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宣讲材料》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校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建设部城镇道路桥梁标准技术归口单位
  • 出版年份:2222
  • ISBN:
  • 页数:410 页
图书介绍:

第一部分 宣讲材料 1

第一章 总则 1

第一节 适用范围 1

第二节 设计原则 2

第三节 与有关规范关系 5

第二章 一般规定 6

第一节 道路分类与分级 6

一、道路分类 6

二、道路分级 7

第二节 计算行车速度 8

第三节 设计车辆 11

一、机动车设计车辆 11

二、非机动车设计车辆 14

第四节 道路建筑限界 16

第五节 设计年限 19

第六节 道路抗震设防标准 20

第三章 道路通行能力 22

第一节 设计小时交通量 22

一、道路通行能力基本单位 22

二、车种换算系数 23

三、设计小时交通量 25

四、设计高峰小时交通量系数k 26

五、方向分布系数 28

六、交通量的时间分布 30

七、设计年限的年平均日交通量或平均日交通量 32

八、设计小时交通量计算例题 35

第二节 道路通行能力 37

一、概述 37

二、一条机动车车道的路段通行能力 38

三、受平面交叉口影响的机动车道设计通行能力 39

四、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通行能力 41

五、信号灯管制十字形交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 43

六、信号灯管制T形交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 51

七、信号灯管制交叉口进口道一条自行车车道设计通行能力 53

八、环形交叉设计通行能力 54

第三节 人行道、人行横道、人行天桥、人行地道的通行能力 57

一、行人交通特性 57

二、行人步行速度 57

三、行人纵向间距 59

四、基本通行能力 59

五、可能通行能力 60

六、设计通行能力 61

第四章 道路横断面设计 63

第一节 、设计原则 63

第二节 、横断面布置 64

一、道路横断面布置 64

二、桥梁、隧道横断面布置 68

第三节 机动车车道与路面宽度 69

一、机动车道路面宽度 69

二、机动车车道宽度 69

三、设置中间分隔物或双黄线时横断面布置 71

第四节 非机动车车行道宽度,路面宽度和路面结构 71

一、非机动车车行道宽度 71

二、非机动车车行道路面结构 72

第五节 路侧带宽度及人行道铺装结构 73

一、路侧带 73

二、人行道宽度 73

三、绿化带宽度 74

四、设施带宽度 74

五、人行道铺装结构 75

第六节 分车带 75

一、分车带宽度 75

二、积雪地区分隔带宽度 77

第七节 路肩 80

第八节 路拱曲线与路拱坡度 81

一、路拱坡度 81

二、路拱曲线 82

第九节 缘石 84

第五章 平面与纵断面设计 85

第一节 平面设计 85

一、平面设计原则 85

二、平面线形 86

三、爬坡车道 103

四、桥梁、隧道引道线形 104

第二节 纵断面设计 105

一、纵断面设计原则 105

二、机动车车行道最大纵坡度与坡长 106

三、非机动车车行道纵坡度与坡长 109

四、竖曲线半径及长度 111

第六章 道路与道路交叉 114

第一节 设计原则与规定 114

一、交叉口的型式 114

二、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 115

三、交叉口的竖向设计 116

四、立体交叉的设置条件及设计原则 117

第二节 平面交叉 119

一、交叉口计算行车速度 119

二、平面交叉口间距 120

三、交叉口转角的缘石半径 120

四、平面交叉口视距三角形 122

五、交叉口渠化设计 123

六、人行横道的设置 126

七、环形交叉 127

第三节 立体交叉 132

一、立体交叉分类 132

二、基本形式立体交叉的适用条件 132

三、立体交叉的计算行车速度 134

四、立体交叉的平面线形 137

五、立体交叉的纵断面线形 139

六、立体交叉道路的横断面设计 141

七、立体交叉范围内的视距 141

八、立体交叉的间距 141

九、立体交叉匝道口最小净距 142

十、变速车道的设计 143

十一、集散车道 149

第七章 道路与铁路交叉 151

第一节 设计原则与规定 151

一、城市道路与铁路交叉分类 151

二、道路与铁路立体交叉的设置条件 151

三、道路与铁路交叉角 154

第二节 道路与铁路平面交叉 155

一、道口道路的平面线形 155

二、道口的纵断面线形 155

三、道口宽度 158

四、道口铺面 159

五、道口侧向视距 159

第三节 道路与铁路立体交叉 162

一、道路与铁路交叉时,道路上跨或下穿两种型式的比较 162

二、立体交叉干道与引道的平面及纵断面线形 163

三、立体交叉道路横断面设计 163

四、立体交叉净空要求 163

五、与铁路交叉的人行天桥或人行地道设计 163

第八章 路基设计 166

第一节 设计原则与规定 166

第二节 路基设计调查 169

第三节 路基土分类 170

一、USCS的粒组划分 171

二、USCS的分类体系 173

三、分类符号与符号组合 176

