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前言 1
序言 1
第一章 什么是身体运动学 3
第二章 身体运动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3
一、与解剖学的关系 4
二、与生理学的关系 5
三、与物理学的关系 5
第三章 身体运动学研究成果的应用 6
一、应用于人体工学 6
二、应用于发展运动新技术和教练工作 7
三、应用于体育教学和指导 8
四、应用于肢体病残者的医疗体育 8
第四章 身体运动学简史 9
一、古埃及时期 10
二、古希腊时期 10
维萨里 12
列奥纳多、达、芬奇 12
三、文艺复兴时期 12
伽里略和牛顿 13
鲍列里 13
四、十九世纪 14
维伯兄弟 14
马勒 14
戴里 15
五、二十世纪 15
希拉温和菲舍尔 16
希尔和马亚霍夫 17
6在日本身体运动学的发展情况 17
第五章 身体的运动机制和特点 19
1.人体运动机制 19
2.骨骼系统 19
骨的形状 20
骨的构造 20
骨骼肌 21
骨的作用 21
3.肌肉系统 21
肌肉的形状 22
肌肉的作用 22
对抗肌和协作肌 25
4.关节 25
关节的构造 25
关节的杠杆作用 27
5.骨骼 28
脊柱 28
胸廓 31
骨盆 34
6.关节的运动幅度和身体各部位的运动 34
头部 35
肩关节 35
肘关节 35
掌指关节 39
腕关节 39
髋关节 40
膝关节 40
踩关节 40
躯干 40
第六章 身体运动的运动学原则 51
1.身体运动与运动形式特征的记录 51
身体的运动 51
判断人体运动的参考体及座标系 52
身体运动的记录 55
身体运动形式特点的运动学分类 57
2.呈直线运动形式的身体运动 62
运动的速度 62
运动速度的变化 65
运动的速度曲线和加速度曲线及其应用 68
运动的速度及其方向性 71
水平方向的运动 75
3.身体及由身体运动使器械物所作的抛物体运动 75
斜抛物体运动 78
推铅球--有关投掷问题 79
急行跳远--跳跃运动的有关问题 86
4.转动(迥转运动) 87
园运动 90
园运动的速度和速度的增加 93
第七章 身体运动的动力学原则 95
1.力 95
什么是力 95
力的表示法 96
2.运动和力的关系 98
惯性运动 98
力的大小 98
力的相互作用 100
人体运动的动力 101
3.物体受不同方向作用力时的运动情况 104
力矩 108
杠杆 113
力矩的合成 114
向心力和离心力 114
4.重力 116
重心 116
身体的重心 117
用合成法确定人体的总重心 126
重心在评定体育动作质量时的应用 129
平衡和稳定性 130
5.动量及动量守恒原理 139
冲量和动量 139
冲击性体育动作 140
动量守恒原理 142
摩擦 143
碰撞和弹性系数 147
碰撞原则在体育动作中的应用 150
6.阻力 151
空气的阻力 154
水的阻力 166
第八章 身体运动的热力学原则 169
一、功和动能 169
功及其量度 169
功率 172
转动惯量 173
人体的转动惯量 177
动量矩(角动量) 182
动量矩守恒原理在体育动作中的应用 184
空翻及转体 188
二、肌肉力 196
肌肉的收缩力 196
克制性工作的肌力与退让性工作的肌力 202
肌肉的收缩速度和作功 204
肌肉的收缩速度和功率 204
三、身体运动的能量代谢 205
基础代谢 206
能量代谢率 210
身体运动的效率和产生的最大肌力 210
第九章 身体运动的神经控制论和调整原则 215
身体运动神经控制论的基本点 215
所谓自动控制 215
自动调节的机制 216
关于身体运动时身体的自动反射机制 218
利用高速摄影机和图片自动分析装置,分析体育动作 223
第十章 应用专门仪器和方法及身体运动学的原理对体育动作的分析 223
从肌电图和连续动作摄影图片对蝶泳动作熟练者和非熟练者技术的分析和比较 238
利用遥测计对背越式跳高动作的分析 241
应用球速测定仪,评定投球动作中身体各部决定球速值所发挥的作用效果 256
用足压图片分析步行、跑、跳、投掷动作对地面作用的?地力效果 265
下肢和上肢的摆振动作对急行跳高踏跳时?地力作用效果的分析 286
短跑100米速度下降的肌电图分析 288
乒乓球比赛中使用的一种新型球拍 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