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和县革委会的成立 1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1
一、贯彻“五·一六”通知,“文革”初步发动 1
二、“文革”在文教界的兴起 6
三、贯彻“十六条”,“文革”全面发动 9
第二节 社会的全面动乱 12
一、红卫兵运动的兴起 12
二、“九·四”红卫兵“炮轰县委”事件 16
三、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 19
四、造反派组织的建立和“全面夺权” 23
五、造反派大规模武斗 28
第三节 稳定局势的努力与县革委会的成立 33
一、稳定局势的努力 33
二、县革委会的成立 37
第二章 全面“斗、批、改”与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曲折进步 40
第一节 全面开展“斗、批、改” 40
一、开展“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群众运动和“三忠于”活动 40
二、开展“革命大批判” 46
三、“清理阶级队伍” 48
四、“一打三反”和清查“五·一六”运动的开展 55
五、开展“教育革命”、“文艺革命” 59
第二节 “左”倾方针的贯彻 64
一、经济领域极“左”政策的推行 64
二、干部下放劳动 68
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兴起 70
第三节 党组织的恢复与整顿 76
一、以“吐故纳新”为中心的整党建党 76
二、中共临安县第四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80
三、整顿基层领导班子 84
第四节 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曲折进步 87
一、抗击“七·五”特大洪灾 87
二、工农业生产的稳步增长 89
三、社队企业的恢复和农业机械化的起步 92
四、农村合作医疗的普及 95
五、掀起血吸虫病防治高潮 99
第三章 纠“左”与反纠“左”的斗争 102
第一节 纠正极“左”思潮的努力 102
一、“批林整风”运动的开展 102
二、干部政策的落实与群众团体、政法组织的恢复 108
三、农村经济政策的落实与企业的整顿 112
四、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政策的落实 117
第二节 国民经济在纠“左”中得到较快发展 123
一、在农业学大寨运动高潮中推进农业生产 123
二、农田基本建设高潮的掀起 126
三、大力开展林业基地建设 129
四、工业学大庆运动的广泛开展 133
五、教育、文化事业的初步恢复 138
六、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 143
第三节 “批林批孔”运动与纠“左”的中断 146
一、“批林批孔”运动的开展 146
二、“反潮流”与反击“右倾思潮” 149
三、“突击入党”、“突击提干” 154
四、“批林批孔”运动的严重后果及其终结 157
第四章 整顿与反整顿的较量,“文化大革命”结束 160
第一节 各条战线的全面整顿 160
一、贯彻整顿方针,“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160
二、整顿党的组织,纠正“双突”错误 165
三、“普及大寨县”,大力推进农田基本建设 169
第二节 “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与群众的抗争 175
一、“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175
二、干部群众对“文革”的抗争 178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 181
一、粉碎“四人帮”,“文化大革命”结束 181
二、十年内乱的严重危害 183
第五章 思想政治上的初步拨乱反正 188
第一节 揭批“四人帮”,初步平反冤假错案 188
一、“揭、批、查”运动的开展 188
二、初步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党的政策 195
三、知青政策的调整与上山下乡运动的结束 199
第二节 党政组织的整顿 201
一、党政机构的整顿和领导班子的调整 201
二、加强干部思想作风建设 204
三、结束指导思想上的徘徊局面 207
第六章 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 210
第一节 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210
一、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210
二、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大会战 214
三、南苕溪的综合治理 218
第二节 工业生产的较快发展 220
一、工业生产在整顿中得到较快发展 220
二、社队企业走上快速发展轨道 225
第三节 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228
一、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 228
二、文化事业的复苏 231
三、卫生事业的巩固与发展 232
四、科技事业的恢复与初步发展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