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总论 1
第一章 边疆民族与边疆民族史 1
第二章 中国民族之分类 6
第三章 中国民族形成之分期 17
第二编 上古时代 26
第一章 上古时代的夷蛮戎狄 26
第二章 东夷的同化於「汉族」 30
第三章 荆、吴的融合於「汉族」 31
第三编 秦汉三国时代 34
第一章 匈奴的兴起及其分化 34
第一节 匈奴的先世 34
第二节 匈奴的出现 37
第三节 匈奴的强盛 43
第四节 匈奴与汉武帝的和战 44
第五节 匈奴的衰乱及呼韩邪之归汉 49
第六节 匈奴的分化 54
第七节 匈奴的社会文化 63
第二章 鲜卑族系的兴起 68
第一节 鲜卑族系的先世 68
第二节 鲜卑的兴起 71
第三节 鸟桓的兴起及其融化 73
第四节 鲜卑、鸟桓的社会文化 75
第三章 濊貊概述 78
第一节 典籍的记载 78
第二节 濊貊之入朝鲜 79
第三节 濊貊的风俗 81
第四章 西域诸国概述 82
第一节 西域的范围 82
第二节 张骞出使以前西域诸国的情形 82
第三节 张骞三次出使西域 86
甲、第一次出使 86
乙、第二次出使 87
丙、第三次出使 88
第四节 班超父子出使西域 89
甲、班超通西域 90
乙、班勇出使西域 96
第五节 西域诸国对汉的关系 98
甲、汉与西域诸国的交通路线 98
乙、鸟孙与汉的关系 100
丙、汉对楼兰的征伐 105
丁、汉对大宛的征伐 105
戊、汉对车师的征伐 107
己、汉对康居的征伐 109
第五章 氐羌族系的源起及其分布 117
第一节 氐羌族系的源起 117
第二节 氐羌族系的分布 118
甲、西南的氐羌 120
子、居住於嘉陵江流域的巴人 120
丑、居住於巴蜀西南的氏人 123
乙、塞内的羌 125
丙、汉及以后西域的氐羌 131
第三节 氐羌族系的风俗 134
第六章 南方及西南诸族 135
第一节 概述 135
第二节 苗傜族系 136
第三节 罗缅族系 139
第四节 僰掸族系 142
第七章 百越的融化於汉族 145
第一节 概述 145
第二节 越或於越 146
第三节 南越(扬越、骆越附) 147
第四节 闽越与瓯越 149
第五节 山越 151
第四编 两晋南北朝时代 161
第一章 概述 161
第二章 匈奴馀种的建国及其汉化 166
第一节 前赵 166
第二节 后赵 168
第三节 北凉 169
第四节 夏(大夏) 170
第三章 鲜卑族系的建国 172
第一节 前燕 172
第二节 后燕 174
第三节 西燕 175
第四节 南燕 176
第五节 西秦 176
第六节 南凉 178
第四章 氐羌族系的建国 179
第一节 成汉 180
第二节 前秦 181
第三节 后秦 182
第四节 后凉 183
第五节 仇池 184
第五章 吐谷浑的建国 186
第六章 拓跋魏的建国及其灭亡 190
第一节 代建国的始末 190
第二节 元魏的建国及其强盛 192
第三节 元魏的衰亡 194
第七章 柔然的兴起及其衰亡 196
第一节 柔然的先世 196
第二节 柔然的强盛 198
第三节 柔然与魏的和战及其衰亡 199
第八章 突厥的始源及其兴起 209
第一节 「突厥」的音、义 209
第二节 突厥与突厥族系 211
第三节 突厥的先世 211
甲、中国正史有关突厥先世的记载 213
乙、突厥先世的研讨 215
第四节 丁零 223
第五节 高车、铁勒 226
甲、高车 226
乙、铁勒 229
第六节 突厥的兴起 237
第五编 隋唐时代 248
第一章 奚与契丹、室韦 248
第一节 奚族概述 248
甲、奚的先世及其居地 248
乙、奚的兴起和没落 251
第二节 契丹的兴起及其与隋、唐之关系 252
第三节 室韦概述 255
第二章 肃慎系的兴起 257
第一节 挹娄 258
第二节 勿吉 260
第三节 靺鞨 261
第四节 渤海 263
第三章 突厥的盛衰及其社会文化 265
第一节 东、西突厥的分立及其衰亡 265
甲、东西突厥分立的原因 265
乙、东突厥 268
子、从分立到强盛 268
丑、从强盛到衰亡 273
寅、馀部的兴亡 277
丙、西突厥 283
子、从分立到强盛 283
丑、从强盛到衰亡 286
寅、阿史那氏的归化 291
卯、馀部的没落 292
辰、与东罗马、波斯的交往关系 295
第二节 沙陀突厥 300
甲、族称与居地 300
乙、与唐的关系 301
第三节 突厥的社会文化 304
第四章 回纥的兴起、强盛及其西迁 311
第一节 「回纥」的音、义 311
第二节 回纥的先世 319
第三节 回纥的兴起及其建国 324
