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超微粉碎技术 1
第一节 概述 1
第二节 粉碎的含义 2
第三节 粉碎度 3
一、粉碎度的定义 3
二、粉碎度的选择 4
第四节《国家药典》(2010版)药筛标准和粉末分等 4
一、《国家药典》药筛标准 4
二、粉末分等 5
第五节 细胞级微粉对体内吸收的影响 6
一、民族药物在体内吸收的过程 6
二、细胞级微粉对民族药物体内吸收的影响 6
第六节 微粉化工艺设备 8
一、球磨机 8
二、流能磨 8
三、胶体磨 9
四、超微粉碎机 9
五、深冷磨碎技术 9
第二章 高效浸提技术 10
第一节 浸提的含义 10
第二节 药材的浸提机理 11
一、动物性药材的浸取过程 11
二、植物性药材的浸提过程 11
第三节 影响浸取的因素 13
一、浸提溶剂 13
二、药材的粒度与表面积 16
三、浸提温度 17
四、浸提压力 17
五、浸提时间 18
六、浸提浓度差 18
七、固—液两相的相对运动速度 18
第四节 强化浸提途径 18
一、流化床强化浸提 19
二、挤压强化浸提 19
三、电磁场强化浸提 19
四、电磁振动强化浸提 20
五、电场强化浸提 20
六、脉冲强化浸提 20
七、超声波强化浸提 20
第五节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SFE法) 21
一、超临界流体的性质 21
二、超临界浸提过程 22
三、超临界提取的特点 22
四、超临界提取在民族药物提取分离中的应用 22
五、超临界CO2萃取中各操作参数的影响 23
六、提携剂在民族药物超临萃取中的作用 25
第三章 固体分散技术 27
第一节 概述 27
第二节 载体材料 28
一、水溶性载体材料 28
二、难溶性载体材料 29
三、肠溶性载体材料 30
第三节 固体分散体的类型 30
一、简单低共熔混合物 30
二、固态溶液 31
三、共沉淀物 31
第四节 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 31
一、熔融法 32
二、溶剂法 32
三、溶剂(熔融)法 33
四、溶剂—喷雾(冷冻)干燥法 33
五、研磨法 33
六、双螺旋挤压法 33
第五节 固体分散体的速释与缓释原理 34
一、速释原理 34
二、缓释原理 36
第四章 包合技术 37
第一节 概述 37
第二节 包合材料 38
一、环糊精 38
二、环糊精衍生物 40
第三节 包合物的制备方法 41
一、饱和水溶液法 41
二、研磨法 41
三、喷雾干燥法 42
四、冷冻干燥法 42
第四节 包合物的影响因素及其验证 43
一、包合作用的影响因素 43
二、包合物的验证 43
第五章 纳米乳与亚纳米乳的制备技术 45
第一节 概述 45
第二节 常用乳化剂及助乳化剂 46
一、天然乳化剂 46
二、合成乳化剂 47
三、助乳化剂 47
第三节 纳米乳的制备 47
一、纳米乳的形成条件与制备步骤 47
二、自乳化 50
第四节 亚纳米乳的制备 51
一、亚纳米乳的制备与影响因素 51
二、常用的附加剂 53
三、制备静脉注射用脂肪亚纳米乳 53
四、制备静脉注射用含药亚纳米乳 54
第五节 质量评价 54
一、乳滴粒径及其分布 54
二、药物的含量 55
三、稳定性 55
第六章 微囊与微球的制备技术 57
第一节 概述 57
第二节 囊心物与囊材 58
一、囊心物 58
二、囊材 59
第三节 微囊的制备 61
一、物理化学法 61
二、物理机械法 68
三、化学法 69
第四节 微球的制备 71
一、明胶微球 71
二、白蛋白微球 72
三、淀粉微球 73
四、聚酯类微球 73
五、磁性微球 73
第五节 影响粒径的因素 74
第六节 微囊与微球中民族药物的释放及体内转运 76
一、药物的释放速率与机制 76
二、影响药物释放速率的因素 77
三、微囊与微球的体内转运 79
第七节 微囊、微球的质量评价 79
一、形态、粒径及其分布 80
二、药物的含量 80
三、药物的载药量与包封率 81
四、药物的释放速率 81
五、有机溶剂残留量 81
第七章 纳米囊与纳米球的制备技术 82
第一节 概述 82
第二节 纳米囊与纳米球的制备方法 83
一、乳化聚合法 83
二、天然高分子凝聚法 84
三、液中干燥法 85
四、自动乳化法 85
第三节 固体脂质纳米球的制备 86
一、冷却—匀化法 86
二、纳米乳法 86
三、熔融—匀化法 86
第四节 磁性纳米球的制备 87
第五节 纳米球的修饰 88
一、免疫纳米球 88
一、长循环纳米球 88
第六节 影响包封率、收率及载药量的因素 88
一、工艺和附加剂 89
二、介质的pH值和离子强度 89
三、纳米囊或纳米球表面的电性 89
第七节 纳米囊与纳米球的稳定性 90
一、灭菌 90
二、贮存 90
三、冷冻干燥 91
第八节 纳米囊与纳米球的质量评定 91
第八章 脂质体的制备技术 93
第一节 概述 93
一、脂质体的组成与结构 94
二、脂质体的理化性质 94
三、脂质体的特点 95
第二节 制备脂质体的材料 96
一、胆固醇类 96
二、磷脂类 96
第三节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96
一、薄膜分散法 96
二、逆相蒸发法 97
三、冷冻干燥法 97
四、注入法 98
五、超声波分散法 98
第四节 脂质体的修饰 99
一、热敏感脂质体 99
二、免疫脂质体 99
三、pH敏感脂质体 99
四、长循环脂质体 100
五、糖基脂质体 100
第五节 脂质体的质量评价 100
一、形态与粒径及其分布 101
二、渗漏率 101
三、包封率 101
四、磷脂的氧化程度 101
五、有机溶剂残留量 102
第九章 膜分离技术 103
第一节 概述 103
一、膜分离技术的特点 103
二、膜分离的基本原理 105
第二节 分离膜 105
一、膜的透过性 106
二、膜的分离性 107
三、膜的物理、化学稳定性 107
四、膜的经济性 108
第三节 膜材料 109
一、高聚物膜材料 109
二、高聚物分离膜的形态结构 114
三、分离膜的形态与性能的关系 114
第四节 膜分离装置与工艺 115
一、膜组件的主要形式与比较 116
二、各种膜组件的比较 120
第五节 膜分离技术在医药工业的应用 121
一、医疗、卫生用水 121
二、药品生产 123
三、控制药物释放 127
四、民族药/中药提炼 128
第十章 缓释包衣与小丸成型技术 131
第一节 缓释包衣材料及缓释包衣处方的组成 132
一、缓释包衣材料 132
二、包衣膜的处方组成 141
第二节 缓释包衣的成型和影响衣膜性质的因素 149
一、缓释包衣的机制 149
二、包衣成膜的方法 151
三、影响包衣膜形成及衣膜性质的因素 152
四、缓释包衣膜通透性实验方法 162
第三节 膜控/缓释剂型 163
一、微孔膜包衣片 163
二、膜控释小片 167
三、肠溶膜控释制剂 169
参考文献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