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西康建省旧话重提 1
第一章 刘文辉川战失败 1
第一节 邓田刘联合攻刘 1
第二节 联军解体 3
第二章 设置西康建省委员会 3
第一节 刘文辉取得西康建省委员会委员长的位置 4
第二节 西康建省委员会正式成立 6
第三章 西康建省委员会迁康受阻 7
第一节 李抱冰赖在康定不走 7
(一) 李抱冰的野心 7
(二) 挤走刘文辉的部队 7
(三) 李抱冰在康定修建机场 9
第四章 诺那事件 10
第一节 诺那事件的实质 10
第二节 诺那事件与巴安省防军事件的比较 11
(一) 诺那活佛的由来 12
第三节 诺那事件的经过 12
(二) 诺那受任西康宣慰使 13
(三) 诺那入康 13
(四) 诺那与刘文辉失和 14
(五) 诺那缴刘部武器 15
(六) 诺那的第二步计划 17
第四节 刘文辉偷袭诺那失败 19
第五节 诺那进攻付团受挫 20
第六节 刘文辉组建骑兵团 22
第七节 马成龙逃往青海 24
第八节 诺那阻击红军失败 24
第九节 诺那圆寂 25
第十节 红军在甘孜组建人民政权 26
第十一节 李抱冰调离西康 26
第五章 建省委员会移设康定 27
第一节 建省委员会的办公地址 27
第二节 人事安排 28
第六章 建委会的内部组织及人事安排 28
第一节 内部组织 28
第三节 军事布署 29
第四节 马成龙回康骑兵团长易人 29
第五节 贡噶岭事件 30
(一) 稻城的现状 30
(二) 贡噶岭事件的经过 31
第七章 建省委员会移康后的重大措施 35
第一节 整顿各县行政 35
(一) 各县的腐败情况 35
(二) 调整各县县长 37
(三) 设置西康县政人员训练所 38
(四) 设置康北康南两专员 40
(五) 陆续派县训学员充任县长 41
(六) 开办县财政人员训练所 41
(七) 设立西康省银行筹备处 42
(九) 设置西康省立医院筹备处 43
(八) 开办中等学校 43
第五篇 国民党在西康开展党务的过程及其内部斗争 44
第一章 西康是国民党的空白点 44
第二章 青年党乘虚而入 45
第三章 国民党在西康初建组织 45
第一节 成立西康省党部筹备委员会并招训干部 45
第二节 国民党西康省党部和康定县党部的筹组建立 46
第四章 正式设置省党部 46
第五章 康定县党部积极开展工作 48
第一节 健全内部组织 48
第二节 建立基层组织 48
第三节 大量发展党员 49
第四节 指纹代替照片党员人数激增 49
第六章 国民党对党员进行思想教育的措施 49
第二节 纪念周程序 50
第一节 礼堂布置 50
第七章 康定县召开第一次全县党员代表大会 53
第一节 选举国民党康定县执行委员和监察委员 53
第二节 选举国民党六大初选代表的斗争 54
第三节 选举出席六全大会代表的竞争 55
第四节 省县党部大换班 57
第八章 任映苍和王孟周的明争暗斗 57
第一节 开办高级党训班 57
第二节 任用县党部书记长之争 58
第三节 召开第一次全省党员代表大会 60
第九章 国民党在西康的特务机关 62
第一节 中统 62
第二节 军统 62
第十章 国民党在西康出版的报刊 63
第一节 西康国民日报 63
第十一章 党团合并 64
第二节 西康党务月刊 64
第十二章 国民党康定县党部召开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 65
第十三章 国民党党部大裁员 65
第十四章 戚彬如彭凯元逃跑省县党部结束 66
第六篇 西康建省的前前后后 67
第一章 三个先决条件 67
第一节 疆域问题 67
第二节 经费问题 68
第三节 人事问题 69
第四节 汉口谒蒋 69
第二章 西康省政府正式成立 71
第一节 人事安排 71
第二节 省府开府 72
第三章 西康省府各厅处首长的简况与更迭 74
第一节 省主席刘文辉的面面观 74
一、刘文辉的简历 74
二、刘文辉的扩军方略 76
三、刘文辉的智囊团 79
四、刘文辉的卫士队 81
五、刘文辉的“主席特支” 82
(甲) 国民政府规定的官等官俸 82
(乙) 晋级及支俸办法 83
(丙) 主席特支 83
六、刘文辉的银行 84
七、刘文辉的经堂和生活日程 85
(甲) 经堂与金灯案 85
(乙) 生活日程 86
八、刘文辉的五十寿辰 87
(甲) 献桥祝? 87
(乙) 修建文辉图书馆 87
九、刘文辉与蒋介石之间的明争暗斗 88
十、刘文辉的秘密外交 96
第二节 秘书处 99
第三节 民政厅 101
第四节 财政厅 102
第五节 教育厅 103
第六节 建设厅 103
第七节 交通局 104
第八节 保安司令部 104
第九节 会计处 105
第十节 统计处 105
第十一节 粮政局与田粮处 106
第十二节 田粮处的附属机构——军粮局与公粮站 107
第十三节 卫生处 108
第十四节 警保处 108
第十五节 合作事业管理处 109
第十六节 社会处 109
作者赘言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