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灸原始 1
二、经络 1
(一)经络的重要性 1
(二)经络的功能与作用 2
1.生理方面 2
(1)运行卫气营血的作用 2
(2)沟通内外、表里、把人体各部分联络成为一个整体 7
(3)经络与自然 8
2.病理方面 9
(1)经络对于内脏的病理反应 7
(2)经络的伤寒传变 12
(3)经气的厥递 13
(4)经气的终绝 14
(5)经络对于四肢筋骨头面九窍的病理反应 16
(6)是动与所生病 17
3.诊断方面 17
4.治疗方面 20
(三)经络的循行部位与症候 22
1.十二经 22
(1)走向 22
(2)循环 22
(3)长度 23
(4)阴阳表里配合 23
(5)与脏腑配合 23
(6)调行部位与症候 23
①手太阴肺经 23
②手阳明大肠经 24
③足阳明胃经 24
④足太阴脾经 25
⑤手少阴心经 25
⑥手太阳小肠经 26
⑦足太阳膀胱经 26
⑧足少阴肾经 26
⑨手厥阴心包络经 27
⑩手少阳三焦经 27
()足少阴胆经 28
()足厥阴肝经 29
2.奇经八脉 29
(1)意义 29
(2)循行部位与症候 30
①督脉 30
②任脉 30
③冲脉 30
④带脉 31
⑤?脉——阳?、阴? 31
⑥维脉——阳维、阴维 31
3.十六脉络 32
(1)意义 32
(2)循行部位与症候 32
①手太阴——列缺 32
②手太阴——通里 32
③手厥阴——内关 32
④手太阳——支正 32
⑤手阳明——偏历 32
⑥手少阳——外关 33
⑦足太阳——飞扬 33
⑧足少阳——光明 33
⑨足阳明——丰隆 33
⑩足太阴——公孙 33
()足少阴——大钟 33
()足厥阴——蠡沟 33
()任脉——尾翳 33
()督脉——长强 33
()脾之大络——大包 33
()胃之大络——虚里 33
4.十二经别 34
5.十二经筋 34
6.十二根结 38
7.十二经标本 39
8.十二皮部 39
9.十二经水 40
三、腧穴 41
(一)腧穴的意义 41
(二)骨度 41
(三)气穴 42
(四)颈胸部之要穴 43
(五)取穴姿位 44
(六)特定穴 44
1、将部俞穴 44
2、五俞穴——井荥俞经合 44
3、十二原穴 48
4、八会穴 49
5、六腑之下肢合穴 50
6、俞募穴 50
7、治热穴 50
8、治寒热穴 51
9、治水穴 51
四、刺灸法 52
(一)刺法 52
1、九针 52
2、押手 55
3、针刺的深浅 56
4、刺法 58
(1)意义 58
(2)刺法的种类 58
①刺皮肤 58
②刺皮下 58
③刺肌肉 58
④刺筋 58
⑤刺骨 58
⑥刺经脉 58
⑦刺络 58
⑧刺动脉 58
⑨多针刺 60
⑩间?刺 60
()刺寒热 60
()火针 60
()交叉刺——巨刺、缪刺 60
()气血多少不同刺法 61
()人五态不同刺法 61
()四时刺法 62
()其他 62
5、得气 62
6、补泻 63
(1)意义 63
(2)补泻浊 63
①迎随补泻 65
②呼吸补泻 66
③疾徐补泻 67
④开合补泻 67
⑤子母补泻 68
⑥补泻结合互用 69
7、针刺时间 69
8、针害 70
(1)误伤头面部 70
(2)误伤胸腹内脏 71
(3)误伤脊柱四肢 71
(4)逆脉气血 72
(5)逆四时 72
9.注意事项 73
(二)灸法 79
五、治疗 81
(一)治疗原则 81
(二)取穴规律 83
(三)常见病症的治疗 85
1、寒热病 85
2、厥逆病 89
3、五脏病 90
4、五脉病 92
5、络脉病 93
6、癫狂痉 95
7、疟疾 96
8、气虚邪中空窍病 98
9、欠、哕、唏、噫、嚏、?注、太息、诞 98
10、厥头痛 100
11、伤风 101
12、喘咳 101
13、心痛、厥心痛 102
14、霍乱 103
15、腹痛 103
16、腹胀、肠鸣、泻泄 104
17、积聚 105
18、肝胆病 106
19、下血 106
20、癃闭 106
21、狂犬病 107
22、?伤 107
23、痫肿瘘疬 107
24、肠疤 108
25、麻风 108
26、落枕 109
27、胸背痛 109
28、腰痛 109
29、痹症 111
30、瘘、偏枯、痱 113
31、形志苦乐病 114
32、口腔病 114
33、耳病 115
34、鼻病 116
35、咽喉病 116
36、眼病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