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基础》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南京军区总医院,陈良,陈根达等编(南京军区总医院)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222
  • ISBN:
  • 页数:479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神经系统的进化与发生 1

一、神经组织结构特点 1

二、神经系统的进化(神经系统的种系发生) 1

(一)散漫神经系 1

(二)梯状神经系 1

(三)链状神经系 1

(四)管状神经系 1

(五)脊椎动物脑的进化 2

三、人胚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 5

(一)神经管的演变和脊髓的发育 5

(二)脑外形的变化 8

第二章 脊髓 10

一、脊髓的结构 10

(一)脊髓的外形 10

(二)脊髓和脊柱的关系 12

(三)脊髓的内部结构 14

二、脊髓的被膜 18

三、脊髓的血液供应 19

(一)脊髓的血管分布 19

(二)脊髓血液循环障碍的临床表现 20

(三)脊髓血液循环障碍的定位诊断 22

(一)感觉的传导 23

(二)运动功能 23

四、脊髓的功能 23

(三)营养功能 24

(四)调节内脏活动 24

(五)反射功能 25

五、脊髓损伤的定位诊断 26

(一)脊髓横断面损伤的定位诊断 26

(二)脊髓节段病变的定位 29

第三章 脑颅骨与脑被膜 31

一、脑颅骨及其检查 31

(一)脑颅骨的结构特点及临床意义 31

(二)颅底内面 31

(一)脑被膜 35

(三)颅骨的检查 35

二、脑被膜、血管和颅内间隙 35

(二)硬脑膜的血管分布 36

(三)颅腔内间隙 37

第四章 脑干 39

一、脑干的外形 39

(一)延髓外形 39

(二)脑桥外形 40

(三)中脑外形 41

(四)第四脑室 41

二、脑干的内部结构 42

(一)脑干的神经核 42

(二)脑干的传导束 45

(三)脑子的横切面 47

三、脑干的主要功能 55

(一)呼吸中枢 55

(二)心跳中枢 55

(三)血管运动中枢 56

(四)其它中枢 56

(五)视、听反射中枢 56

(六)锥体外系功能 56

(七)网状结构上行系统功能 56

(八)对肌紧张的调节 56

四、脑干的定位诊断 57

(一)小脑外形与分叶 58

(二)小脑功能与进化程序 58

第五章 小脑 58

一、小脑的结构 58

(三)小脑的内部结构 60

(四)小脑和中枢神经系统联系 62

二、小脑的功能 64

(一)调节身体姿势平衡 64

(二)调节肌紧张 65

(三)协调随意运动 65

三、小脑的血液供应 66

(一)小脑的动脉 66

(一)检查方法 67

(二)小脑动脉病变的临床表现 67

四、小脑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67

(二)小脑损害时的综合征以及定位诊断 69

(三)小脑损害的常见病因 70

第六章 间脑 71

一、间脑外形 71

(一)丘脑 72

(二)丘脑上部 72

(三)丘脑舌部 72

(四)丘脑下视部 72

二、间脑的内部结构 73

(一)间脑的核团 73

(六)丘脑底部 73

(五)丘脑下乳头部 73

(二)纤维联系 75

(三)丘脑下部的血液供应 76

三、间脑的生理功能 76

(一)丘脑的功能 76

(二)丘脑下部的功能 77

四、间脑病变的定位诊断 79

(一)丘脑病变的定位诊断 79

(二)丘恼下部受损的临床表现 80

(二)屏状核 83

(一)纹状体 83

(三)杏仁核 83

第七章 基底神经节 83

一、基底神经节的结构 83

二、基底神经节的纤维联系 84

(一)新纹状体 84

(二)旧纹状体 84

(三)杏仁核的纤维联系 84

三、基底神经节的功能 84

(一)内囊前肢 85

(二)内囊膝部 85

(三)内囊后肢 85

一、内囊的结构 85

第八章 内囊 85

二、内囊的血液供应 86

(一)内侧穿动脉 86

(二)外侧穿动脉 86

三、内囊损害的临床表现 87

(一)内囊后肢三分之一病变 87

(二)内囊完全受损 88

(三)内囊急性损害的特点 88

(四)内囊慢性损害的特点 88

第九章 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 90

一、网状结构 90

(一)上行性网状结构的组成与功能 90

(二)上行性网状结构受损的临床表现 92

二、边缘系统 93

(二)边缘系统的功能 95