第四节 回纥的国势及其西迁 330
第五节 回纥与唐的关系 337
甲、政治与军事 337
乙、和亲与互市 343
第六节 回纥的社会文化 350
第五章 薛延陀的兴亡 362
第六章 吐谷浑的灭亡经过及其社会文化 366
第一节 吐谷浑与隋、唐的关系 366
第二节 吐谷浑的灭亡 370
第三节 吐谷浑的社会文化 372
第七章 吐蕃的先世及其建国(女国附) 379
第一节 「吐蕃」的音、义及其名称之演变 379
第二节 吐蕃的先世 387
甲、神话传说 389
乙、中国典籍的记载 389
丙、吐蕃先世的研讨 391
第三节 吐蕃的建国 392
甲、神话传说性的吐蕃王统 398
乙、吐蕃国的创建 401
第四节 吐蕃的盛衰及其与唐的关系 401
第五节 吐蕃的社会文化 415
第六节 女国 421
第八章 南方及西南诸族 423
第一节 苗?族系 423
第二节 罗缅族系 426
甲、两?蛮 426
乙、骠 429
第三节 僰掸族系 430
甲、南诏概述 430
子、南诏的先世 430
丑、南诏的建国及其与唐的关系 433
寅、南诏的社会文化 440
乙、僚 446
第六编 五代宋元时代 473
第一章 概述 473
第二章 沙陀突厥的建国 474
第一节 后唐 474
第二节 后晋 476
第三节 后汉 478
第三章 契丹之建立辽国 479
第四章 女真之建立金国 486
第五章 蒙古的兴起、强盛及其帝国之衰亡 495
第一节 「蒙古」的音、义 495
第二节 蒙古的先世 496
第三节 蒙古的兴起 501
第四节 蒙古大帝国的建立 509
甲、灭夏、亡金及取宋 509
子、灭夏 509
丑、亡金 511
寅、取宋 515
乙、蒙古的西征 517
子、成吉思汗西征 517
丑、者别、速不台西征 529
寅、拔都西征 532
一、进军俄罗斯 532
二、进军波兰、德意志 535
三、进军匈牙利、奥地利 538
卯、旭烈兀西征 540
一、进军木刺夷 540
二、进军阿拉伯 543
三、进军美梭博塔米亚、叙利亚 546
四、进军埃及之败北 550
丙、蒙古的东征 552
丁、忽必烈的南征 554
子、大理 555
丑、吐蕃 555
寅、安南 555
卯、占城 556
辰、缅甸 556
巳、南洋诸国 557
戊、蒙古大帝国 558
第五节 蒙古大帝国的衰亡 559
第六章 西迁后的回鹘 563
第一节 概述 563
第二节 西州回鹘 568
第三节 甘州回鹘 574
第四节 葱岭西回鹘 580
第五节 撒里畏吾 589
第七章 党项之建立西夏 593
第一节 党项的先世 593
第二节 西夏之建国及其衰亡 595
第三节 党项西夏的社会文化 601
第八章 吐蕃与佛教(喇嘛教) 608
第一节 吐蕃王权之分裂与佛教之复兴 609
第二节 吐蕃王权之统一与政教合一之初创 610
第九章 南方及西南诸族 610
第一节 苗?族系 612
第二节 罗缅族系 621
第三节 僰掸族系 622
甲、长和、天兴、义宁的递嬗 622
乙、大理、大中、后理的兴亡 623
第七编 明清时代 649
第一章 满洲的兴起、强盛及其帝国之衰亡 649
第一节 「满洲」的音、义 649
第二节 满洲的先世 654
第三节 满洲的兴起及大清帝国的建立 657
甲、满洲的兴起 657
乙、大清帝国的建立 659
第四节 满洲的汉化 660
第五节 大清帝国的衰亡 667
第二章 蒙古族系概述 669
第一节 鞑靼与瓦剌 669
甲、鞑靼 669
乙、瓦刺 675
第二节 盟旗制度的蒙古 678
第三章 畏兀儿与伊斯兰教 685
第一节 明代之畏兀儿 685
甲、畏兀儿 685
乙、撒里畏兀儿 688
第二节 清代之回部 690
第三节 畏兀儿之伊斯兰化 696
甲、伊斯兰教之东传新疆 696
乙、畏兀儿之伊斯兰化 705
第四章 西藏政教合一制的演变及中央监督机关之设置 709
第一节 政教合一制的演变与藏汉关系 709
第二节 中央监督机关之设置 713
第五章 南方及西南诸族 721
第一节 苗?族系 721
第二节 罗缅族系 735
第三节 僰掸族系(海南岛黎人附) 738
第六章 台湾土著群 743
第一节 概述 743
第二节 荷西明郑之治理时期 746
第三节 满清治台与日本据台时期 747
第八编 现代——民国以来 764
第一章 通古斯族系 764
第二章 蒙古族系 767
第三章 突回族系 770
第四章 臧族系 774
第五章 苗傜族系 779
第六章 罗缅族系 781
第七章 僰掸族系 784
第八章 台湾土著群 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