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阶调照相目录 1
1.绪论 1
1.1.连续阶调照相 1
1.2.决定连续阶调照相的品质因素 3
1.3.结言 3
2.感光材料 4
2.1.照相乳剂之制作 4
2.1.1.要素 4
2.1.2.乳剂的制作 6
2.2.照相化学的过程 11
2.2.1.卤化银结晶的构造 11
2.2.2.露光的效果 11
2.2.3.卤化银粒子与乳剂特性的关系 12
2.3.2.尺寸安定性 13
2.3.1.构造 13
2.3.制版用软片 13
2.3.3.贮放 14
3.感度测定原理 16
3.1.照明单位 16
3.1.1.光度 16
3.1.2.光量 16
3.1.3.照度 16
3.1.4.露光(E=It) 18
3.2.透过率(或反射率)与浓度 18
3.2.1.定义 18
3.2.2.对数 19
3.2.3.浓度计 20
3.2.4.浓度与露光的关系 20
3.2.5.特性曲线 21
3.2.6.特性曲线形状 21
3.2.7.珈玛(gamma)值 22
3.2.8.影响γ值之要因 23
3.2.9.T—γ曲线 23
3.2.10.浓度范围 24
3.2.11.γ值与浓度域的关系 24
3.2.12.适正露光的范围 26
3.2.13.露光范围 26
3.2.14.露光宽容度 27
3.2.15.再现性的现影影响 28
3.2.16.露光、现影影响之综合 28
3.2.17.正确露光及现影时间之决定 30
3.3.特殊的影响 30
3.3.1.修巴尔丝歇尔效果(相反法则不轨) 30
3.3.2.间歇效果 31
3.3.3.Callier效果 31
3.4.连续阶调制版用软片 32
3.3.4.Herschel效果 32
3.4.1.感度 33
3.4.2.相对露光时间 33
3.4.3.感色性 34
4.照相设备 35
4.1.装置 35
4.2.透镜(lens) 35
4.3.反转体系 37
4.4.透镜内部之迷光损失 37
4.5.聚光透镜 38
4.6.照相机的对光(Foeusing) 39
4.7.光圈 41
4.8.复制尺寸 42
4.9.滤色片(filter)的使用 43
4.9.1.分色滤色片 44
4.9.3.其他滤色片 46
4.9.2.对比滤色片(Contrast filter) 46
4.9.4.滤色片使用须知 47
5.原稿的照明 48
5.1.印刷用的光源 48
5.1.1.放射光的性质 49
5.1.2.光源的效率及化学线效果 52
5.1.3.最为一般化的光源 52
6.现影处理 63
6.1.暗室 63
6.1.1. 暗室的布置 63
6.1. 2.暗室照明 64
6.2.现影 66
6.2.1.现影液的组成及作用 66
6.2.2.现影时间 69
6.2.3.现影液温度 69
6.2.4.现影液的搅拌 70
6.2.5.现影液的疲劳 71
6.2.6.现影液之稀释 72
6.2.7.现影方法 72
6.3.急制(Stop) 76
6.4.定影 76
6.5.水洗 78
6.6.乾燥 79
6.7.修正 79
6.7.1.减力修正 79
6.7.2.修正Mask 82
6.7.3.其他 84
7.连续阶调照相的实际 87
7.1.照相凹版的连续阶调照相 87
7.1.1.原理 87
7.1.2.方法 91
7.1.3.结论 92
7.2.照相平版 93
7.2.1.原理 93
7.2.2.方法 94
7.2.3.照相的条件 95
7.3.照相凸版 96
7.3.1.原理 96
7.3.2.方法 96
7.3.3.相的条件 97
8.附表 98
8.1.简单的对数 98
8.2.ASA及DIN感度 99
8.3.相对露光时间 99
8.4.浓度——透过率换算表(%) D=浓度 T%=透过率% 99
8.5.对比滤色片(Contrast filter)之利用 100
8.6.浓度与Flare 的关系 101
8.7.摄氏——华氏换算表 102
8.8.元素记号 103
9.制版照相基础 105
9.1.基础篇 105
9.1.1.制版照相机 105
9.1.2.照相感光测定 107
9.1.3.密着网目屏 111
9.1.4.色与印刷 116
9.9.2.实际篇 117
9.2.1.黑白线画照相 117
9.2.3.二工程分色作业 122
9.2.2.反转原稿之单色网目摄影 123
9.2.4.直接分色作业 130
9.2.5.自动现影机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