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绪 论 1
第一编(1919——1927年)第一章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 19
第一节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 19
第二节文学革命的实绩和各社团、流派的涌现 33
第四节早期革命文学的倡导和革命群众创作的出现 45
第三节对封建复古派和资产阶级右翼文人的斗争 57
第二章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上) 65
第一节生平和思想发展 65
第二节《呐喊》和《徬徨》 76
第三节前期杂文 87
第四节 《野草》和《朝花夕拾》 95
第三章郭沫若 104
第一节生平和创作道路 104
第二节 《女神》 113
第三节 《前茅》、《恢复》等诗集 125
第四章其他作家的创作 132
第一节叶绍钧的创作 132
第二节朱自清等作家的创作 139
第三节郁达夫和闻一多的创作 148
第四节话剧创作 154
第一节无产阶级文学的倡导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 161
第二编(1927——1937年)第一章左翼文艺运动在战斗中发展 161
第二节对新月派和民族主义文学运动的斗争 176
第三节对《自由人》、《第三种人》及论语派的斗争 185
第四节马列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和文艺大众化的讨论 196
第五节为建立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斗争 206
第二章革命根据地的文艺运动和创作 216
第一节革命根据地的文艺运动 216
第二节红色歌谣 221
第三节方志敏等革命烈士的诗文 228
第一节后期杂文 235
第三章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下) 235
第二节《故事新编》 251
第三节诗歌 255
第四节在文艺理论上的贡献 260
第四章茅盾 267
第一节生平和创作道路 267
第二节 《子夜》 277
第三节 《林家铺子》和《春蚕》等短篇小说 288
第五章其他作家的创作(一) 295
第一节蒋光慈、柔石、叶紫等作家的小说 295
第二节殷夫等诗人的诗歌 306
第三节散文创作 314
第四节话剧创作 319
第六章其他作家的创作(二) 325
第一节巴金和他的《家》 325
第二节老舍和他的《骆驼祥子》 335
第三节曹禺和他的《雷雨》《日出》 344
目 录第三编(1937——1942年)第一章在民族解放旗帜下的文艺运动和思想斗争 355
第一节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文艺运动的新发展 355
第二节对“文学与抗战无关论”和“战国策派”的斗争 363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对革命文艺发展的重大意义 366
第四节关于文艺“民族形式”的讨论 370
第一节田间、艾青等的诗歌 375
第二章在民族解放旗帜下的文学创作 375
第二节沙汀、艾芜、张天翼等的小说 392
第三节夏衍等作家的话剧创作 402
第四节郭沫若的《屈原》等历史剧 411
第五节茅盾抗战前期的创作 421
第 四 编(1942——1949年)第一章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开创了革命文艺的新时代 426
第一节党的整风运动和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 426
第二节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基本内容和伟大意义 431
第三节文艺整风的深入和对王实味等人的斗争 439
第四节对胡风等人反动文艺思想的批判 445
第五节革命文学创作的崭新面貌 451
第一节 《逼上梁山》和旧戏改革 457
第二章解放区的戏剧创作 457
第二节新歌剧《白毛女》 463
第三节其他歌剧 471
第四节话剧创作 475
第三章解放区的小说创作 481
第一节赵树理的小说创作 481
第二节丁玲的《太阳照在桑乾河上》 488
第三节周立波的《暴风骤雨》 493
第四节其他长篇小说创作 499
第五节其他短篇小说创作 505
第一节 《东方红》等群众诗歌创作 511
第四章解放区的诗歌、散文 511
第二节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 518
第三节 《漳河水》和其他诗歌创作 524
第四节散文创作 532
第五章国统区的文艺创作 536
第一节戏剧创作 536
第二节小说创作 542
第三节诗歌散文创作 549
第一次全国文代大会(代结束语) 555
后记 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