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一、理解“西方文论中国化” 1
二、理解“西方文论中国化与中国文论建设” 3
三、本课题的复杂性 5
四、研究目标、思路与方法 7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其他 8
六、本书的结构及内容 9
上篇 发生与定型 11
第一章 思想的遗踪:中国现代文论的发生 13
导论:西来刺激下的传统新变与现代文论的发生 13
一、启蒙与文教:梁启超的文学革命与文化传统 19
二、审美与传统:王国维的美学与美育 27
三、求真与语文:章太炎的文学与复古 37
四、情感与思想:周氏兄弟的美学与心声 46
五、从文体到语体:“言文一致”的理想及其现实化 56
小结:清末民初文论的革命潜义与20世纪文论大趋势 64
第二章 制度的后果:中国现代文论的构型 67
导论:知识制度与文论构型 67
一、从田园型到都市型:中国知识制度的现代变迁 68
二、学术交流和生产场域:大众传媒与现代文论 78
三、学术的职业化与学科化:大学制度与现代文论 83
四、学术共同体的引领和催生:文学社团与现代文论 90
五、知识立法和权力控制:执政党文艺政策与现代文论 93
小结:结构化和正规化的利与弊 100
第三章 风卷潮涌:中国现代文论的多元范式 102
导论:“过渡时代”的多元范式选择 102
一、中国现代文论的境遇与基本类型 104
二、李健吾:在学问与印象之间 108
三、梁宗岱:象征论体系 111
四、朱光潜:移花接木,西学中取 115
五、李长之:古典人文理想的诗学摹制 121
六、宗白华:灵知烛照下的道德诗学 126
小结 132
第四章 多元归一:中国现代文论的主范式 134
导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历史合理性及品格 134
一、20世纪20~40年代: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传播 135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主导化 141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之集大成:毛泽东文艺思想 145
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家:瞿秋白、周扬、胡风 149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 157
小结 164
中篇 对话与汇通 167
第五章 欧美文论在中国 169
导论:中国现代文论对欧美文论的传播和接受 169
一、德国古典美学 170
二、精神分析理论 174
三、阐释学与接受美学 176
四、法兰克福学派 178
五、存在主义 183
六、结构主义 187
七、英美新批评 190
八、女性主义 193
九、新历史主义 197
十、文化研究 200
十一、西方马克思主义 203
小结 208
第六章 俄苏文论在中国 209
导论:作为中国现代文论范本的俄苏文论 209
一、20世纪20~40年代:俄苏文论在中国 210
二、20世纪50~60年代:俄苏文论在中国 222
三、20世纪30~70年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中国的接受 225
四、新时期以来俄罗斯重要文论思想在中国的接受 238
小结 248
第七章 扶桑文镜——日本文论与中国文论 250
导论:日本文论在中国 250
一、作为中西文论之桥的日本现代文论 251
二、厨川白村与中国现代文论 259
小结 275
下篇 建设与转变 277
第八章 古今汇通:中国现代文论中的古典传统 279
导论:作为中国现代文论建设之一环的中国古代文论 279
一、20世纪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反思 280
二、关于“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问题 296
三、在中西对话中建构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可能途径 309
第九章 中西之间:近30年中国文学批评 319
导论:中西碰撞频繁的30年 319
一、引进与更新:中国文学批评的复苏 320
二、反思与转型:20世纪90年代文学批评 326
三、回归与建构:21世纪头10年中国文学批评 336
小结 346
第十章 中国现代文论中的比较诗学 347
导论:中国现代文论的比较诗学维度 347
一、比较诗学的海外生成 347
二、比较诗学的本土生成 352
三、比较诗学与文学理论 359
第十一章 中国当代文论中的文化研究/批评 373
一、从“内转”到“外突” 373
二、文化研究(批评)的出现语境 375
三、关于文化批评与文学批评关系的争论 379
四、文化研究/批评与文学的自主性问题 384
五、关于文化研究/批评与文学社会学 386
第十二章 中国文论现代性传统 390
导论:中国文论现代性传统的生成 390
一、中国现代文论知识型 398
二、中国现代文论的现代性品格 411
三、中国现代文论的传统性品格 422
四、中国现代文论的核心范畴 428
五、中国现代文论中的若隐传统 439
结语 469
一、中国现代文论建设的历史经验 469
二、中国现代文论建设的历史教训 472
三、中国现代文论建设的当前问题 473
四、中国现代文论建设的未来思虑 475
附录 当代文学理论教材的回顾与反思 478
一、移植期(1950~1960年) 478
二、形成期(1961~1980年) 479
三、革新期(1981~1999年) 481
四、反思期(2000年至今) 483
参考文献 487
后记 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