四、巨粒土、粗粒土、一般细粒土和有机土的分类 178

五、特殊土和分类 182

六、USCS与旧路基土分类系统的对照关系 184

第四节 土质路基压实度标准 187

一、压实质量标准及提高该项标准的途径 188

二、轻、重型两种击实标准的对比 190

三、采用重型击实标准的可行性 195

四、规范中并列轻、重型两种压实质量标准的理由 200

五、路基范围内地下管线沟槽回填土的压实要求 200

第五节 土基的干湿类型 201

第六节 路基疏干与加固稳定措施 207

一、磨细生石灰粉对湿土的压实性质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209

二、生石灰粉处理湿软土石灰剂量的确定方法 212

三、生石灰粉稳定湿软土基的工艺要求 213

四、生石灰粉稳定土的回弹模量 214

第九章 柔性路面设计 217

第一节 设计原则与规定 217

一、对路面的使用要求 217

二、路面的结构组成 217

三、路面设计内容和设计原则 218

四、设计理论与计算方法 219

第二节 设计标准 220

一、标准轴载和轴载换算 220

二、设计指标及其适用范围 226

三、路表容许回弹弯沉 228

四、容许弯拉应力 230

五、容许剪应力 234

第三节 结构组合设计 238

一、结构组合设计的基本原则 238

二、面层 243

三、基层 245

四、垫层 248

第四节 新建路面结构层的计算 250

一、路基路面材料参数的确定 250

二、路表回弹弯沉值的计算 251

三、上层和中层底面弯拉应力的计算 260

四、上层表面剪切面上剪应力的计算 266

五、多层体系路面结构的计算 269

六、计算例题 273

七、计算机辅助设计程序简介 281

第五节 旧路面补强厚度计算 286

一、旧路调查 286

二、旧路面的计算弯沉值 287

三、旧路路表当量回弹模量的确定 290

四、旧路面补强厚度计算 292

第六节 路面防滑 293

一、路面抗滑标准 293

二、防滑措施 299

第十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301

第一节 设计原则与规定 301

一、结构组合设计 301

二、混凝土板厚度设计 302

三、混凝土板尺寸设计 303

四、混凝土板接缝设计 303

第二节 设计标准及参数 303

一、轴载换算 303

二、交通等级与设计年限 309

三、计算荷载应力 310

四、计算回弹模量 311

五、水泥混凝土的设计强度与弯拉弹性模量 313

六、水泥混凝土的弯拉疲劳强度 314

七、温度梯度 315

第三节 结构组合设计 316

一、土基与垫层 316

二、基层 318

三、面层 319

第四节 混凝土板厚度设计 319

一、混凝土板荷载应力计算 319

二、混凝土板厚度计算 321

第五节 混凝土板平面尺寸、温度翘曲应力验算与接缝设计 324

一、混凝土板平面尺寸 324

二、温度翘曲应力 326

三、纵缝与拉杆设计 329

四、横缝设计 330

五、传力杆设计 333

第六节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程序 337

一、程序的系统环境和主要功能 337

二、程序中主要标识符说明 338

三、程序框图简介 342

四、程序启动 343

五、程序运行及有关说明 343

六、算例 348

第十一章 广场与停车场 359

第一节 广场 359

一、广场分类 359

二、各类广场的功能与设计要求 359

三、广场的竖向设计与排水 361

第二节 停车场 362

一、停车场的分类 362

二、停车场设置地点的选择 363

三、公用停车场的规模 364

四、停车场采用的设计车型及外廓尺寸 370

五、车辆停放的纵、横向净距 371

六、车辆停放方式 372

七、单位停车面积 374

八、停车场出入口 375

九、停车场的竖向设计 375

十、停车场的附属设施 377

十一、自行车停车场 377

第三节 公共交通首末站 381

第十二章 道路绿化 382

第一节 设计原则与规定 382

一、道路绿化的重要性 382

二、道路绿化的作用 382

三、树种选择 383

第二节 绿化种植要求与标准 383

一、绿化宽度与红线宽度的比例 383

二、绿化与交通 384

三、道路交叉口绿化 385

四、郊区道路绿化 385

五、保护古树名木 385

六、广场绿化 386

七、停车场绿化 387

八、行道树 388

第三节 绿化与照明、交通设施等的关系 389

一、绿化与路灯照明 389

二、路树与架空电力线路导线的最小垂直距离 390

三、树木中心与地下管线外缘最小水平距离 390

四、行道树等绿化与交通设施的关系 391

第十三章 道路照明 392

第一节 设计原则与规定 392

第二节 道路照明标准 392

一、道路照明评价指标 392

二、道路照明标准 393

第三节 道路照明设施 394

一、道路照明器材 394

二、道路照明方式 399

第四节 道路照明设计和现场测量 402

一、道路照明设计 402

二、路面平均水平照度测量 405

第五节 特殊地点的照明 406

一、概述 406

二、曲线路段对照明的要求 407

三、坡道路段对照明的要求 408

四、交叉口对照明的要求 408

五、广场、停车场对照明的要求 409

六、桥梁照明的规定 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