(三)边缘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 95

(一)边缘系统的概念 95

第十章 锥体系统与锥体外系统 97

一、锥体系统 97

(一)锥体系统的组成 97

(二)锥体系统的功能 99

(三)锥体系统各部病损的临床表现 99

二、锥体外系统 103

(一)锥体外系统的结构 103

(二)锥体外系统的功能 105

(三)锥体外系统受损后的临床表现 105

一、大脑半球外形 110

第十一章 大脑半球 110

(一)大脑半球的主要沟裂 111

(二)大脑半球背外侧面 111

(三)大脑半球内侧面 112

(四)底面 113

二、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 114

(一)大脑皮质 114

(二)大脑髓质 117

(三)侧脑室 120

(四)基底神经节 120

三、大脑半球生理功能定位 120

(二)皮质的语言功能 122

(一)皮质的感觉功能 122

(三)皮质的运动功能 123

(四)皮质的其它功能 124

四、大脑半球定位诊断 124

(一)额叶 124

(八)两侧大脑半球白质的病变 125

(二)岛叶 126

(三)顶叶 126

(四)颞叶 126

(五)枕叶 127

(六)白质病变 127

(七)半卵圆中心病变 127

五、失语症和失用症 128

(一)失语症 128

(九)弥散性硬化症 128

(十)胼胝体的病变 128

(二)失用症 130

第十二章 脑脊液 132

一、脑脊液的成分与循环 132

(一)脑脊液的生成与吸收 132

(二)脑脊液的总量与压力 132

(三)脑脊液的成分与理化性质 132

(四)脑脊液的功能与循环 132

(一)脑脊液检查的目的 134

(二)脑脊液检查的方法 134

二、脑脊液检查的目的与方法 134

三、脑脊液改变的临床意义 137

(一)脑脊液动力学检查 137

(二)脑脊液外观检查 140

(三)脑脊液显微镜检查 141

(四)脑脊液生化检查 142

(五)脑脊液细菌学检查 145

第十三章 脑血管 146

一、脑循环的特点 146

(一)脑循环的特点 146

(二)脑循环的调节 146

(一)脑底动脉环的组成 147

二、脑底动脉环 147

(二)脑底动脉环的作用 148

三、颈内动脉 148

(一)颈内动脉的行程 148

(二)检查方法 148

(三)颈内动脉分支及临床意义 148

(四)颈内动脉的发病形式及症状分型 150

四、眼动脉 150

(一)眼动脉的行程及分支 150

(二)眼动脉的检查及临床意义 151

五、后交通动脉 152

(一)后交通动脉的起止及分布 152

六、脉络膜前动脉 153

(一)脉络膜前动脉的供应范围 153

(二)后交通动脉的临床意义 153

(二)脉络膜前动脉的临床意义 154

七、大脑前动脉 155

(一)大脑前动脉的走行及供应范围 155

(二)大脑前动脉的分支 156

(三)大脑前动脉病变的临床表现 157

(四)大脑前动脉阻塞综合征 158

八、大脑中动脉 158

(一)大脑中动脉的起始及分支 158

(二)大脑中动脉病变的临床表现 160

九、椎动脉 161

(一)椎动脉的起止与行程 161

(四)大脑中动脉阻塞综合征 161

(三)大脑中动脉栓塞时中枢感觉障碍的定位 161

(二)椎动脉的分支 162

(三)椎动脉病变的临床症状 162

(四)椎动脉压迫综合征 164

十、基底动脉 164

(一)基底动脉的组成与行程 164

(二)基底动脉的分支 164

(三)基底动脉病变的临床症状 165

十一、大脑后动脉 166

(一)大脑后动脉的行程 166

(二)大脑后动脉的分支 166

(三)大脑后动脉病变的临床症状 167

十二、脑的静脉系统 168

(一)颅内脑膜静脉窦 168

(二)脑的静脉 168

(三)颅内静脉系统病变的临床症状 170

第十四章 颅神经 172

一、嗅神经 173

二、视神经 173

【解剖】 174

(一)视网膜 174

(二)视神经 174

(三)视交叉 175

(五)外侧膝状体 176

(四)视束 176

(六)视辐射 177

(七)皮质视觉区 177

【检查方法】 177

(一)视力 177

(二)视野 177

(三)眼底检查 178

(四)视反射 178

【临床意义】 179

(一)视神经完全损害 179

(二)视交叉损害 179

(三)视束受损 179

(六)视神经乳头水肿 180

(四)视辐射损害 180

(五)视皮质损害 180

(七)视神经萎缩 182

三、动眼神经 183

【解剖】 183

(一)动眼神经核与动眼神经 183

(二)动眼神经副核与动眼神经副交感纤维 184

【检查方法】 184

(一)眼裂 184

(二)瞳孔 184

(三)眼外肌运动 186

(一)眼裂改变 187

