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1
上篇 完整佛教思想总论 2
导言 2
第一章 完整佛教思想与佛教 4
第一节 完整佛教思想与学修 4
一、完整佛教思想的意趣 4
二、学修问题 7
第二节 佛教作为完整佛教 12
一、成佛之道作为佛教 13
二、佛教作为佛陀言教 14
三、佛陀言教作为圣教量 15
四、佛教作为完整佛教 19
第三节 佛教观作为完整佛教观 22
一、所应学 22
二、门径与善入 23
三、前提 25
四、正闻熏习 25
五、思与修 26
第二章 完整佛教思想与现时代性 27
第一节 忧患与担当意识 27
第二节 对治意趣 32
第三章 完整佛教思想与其所对治 37
第一节 共业所摄见 37
一、现代性与共业所摄见 38
二、科学主义 39
三、历史主义 42
四、逻辑主义 44
五、话语主义 45
六、人本主义 46
七、后现代性与虚无主义 47
八、极共业所摄见与共业平台 48
第二节 相似佛教见 49
一、相似佛教见的性质 50
二、相似佛教见与附佛外道见的区别 51
三、相似佛教见的略类 52
四、虚化 52
五、偏化 55
六、异化 57
七、俗化 58
八、矮化 59
第四章 完整佛教思想的德目 62
第一节 二位 63
一、教位 63
二、学位 71
第二节 三纲与七目 74
一、三纲 74
二、七目 79
第五章 完整相总相 85
第一节 完正相 86
一、纯正义 86
二、无杂义 88
三、开合义 89
四、彰显义 89
第二节 完全相 90
一、佛说全体义 90
二、诸乘无舍义 91
三、声闻无别义 91
四、无余义 93
五、开合义 95
第三节 完整相 95
一、完足义 95
二、整体义 99
三、无散义 101
四、开合义 101
五、小结 102
第四节 完一相 102
一、一味义 102
二、一致义 103
三、一趣义 103
四、无别义 104
五、开合义 104
结语 完整相总相及其随相 105
一、开合相 105
二、隐现相 106
第六章 完整相别相之意趣具足相 107
第一节涅槃意趣具足 107
一、世间的流转性 108
二、作为时位涅槃的无余依涅槃 110
三、作为时位涅槃的无住涅槃 110
四、作为根本涅槃的无住涅槃与一摄多果足性 112
第二节 一乘意趣具足与普度意趣具足 113
一、一乘意趣具足 113
二、普度意趣具足 120
第七章 完整相别相之胜用具足相 123
第一节 诱导胜用具足 124
一、缘摄 124
二、诱入 125
三、导进 127
第二节 对治胜用具足 128
一、总相对治与别相对治 129
二、执著对治与杂染对治 132
三、伏断对治 134
第三节 开显胜用具足 135
一、开显胜用与开显足性 135
二、总相开显 136
三、别相开显的基本形式 137
四、别相开显的具体形态 138
五、间接与直接开显 140
第八章 完整相别相之正义具足相 141
第一节 圣教正义具足 142
一、圣教正义与圣教足性 142
二、佛陀通过身与意的示教 142
三、佛陀通过言说的示教 145
四、圣教作为教、乘的区分 145
五、佛教的开合 146
第二节 实理正义具足与正学正义具足 147
一、实理正义具足 147
二、正学正义具足 154
结语 正闻熏习与善入 156
一、闻思修与三乘、一乘 156
二、闻思修的略义 157
三、闻思修与道次第 159
四、正闻熏习与善入 160
五、正闻位的正闻熏习三层次 161
六、正闻熏习与现时代 161
下篇 完整佛教义学导论 164
导言 164
一、完整佛教义学观 164
二、完整佛教义学分类 165
三、完整佛教义学的意义 167
四、完整佛教义学研究基本规范 168
第一章 教诠学略义 170
序说 170
第一节 教诠学的基础与界定 171
一、教诠学的基础 171
二、教诠学的界定 174
第二节 教诠学的成立 176
一、教诠学的成立问题 176
二、从共业平台的立场的观察 177
三、从善根平台的立场的观察 179
四、教诠的机理 181
五、诠释的机理 183
六、诠释分学与教诠分学的关系 185
第三节 教诠学的内容 186
一、形式方面 186
二、意义方面 189
三、内容 191
第四节 现代涉及佛教教诠学的热点 192
一、正法相似法问题 193
二、内在外在诠释问题 196
第二章 教正学略义 198
序说 教正学与护教 198
第一节 划界 202
一、佛教 202
二、外道 208
三、相似佛教 209
第二节 教辩 215
一、教角度的辩护 215
二、证角度的辩护 217
三、理角度的辩护 218
四、会违角度的辩护 223
五、内道之间以及内外道之间的关系 226
第三节 中印历史上的重要佛教论争问题 227
一、“大乘非佛说”问题 228
二、如来藏思想问题 234
三、佛教印度化与中国化问题 237
四、“人间佛教”问题 239
五、白衣弘法问题 240
六、佛教女性地位问题 242
第三章 教度学略义 244
序说 涅槃学与教度学 244
一、涅槃学与教度学、教化学 244
二、教度学 245
第一节 教义学 245
一、自性 245
二、教依 246
三、教相 247
四、学相 251
五、教纲 253
第二节 大乘理境学 255
一、法相论 256
二、本体论 260
三、识境论 261
四、缘起论 264
五、染净论 267
第三节 小乘理境学 270
一、法相论 270
二、缘起论 275
第四节 道行学 279
一、净因论 279
二、加行论 286
第五节 果地学 292
一、转变论 292
二、圆满论 293
三、成就论 293
四、示现论 296
第四章 教化学略义 298
序说 298
第一节 教度学与教化学 299
一、善根与佛陀圣教 299
二、教度学与教化学 300
三、教化学作为人天乘学与缘道学 302
四、教化学的层次 303
第二节 教化学的基本思想 303
一、人间与人天乘善根 303
二、善恶因果思想 304
三、皈依与发心 308
四、人天善行 310
第三节 教化学的展开 313
一、佛教文化 313
二、佛教政治学 314
三、佛教哲学 317
四、佛教科学 317
五、佛教心理学 318
六、佛教伦理学 320
七、佛教美学 321
第五章 教史学略义 322
第一节 教史学名义 322
一、示现、度化与教史 322
二、教史学 323
三、教史学的意义 323
第二节 佛教内道史与世俗史 326
一、内部度化域与佛教内部史 326
二、外部度化域与佛教外部史 327
三、共业时空与佛教世俗史 328
四、内道史的三时 329
第三节 佛教度化史与教说史 332
一、佛教度化史与佛教教说史 332
二、本师度化史与圣教弘传史 333
三、宗师度化史与宗说开展史 337
四、随宗师度化结缘史与随宗说流变史 338
第六章 教典学与教摄学略义 339
第一节 教典学略义 339
一、教典学的名义 339
二、言教与文本 340
三、文本的传承与变异 348
四、文本的翻译 351
五、文本的辨伪 354
第二节 教摄学略义 357
一、内道与外道 357
二、染根平台与共业平台 357
三、世间共学与外明 358
四、对世间共学的摄受 359
五、外明与教摄学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