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冰川研究的意义 1
1.2 冰川野外调查与观测的作用 3
1.3 冰川野外调查的准备工作 3
1.4 野外观测与理论发展的关系 4
1.5 本书编写目的 6
1.6 本书主要内容 7
第2章 雪的层位及其成冰作用观测 8
2.1 基本概念 8
2.1.1 雪型 8
2.1.2 雪的变质成冰作用 9
2.2 雪-粒雪的层位观测 13
2.2.1 观测雪坑的设置 13
2.2.2 雪层观测使用的器材 14
2.2.3 雪-粒雪层位观测的内容 15
2.3 冰川分带的主要标志 19
2.3.1 按成冰作用机制分 19
2.3.2 按融化状态分 22
第3章 冰川物质平衡观测 24
3.1 冰川物质平衡各分量的定义 24
3.2 物质平衡的直接观测 27
3.2.1 观测冰川的选择及测点的布设 27
3.2.2 冰川消融的观测 28
3.2.3 冰川积累的观测 32
3.2.4 整个冰川物质平衡的计算 36
3.2.5 总平衡的观测 38
3.3 物质平衡的间接观测 42
3.3.1 水文学方法 42
3.3.2 重复测量法 43
3.3.3 踏勘方法 43
3.4 极地冰盖物质平衡研究方法 44
3.4.1 分量法 44
3.4.2 冰流量法 45
3.4.3 整体法 45
3.5 冰川平衡线(雪线) 46
3.5.1 定义 46
3.5.2 野外观测方法 46
3.5.3 冰川平衡线的间接判读法 47
第4章 冰川运动速度测量 49
4.1 冰川表面运动速度的测量 49
4.1.1 测量点的布设与观测时间 50
4.1.2 测量冰川表面运动速度的方法 52
4.1.3 冰川运动速度的短期变化和脉动测量 56
4.1.4 测量冰川垂直运动分量的方法 57
4.2 冰内运动速度测量 59
4.2.1 探坑法 60
4.2.2 冰隧道(冰洞)法 60
4.2.3 钻孔法 61
4.3 冰川冰的变形观测 61
4.3.1 冰川表面变形观测 62
4.3.2 冰川隧道变形观测 62
4.4 跃动冰川的监测 64
4.5 冰川运动速度的资料汇总 64
第5章 冰川温度监测 65
5.1 冰川温度测量仪器 65
5.2 冰川温度测量方法 69
5.2.1 表面温度测量 69
5.2.2 雪层温度测量 69
5.2.3 浅(活动)层冰温测量 71
5.2.4 透底冰层测温 75
5.3 冰川温度数据归一化处理 75
5.4 实验仪器与说明书 76
5.4.1 精密热敏电阻温度计探头 76
5.4.2 标准手提冰钻简要使用说明书 77
第6章 冰川厚度测量 83
6.1 冰川测厚回顾 83
6.2 冰雷达测厚方法 86
6.2.1 冰雷达测厚的物理基础 86
6.2.2 冰雷达探测基本原理 87
6.2.3 现场作业 89
6.2.4 内业整理 93
6.2.5 测厚成果 94
6.3 冰川探测与发展 97
第7章 冰川变化测量 99
7.1 冰川测绘的准备工作 99
7.1.1 了解测区概况和拟定作业方案 99
7.1.2 冰川测量的范围 100
7.1.3 冰川测绘的时间 100
7.1.4 测图比例尺 101
7.1.5 等高距 102
7.2 测绘方法 102
7.2.1 标志点测量法 103
7.2.2 摄影测量法 103
7.2.3 平板仪测量法 104
7.2.4 地面立体摄影法 105
7.2.5 重复航空摄影测量法 105
7.2.6 数字摄影测量法 107
7.2.7 卫星遥感技术 107
7.3 外业测绘 108
7.4 内业成图 111
7.5 冰川表面变化量测的几种方法 112
7.6 冰川测绘资料整编 114
第8章 冰川气象观测 116
8.1 冰川定位站的气象观测 116
8.1.1 人工观测场址及场地 116
8.1.2 观测场内仪器及其布置 117
8.1.3 观测方法及要点 118
8.1.4 自动气象观测 122
8.2 冰川小气候观测 124
8.2.1 观测目的 124
8.2.2 场地选择与仪器安装的基本原则 125
8.2.3 冰川小气候的自动气象观测 125
8.2.4 气温及降水梯度观测 127
8.2.5 冰川区与非冰川区的气候差异及冰川“温跃值”观测 130
8.3 冰川能量平衡观测 131
8.3.1 基本知识 131
8.3.2 观测方法 135
第9章 冰川水文测验及其融水径流估算 137
9.1 冰川融水径流及其特征值 137
9.1.1 冰川融水径流的定义 137
9.1.2 冰川融水径流的特征值 138
9.1.3 冰川融水径流特征 140
9.2 冰川消融与融水径流观测 142
9.2.1 代表性冰川的选择 142
9.2.2 冰川融水径流场的布设及观测 142
9.2.3 冰川消融场的布设及观测 143
9.2.4 冰川水文断面的设立及其径流观测 144
9.2.5 冰川汇流观测 148
9.3 冰川融水径流量的估算 150
9.3.1 水量平衡法 151
9.3.2 高度区间法 152
9.3.3 流量过程线分割法 155
9.4 冰川洪水和冰川泥石流的监测 156
9.4.1 冰川湖溃决性洪水的监测 157
9.4.2 冰面湖和冰内洞穴溃决洪水的监测 158
9.4.3 其他成因的洪水或泥石流 159
第10章 雪崩调查与积雪监测 161
10.1 概述 161
10.1.1 雪崩的基本概念 161
10.1.2 雪崩的形成与计算 161
10.2 雪崩调查 167
10.2.1 雪崩调查要点 167
10.2.2 雪崩痕迹调查 168
10.2.3 访问群众 171
10.2.4 填写雪崩登记卡片 172
10.3 雪崩观测与试验 172
10.3.1 雪崩观测站的任务 173
10.3.2 观测内容和方法 173
10.4 积雪监测与试验 174
10.4.1 积雪的环境意义 174
10.4.2 积雪的形成与分类 175
10.4.3 积雪资料的选择与质量控制 176
10.4.4 积雪性质的观测与实验 178
第11章 冰川地貌及其要素调查 184
11.1 冰川地貌研究的意义 184
11.2 冰川侵蚀地形及其要素调查 185
11.2.1 冰斗 185
11.2.2 冰川谷 188
11.2.3 羊背岩、鲸背岩 191
11.2.4 其他冰川侵蚀地形 192
11.3 冰川沉积地形及其要素调查 194
11.3.1 侧碛垄 195
11.3.2 终碛垄 196
11.3.3 其他冰碛地形及其要素调查 198
11.4 第四纪冰川年代学样品采集 200
11.4.1 地衣样品的采集与要点记录 201
11.4.2 14C测年样品的采集与要点记录 202
11.4.3 光释光(OSL)测年样品的采集与要点记录 203
11.4.4 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样品的采集与要点记录 204
11.4.5 宇宙成因核素(CRN)测年样品的采集与要点记录 205
参考文献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