(二)瞳孔改变 187

(五)眼球震颤 187

【临床意义】 187

(四)复视检查 187

(三)眼外肌麻痹 188

(四)眼球协同运动障碍 188

(五)大脑脚内受损 189

(六)动眼神经周围部损害 189

(七)全眼外肌麻痹 189

(八)眼球震颤 189

四、滑车神经 189

【解剖】 190

(一)三叉神经核 190

五、三叉神经 190

(二)三又神经根 191

(三)三又神经的分支 192

(四)与三叉神经相连的神经节 193

【检查方法】 194

(一)三又神经的压痛点 194

(二)感觉检查 194

【临床意义】 194

(一)周围性病变 194

(二)核性病变 195

(三)核上性病变 195

六、外展神经 195

(一)面神经的组成 196

七、面神经 196

【解剖】 196

(二)面神经的行程及分支 197

(三)面神经的中枢联系 198

【检查方法】 199

(一)运动 199

(二)味觉 199

(三)反射 199

【临床意义】 199

(一)核上性(中枢性)损害 199

(二)核性及核下性(周围性)损害 199

(二)听觉传导路 200

(一)耳蜗神经组成 200

八、听位神经 200

耳神经 200

【解剖】 200

(三)耳蜗反射 201

【检查方法】 202

(一)语音试验 202

(二)怀表试验 202

(三)音叉试验 202

(四)电测听 202

(一)传导性耳聋 203

(二)感音性耳聋 203

【临床意义】 203

(五)听反射 203

(三)耳鸣 204

前庭神经 204

【解剖】 204

(一)前庭神经的组成 204

(二)前庭神经传导路 204

【检查方法】 206

(一)前庭自发现象检查 206

(二)前庭诱发试验 206

【临床意义】 207

(一)眩晕 207

(二)眼球震颤 207

(三)听神经瘤 208

九、舌咽神经 209

十、迷走神经 211

十一、副神经 214

十二、舌下神经 215

附:真性延髓麻痹与假性延髓麻痹的鉴别 217

第十五章 脊神经 218

颈神经及颈丛 218

(四)锁骨上神经 220

(六)胸锁乳突肌支 220

(五)颈神经降支 220

二、肌支 220

(三)颈皮神经 220

(二)耳大神经 220

(一)枕小神经 220

一、皮支 220

(七)斜方肌支 221

(八)膈神经 221

三、颈丛损害综合征 222

臂丛 223

一、锁骨上分支 224

(一)肩胛背神经 224

(二)胸长神经 224

(三)肩胛上神经 224

(七)胸背神经 225

(六)肩胛下神经 225

(五)胸前神经 225

(四)锁骨下神经 225

二、锁骨下分支 226

(一)肌皮神经 226

(二)正中神经 227

(三)尺神经 230

(四)臂内侧皮神经 232

(五)前臂内侧皮神经 233

(六)桡神经 233

(七)腋神经 236

(三)臂丛损伤原因 237

(二)锁骨下部损伤 237

(一)锁骨上部损伤 237

三、臂丛损伤综合征 237

胸神经 238

(一)肋间神经的行程 238

(二)肋间神经分支及分布范围 238

腰神经与腰丛 240

(一)肌支 240

(二)髂腹下神经 240

(三)髂腹股沟神经 241

(四)生殖股神经 241

(五)股外侧皮神经 241

(六)股神经 241

(七)闭孔神经 243

骶神经与骶丛 244

一、骶丛及其分支 245

(一)肌支 245

(二)臀上神经 245

(三)臀下神经 245

(四)阴部神经 246

(五)股后皮神经 247

(六)坐骨神经 247

二、坐骨神经损害及其检查 253

(一)坐骨神经损害的临床表现 253

(三)腓总神经损害的临床表现 254

(二)胫神经损害的临床表现 254

(一)腰骶丛损害的临床表现 255

(二)腰骶丛和神经根损害的原因 255

尾神经 255

(一)肌支 255

(二)肛尾神经 255

三、腰骶丛损伤的综合征 256

神经肌接头的兴奋传递 259

(一)神经末梢与肌纤维的联系 259

(二)神经冲动引起肌肉兴奋、收缩的过程 259

(三)神经肌肉传导障碍的综合征 260

一、交感神经的结构 261

(二)植物性神经的区分 261

(一)中枢部 261

(一)植物性神经的特点 261

概述 261

第十六章 植物性神经系统 261

(二)交感干 263

(三)周围部 263

二、副交感神经的结构 267

(一)脑部 267

(二)骶部 267

三、植物性神经的主要功能 267

(一)植物性神经对各器官的作用 267

(二)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作用的特点 268

(三)植物性神经的营养功能 269

(四)膀胱的神经支配 269

