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大事记 5
第一章 建置沿革和行政区划 40
第一节 元、明、清时期 40
第二节 民国时期 41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42
第二章 地理 47
第一节 地质 47
第二节 地貌 48
第三节 土壤 51
第四节 水文 53
第五节 气候 55
第六节 自然灾害 60
第三章 资源 66
第一节 土地资源 66
第二节 水资源 68
第三节 生物资源 69
第四节 物产资源 74
第五节 侗族文化 80
第六节 历史文化 107
第四章 村寨 145
第一节 启蒙片区 145
第二节 巨寨片区 161
第三节 地茶片区 168
第四节 胜利片区 176
第五章 人口 185
第一节 人口变化 185
第二节 人口结构 191
第三节 人口普查 198
第四节 生育状况 199
第五节 计划生育 200
第六章 民族 206
第一节 民族分布与族称族源 206
第二节 家庭 209
第三节 社会组织 211
第四节 语言 213
第五节 文字推广 219
第七章 政权·党群组织 222
第一节 地方政权 222
第二节 历届省、州、县人大代表 256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 259
第四节 党群组织 273
第五节 1950年后重要政事实记 303
第八章 武装·政法 329
第一节 武装 329
第二节 政法综治 343
第三节 公安 350
第四节 人民法庭 354
第五节 司法 357
第六节 消防 359
第九章 农业 366
第一节 土地制度和经营管理 366
第二节 农田水利建设 378
第三节 农业综合开发 382
第四节 种植业 387
第五节 养殖业 396
第六节 品种改良和推广 402
第七节 农业机械 407
第八节 乡镇企业 409
第九节 农业普查 412
第十节 经济普查 414
第十章 林业 415
第一节 森林资源 415
第二节 山林权属及调处 420
第三节 森林培育 424
第四节 林场 434
第五节 森林保护 444
第六节 森林资源利用 456
第七节 林业体制改革 465
第十一章 渔业 472
第一节 稻田养鱼 472
第二节 渔业生产 473
第三节 鱼苗繁殖与销售 477
第四节 鱼产品加工 479
第十二章 财税·金融·经贸 480
第一节 财政 480
第二节 税务 491
第三节 粮油购销 501
第四节 肉食品供应 519
第五节 金融 521
第六节 工商管理 524
第七节 商品贸易 529
第八节 供销合作社与个体商业 532
第十三章 村镇建设 544
第一节 集镇建设 544
第二节 村寨建设 546
第三节 交通建设 551
第四节 消防与人畜饮水设施建设 566
第五节 电力与通信建设 569
第十四章 移民与扶贫开发 579
第一节 库区淹没 579
第二节 库区移民 581
第三节 扶贫开发 587
第十五章 民政·人民生活 597
第一节 机构 597
第二节 社会福利 598
第三节 救济 599
第四节 优抚安置 608
第五节 婚姻管理 613
第六节 村民自治 614
第七节 社会保障 615
第八节 人民生活 616
第十六章 教育 623
第一节 书院和私塾 623
第二节 学校教育 625
第三节 成人教育 651
第四节 教师 656
第五节 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663
第六节 教育管理 666
第十七章 卫生 679
第一节 公共卫生 679
第二节 妇幼保健 683
第三节 防疫 687
第四节 医疗机构 695
第五节 医疗和药物管理 699
第六节 医疗制度 703
第十八章 文化·体育·科技 711
第一节 群众文化 711
第二节 广播电视 715
第三节 电影 718
第四节 体育 718
第五节 科技推广普及 724
第十九章 人物 726
一、人物传 726
二、人物录 751
三、人物表 807
附录 859
一、古代诗文选录 859
二、重要碑刻 861
三、重要文献辑录 881
后记 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