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建立硬笔书法批评学的意义及价值定位 1
第一节 建立硬笔书法批评学的意义 1
第二节 硬笔书法批评学的价值定位 2
第二章 硬笔书法批评学范畴相对论 4
第一节 硬笔书法批评学范畴相对论的特征 4
第二节 硬笔书法批评的评判标准 7
首次成功地将硬笔书法创作推上艺术层面的“双璧”——邓散木、白蕉硬笔书法评论(一) 8
当代硬笔书坛上的“王羲之”——沈鸿根硬笔书法艺术评论(二) 15
在史学和社会学意义上成功的硬书家——庞中华硬笔书法评论(三) 22
硬笔书法艺术探索中的“新古典主义”——崔学路、陈祖范硬笔书法评论(四) 28
硬笔书法兴起的初级形态——钢笔字——黄若舟、沈六峰钢笔字评论(五) 33
铁笔铿锵——“硬笔魏碑”的开拓者——谢非墨、沙舟硬笔书法评论(六) 37
异质、原始笔具的硬笔书法创作——田原、周稚云硬笔书法艺术评论(七) 41
硬笔书法创作的通俗化发展道路——王惠松、陆维中、刘景向硬笔书法评论(八) 45
带着镣铐跳舞——唐系硬笔楷书创新空间到底有多大?——赵彦良、刘惠浦、顾伸安硬笔书法评论(九) 49
谦谦君子和钢筋铁骨——丁谦、张文海硬笔书法评论(十) 53
流行书风带来的一股清新空气——武磊、肖华、高甬春硬笔书法评论(十一) 57
从不同的习书道路看书法创新——卢前、任平硬笔书法评论(十二) 62
铁笔三“王铎”——齐玉新、马国庆、李金平硬笔书法评论(十三) 65
“笔软则奇怪生焉”与“笔硬则率直毕现”——高惠敏、梁锦英硬笔书法评论(十四) 69
沙孟海在硬坛刮起的一股“龙卷风”——骆恒光、郦一平、吴身元、姚建杭硬笔书法评论(十五) 73
品性的内敛与笔线的表现——王正良、田英章硬笔书法评论(十六) 78
从毛笔书家创作硬书作品看笔技书风转换——沈鹏、启功、周俊杰硬书评论(十七) 81
纯古典派继承的是什么?——林似春、叶隐谷硬笔书法评论(十八) 85
“钢笔魏碑”的优雅化探索——李洪川、王柏勋、殷农硬笔书法评论(十九) 88
从硬笔工具研制看书法创作——王介南、许晓俊、高治纬硬笔书法评论(二十) 92
从功技和意境看江苏三家 马明、汪寅生、王刚硬笔书法评论(二十一) 97
学者的另域修养代替不了全面的艺术创造——陈颂声、曹宝麟硬笔书法评论(二十二) 101
从笔技研悟走向个性化表现——张志道、朱培尔、刘瑞华、刘志安硬笔书法评论(二十三) 104
艺术创造最重要的是思想的“创新”——贾长城、陈新亚、夏奇星、张锡庚硬笔书法评论(二十四) 109
个性的张扬——任骞、侯明浩、胡厚生硬笔书法评论(二十五) 114
古风的追求——倪进祥、黄丰、孙战生、余仁杰硬笔书法评论(二十六) 118
从沈鸿根的三个学生看书法创新——刘大卫、牟希贵、陈国祥硬笔书法评论(二十七) 122
女性的硬笔书法创作——王燕、蒋赟、张秀、张珍容、何幼慕硬笔书法评论(二十八) 125
对汉文化的留恋和延续——陈声桂、黄柱河、刘任年硬笔书法评论(二十九) 129
继承与创造——三上秋果、石川芳云、柴田木石硬笔书法评论(三十) 134
远古异质笔具创作的硬笔书法——古代平民硬笔书法家硬笔书法评论(三十一) 139
现代派硬笔书法新古典主义理论及创作——李金河现代硬笔书法研究初探(三十二) 144
后记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