四、植物性功能的中枢调节 269

五、植物性神经末梢的兴奋传递 270

(一)兴奋传导的递质 270

(二)递质的作用原理 271

六、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检查 272

(一)瞳孔反射 272

(二)皮肤反射 272

(六)体位反射 273

(五)前屈(欧本氏)反射 273

(七)眼心反射 273

(三)皮肤血管反射 273

(四)上腹部(腹腔神经丛)反射 273

(八)膀胱功能测验 274

(九)血压体位测验 274

(十)颈动脉窦敏感试验 274

(十一)植物性功能的药物检查 274

(十二)皮肤、毛发、指甲营养状态 275

七、植物性神经系统损害的综合征 275

(一)膀胱功能紊乱(尿失禁与尿潴留) 275

(二)霍纳氏综合征 276

(三)体位性低血压 277

(四)雷诺氏症 277

(五)颈动脉窦过敏综合征 277

(一)感受器的构造 278

第十七章 感觉系统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278

一、感觉产生的结构基础与分类 278

(二)感受器分类 279

(三)感受器的生理特性 279

(四)痛觉生理 279

(五)内脏感觉与牵涉痛 280

二、感觉检查 281

(一)浅感觉(痛温觉及部分触觉)检查 281

(二)深感觉检查 281

(三)复合感觉(即皮质感觉)检查 281

三、感觉障碍的定位 281

(一)感觉缺失 281

(六)自发性疼痛 282

(五)自发性异常感 282

(七)内脏牵涉性疼痛 282

(二)感觉减退 282

(四)感觉过度 282

(三)感觉过敏 282

(八)烧灼样痛 283

(九)刺激性疼痛 283

(十)感觉倒错 283

(十一)放射性疼痛 283

四、感觉障碍分型 283

(一)脊神经的组成及其节段性分布规律 283

(二)感觉传导路 284

(二)根型和脊髓节段型感觉障碍 290

(一)周围型感觉障碍 290

(三)传导束型感觉障碍 291

(四)半身感觉障碍 291

第十八章 运动系统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293

一、运动系统的功能 293

二、运动系统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293

(一)肌容 293

(二)肌力 293

(三)肌张力 294

(四)不随意运动 295

(五)共济协调运动 296

(七)精神性步态 297

(八)姿势及步态 297

(六)共济失调步态 297

(九)联合运动 298

(十)反射 298

第十九章 反射的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299

一、反射弧与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299

(一)反射弧 299

(二)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300

二、反射的检查方法 301

(一)浅反射 301

(二)深反射 303

(三)异常反射 304

(一)反射消失或减弱 309

三、反射改变的临床意义 309

(二)反射亢进 310

(三)病理反射 310

四、反射的定位诊断 311

(一)脊髓反射通路的损害 311

(二)锥体束病变 311

第二十章 神经系统病史采集及检查 312

一、病史采集 312

(一)病史的采集方法和注意点 312

(二)病史记录的内容 313

(三)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 313

(一)意识状态 314

二、体格检查 314

(二)精神状态 315

(三)头颅及脊柱检查 315

(四)脑膜刺激征 315

第二十一章 小儿神经系统病史采集及检查 319

一、病史的采集 319

(一)产前 319

(二)出生和新生儿期病史 319

二、小儿神经系统检查 320

(一)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320

(二)小儿神经系统功能发育的特点 321

(三)一般检查 321

(四)反射检查 322

(五)颅神经检查 324

第二十二章 昏迷及其神经系统检查 325

一、昏迷的原理 325

二、昏迷常见的原因 325

三、昏迷病人的一般检查 326

(一)病史 326

(二)过去病史 327

(三)体征检查 327

四、神经系统检查 328

(一)意识障碍及程度 328

(二)眼部体征 330

(三)麻痹的检查 333

(七)感觉检查 334

