医 2313

三、中医 2314

二、羌医 2314

四、西医 2315

第四节 医疗管理 2316

一、行政管理 2316

二、业务管理 2317

三、人才管理 2318

第三章 医药 2320

第一节 药材资源 2320

一、分布 2320

二、藏、羌药 2320

三、中草药 2321

第二节 药品经营 2323

一、中药材 2323

二、西药 2330

第三节 药品生产 2334

一、生产管理 2335

第四节 药品管理 2335

二、经营管理 2342

三、行业管理 2343

卷二十九 体育志 2345

第一章 民族传统体育 2345

第一节 藏族 2345

一、骑射 2345

二、摔跤 2346

三、游泳 2347

四、滑冰 2347

五、体育游戏 2347

六、棋类 2355

七、武术 2360

一、推杆 2361

第二节 羌族 2361

二、骑射 2362

三、摔跤 2363

四、体育游戏 2363

第二章 群众体育 2370

第一节 学校体育 2370

一、体育教学 2371

二、课外活动 2372

三、维护《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2373

四、运动会 2374

第二节 职工体育 2375

第三节 农(牧)民体育 2378

第三章 近现代体育 2380

第一节 田径 2380

一、篮球 2382

第二节 球类 2382

二、排球 2383

三、乒乓球 2383

四、足球 2384

五、羽毛球 2385

六、板羽球 2385

七、手球 2385

八、垒球 2386

第三节 摔跤 2386

第四节 体操 2387

第五节 国防体育 2388

一、射击 2388

三、信鸽 2389

第六节 武术 2389

二、无线电活动 2389

第七节 棋牌 2390

第八节 游泳 2391

第九节 滑冰 2391

第十节 柔道 2392

第四章 体育竞赛 2393

第一节 州县级竞赛 2393

第二节 参加“三州”竞赛 2395

第三节 参加省级以上竞赛 2400

一、参加国际性运动会 2400

二、参加全国性的竞赛 2401

三、参加省级竞赛 2402

第五章 人才培训 2406

第一节 业余体校 2406

一、重点业余体校 2406

第二节 培训 2408

二、各县业余体校 2408

第三节 教练裁判员培训 2409

第六章 管理与设施 2410

第一节 管理 2410

一、机构 2410

二、经费 2411

第二节 设施 2413

卷三十 科学技术志 2417

第一章 科技机构与队伍 2417

第一节 科技机构 2417

一、管理机构 2417

二、电子科技管理机构 2418

三、科技教育机构 2420

四、科研机构 2421

五、科技团体 2424

一、队伍发展 2425

第二节 科技队伍 2425

二、专业结构 2426

三、民间人才 2426

第二章 科技应用研究与服务 2429

第一节 农林牧水科技 2429

一、农业科技 2429

二、林业科技 2431

三、牧业科技 2434

四、农田水利科技 2437

第二节 工业交通科技 2438

一、工业科技 2438

二、交通科技 2445

三、邮电通信科技 2447

一、医疗 2448

第三节 医药卫生科技 2448

二、防疫 2449

三、民族医药学 2451

第四节 科技服务活动 2452

一、科普宣传 2452

二、技术培训 2455

三、科技咨询 2456

第三章 科技交流 2458

第一节 人员管理 2458

一、落实政策 2458

二、技术职称评定 2460

三、人才培训 2462

第二节 科研管理 2463

一、计划管理 2463

二、经费管理 2465

第三节 成果与情报管理 2467

一、成果鉴定 2468

二、成果管理 2468

卷三十一 宗教志 2473

第一章 教派源流 2473

第一节 本波教 2473

第二节 藏传佛教 2480

一、宁玛派 2480

二、噶当派 2483

三、噶举派 2485

四、觉囊派 2486

五、萨迦派 2488

六、格鲁派 2489

第三节 伊斯兰教 2491

第四节 道教 2494

第五节 基督教和天主教 2495

第六节 羌族的宗教信仰 2496

第二章 宗教制度及经济来源 2501

第一节 政教合一 2501

一、源流 2501

二、发展 2502

三、完善制度 2503

第二节 寺庙制度 2505

一、等级及特权 2505

二、活佛转世 2505

三、确立“许” 2506

第三节 寺院经济 2507

一、来源 2507

二、使用范围 2507

第四节 教派关系 2508

一、大藏经 2513

二、古兰经 2513

第三章 宗教文化 2513

第一节 经典法物 2513

三、错尔基寺“甘珠尔藏经” 2514

四、《八量扶择经》 2514

五、扎嘎寺绿度母像 2514

六、鎏金东巴·辛饶佛像 2514

七、格尔底寺东巴佛像 2515

八、麦洼寺莲花生铜像 2515

九、绿度母铜像 2515

十、向巴寺沐壶 2516

第二节 节日活动 2516

一、祈祷节 2516

三、扎崇节 2517

二、燃灯节 2517

五、祭神节 2518

六、圣纪节 2518

四、黄龙寺庙会 2518

七、开斋节 2519

八、古尔邦节 2519

九、祭山会 2520

第三节 建筑艺术 2520

一、错尔基寺 2520

二、西穷寺 2521

三、草登寺 2522

四、结斯寺 2522

六、甲盖寺经堂 2523

七、小金营盘清真寺 2523

五、达扎寺辩经堂及偏殿 2523

八、松潘清真北寺 2524

九、棒托寺佛塔及石经 2524

十、麻根塔群 2524

十一、巴郎喇塔 2525

十二、卡玉村山王塔 2525

第四节 文学艺术 2525

第四章 寺庙道观 2533

第一节 本波教 2533

第二节 藏传佛教 2541

一、宁玛派 2541

二、觉囊派 2543

三、噶举派 2546

四、萨迦派 2548

五、格鲁派 2551

第三节 伊斯兰教 2558

第四节 道教 2563

第五章 管理 2578

第一节 组织机构 2578

一、寺院组织 2578

二、寺院管理 2578

第二节 宗教政策 2584

第三节 社会活动 2585

第四节 管理措施 2587

卷三十二 人物志 2589

一、人物传 2589

二、人物简介 2696

三、历史名人简介 2729

四、英名录 2735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自治条例 2763

一、重要文存 2763

附录 2763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施行《四川省义务教育实施条例》的补充规定 2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