(六)功能运动 334

(四)反射 334

(五)脑膜刺激征 334

(八)实验室检查 335

五、昏迷病人的诊断要点 336

(一)脑血管病 336

(二)脑炎及脑膜炎 336

(三)各种脏器功能衰竭所致的昏迷 336

(二)脱水疗法 337

(五)其它处理 337

(四)中枢兴奋药的应用 337

(三)中药及针刺治疗 337

(一)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治呼吸衰竭 337

六、昏迷的处理 337

(五)癔症性昏迷 337

(四)中毒性疾病所致昏迷 337

第二十三章 神经系统常见综合征 338

一、大脑损害综合征 338

(一)三偏综合征 338

(二)枯次曼氏综合征 338

(三)去皮质综合征 338

(四)无动性缄默综合征 338

(五)震颤麻痹综合征 338

(六)丘脑综合征 338

(七)颈静脉孔综合征 339

三、脑干损害综合征 339

(六)小脑桥脑角综合征 339

(一)韦伯氏综合征 339

(二)贝耐狄克氏综合征 339

二、大脑底部损害综合征 339

(五)岩尖综合征或格拉迪尼果氏综合征 339

(四)三叉神经旁综合征 339

(三)海绵窦综合征 339

(二)眶上裂综合征 339

(一)福斯特—肯尼迪二氏综合征 339

(三)帕利诺德氏综合征 340

(四)福威尔氏综合征 340

(五)米拉德—古布勒氏综合征 340

(一)额底部动脉闭塞的梗塞综合征 341

四、脑各部位动脉闭塞综合征 341

(八)瓦伦柏格氏综合征 341

(七)贾克森氏综合征 341

(六)毕沙氏综合征 341

(二)额极部动脉闭塞的梗塞综合征 342

(三)额后部动脉闭塞的梗塞综合征 342

(四)额叶侧面引起言语缺失的动脉闭塞的梗塞综合征 342

(五)顶叶部位动脉闭塞的梗塞综合征 342

(六)大脑半球后部(枕叶、顶后和颞后区)动脉闭塞的梗塞综合征 342

(七)颞叶部位动脉闭塞的梗塞综合征 343

(八)大脑中央区(丘脑、基底节、内囊)动脉闭塞的梗塞综合征 343

(九)脑干和小脑动脉闭塞的梗塞综合征 343

(三)颅内压增高综合征 344

(二)上矢状窦综合征 344

五、其它综合征 344

(一)霍纳氏综合征 344

(四)脑疝 345

六、脑部“盗血”综合征 347

(一)“盗血”综合征发生的机理 347

(二)脑部“盗血”综合征的分型 347

(五)脊髓圆锥综合征 348

(九)脊髓后、侧索综合征 348

(八)脊髓后索综合征 348

(七)脊髓坐离断综合征 348

(六)马尾综合征 348

(四)腰膨大综合征 348

(三)胸脊髓综合征 348

(二)颈膨大综合征 348

(一)高颈髓综合征 348

七、脊髓综合征 348

第二十四章 神经系统电诊断学 349

第一节 脑电图 349

一、脑波的形成与来源 349

(一)脑波的形成 349

(二)脑波的来源 349

(一)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350

二、脑电图的描记技术 350

(二)检查仪器及电极安装法 351

三、脑电图记录的分析 351

(一)波率 351

(二)波幅 351

(三)相位 351

(四)对称性与节律性 351

四、脑波的分类 351

(一)根据波率与波幅分类 351

(二)根据波形分类 352

五、脑电图在生理状态下的影响 354

六、伪差 354

七、激发试验 355

八、脑电图的分类 356

(一)正常脑电图的标准 356

(二)成人异常脑电图的标准 357

(三)不正常成人脑电图的分类 358

(四)儿童异常脑电图的标准 358

九、脑电图的阅读方法及报告方式 358

十、临床脑电图 359

(一)癫癎 359

(二)颅内占位性病变 361

(三)脑血管疾病 362

(四)其它脑部疾病的脑电图改变 363

(二)检查方法 364

(一)仪器 364

一、脑电阻图技术 364

第二节 脑电阻图 364

二、图形、参数及临床意义 365

(一)正常脑电阻图形 365

(二)上升时间 368

(三)波幅 369

(四)重搏波(波谷) 369

(五)上升角、顶夹角 369

三、脑电阻图的临床应用 370

(一)脑电阻图与眼底检查对照(双盲法) 370

(二)脑电阻图与眼底动脉压力检查比较 371

(三)脑血管的功能试验 371

(二)科学研究 374

(三)运动医学 374

第三节 肌电图 374

(一)临床诊断 374

一、肌电图使用范围 374

二、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 375

(一)适应症 375

(二)针电极的选择与消毒 375

(三)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376

三、正常肌电图 377

(一)针极插入及肌肉放松时的肌电图 377

(二)轻收缩时的肌电图 377

(一)肌肉放松时的异常肌电图 380

(三)肌肉不同程度用力收缩时的肌电图 380

四、异常肌电图 380

(二)轻收缩时的异常肌电图 384

(三)重收缩时的异常肌电图 385

(一)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387

(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388

(三)影响神经传导速度的因素 391

(四)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的临床意义 391

第四节 颅脑疾病超声诊断 391

一、检查方法 391

二、脑超声波型 392

三、正常人的中线波 393

四、常见的病变波型 395

五、神经传导速度 396

五、颅脑超声其它几种检查方法 396

六、颅脑超声的进展 397

第五节 同位素闪烁扫描 397

一、脑内闪烁扫描 397

二、脊髓蛛网膜下腔扫描 399

第二十五章 神经系统χ线诊断学 401

第一节 头颅平片 401

一、投照位置 401

二、颅骨在发育过程中的特点 403

三、正常成人头颅骨的χ线表现 404

(一)颅顶部 404

(二)颅底部 405

(三)颅内生理性钙化 406

四、颅骨及颅内病变的平片χ线表现 407

(一)发育畸形 407

(二)颅内病理性钙化 408

(三)颅内压力增高 409

(四)颅内肿瘤 411

第二节 脑血管造影术 412

一、脑血管造影法 412

(一)适应症 412

(二)禁忌症 413

(三)术前准备 413

(四)操作方法 413

(一)颈动脉造影的正常χ线表现 416

(五)反应与并发症 416

二、正常脑血管造影所见 416

(二)静脉期 419

(三)颈外动脉 420

(四)椎动脉造影 420

三、异常脑血管造影所见 423

(一)血管性病变 423

(二)颅内血肿 425

(三)颅内肿瘤 426

四、后颅窝占位病变的椎动脉造影 431

(一)桥脑小脑角肿瘤 431

(四)第四脑室肿瘤 432

(二)脑干肿瘤 432

(三)小脑半球肿瘤 432

第三节 气脑和脑室造影 433

一、气脑造影术 433

(一)适应症 433

(二)禁忌症 433

(三)造影方法 434

(四)造影反应及处理 434

(二)禁忌症 435

(四)造影方法 435

(三)术前准备 435

(一)适应症 435

二、脑室造影术 435

(五)术后处理 435

(五)术后处理 436

三、正常脑室及脑池χ线表现 437

(一)侧脑室 437

(二)第三脑室 439

(三)中脑水管及第四脑室 439

(四)蛛网膜下腔 440

四、病理造影所见 442

(一)脑室扩大 442

(一)大脑半球占位病变 443

(四)蛛网膜下腔变形 443

五、颅内占位病变的气脑造影所见 443

(二)脑室狭窄变形和闭塞 443

(三)脑室移位 443

(二)第三脑室内及其附近占位病变 445

(三)后颅窝占位病变 446

六、颅内非占位病变气脑造影所见 447

(一)颅内萎缩性病变 447

(二)蛛网膜粘连 448

第四节 脊髓χ线检查 448

平片检查 448

一、正常χ线平片表现 448

(一)椎弓根 448

(二)椎间孔扩大 449

造影检查 449

(四)椎旁软组织阴影 449

(三)椎管内钙化 449

(二)椎管前后径 449

(一)压迫周围骨壁 449

二、椎管内占位病变的χ线平片表现 449

(二)椎间孔 449

一、造影方法与步骤 450

(一)造影剂选择 450

(二)适应症 450

(三)禁忌症 450

(四)穿刺与注射技术 450

(五)χ线检查步骤 450

(一)椎管内肿瘤 451

二、正常造影的表现 451

三、病变造影的表现 451

(二)椎间盘病变 452

(三)脊蛛网膜粘连 453

(四)血管畸形 453

第二十六章 神经系统病理学基础 454

一、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组织结构 454

(一)神经元 454

(二)间质 454

(二)神经细胞的慢性病变 457

(四)胶质细胞反应 457

(三)神经轴突变性及脱鞘改变 457

(一)神经细胞的急性病变 457

二、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病变 457

三、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疾患 458

(一)脑膜炎 458

(二)脑炎 460

(三)脑寄生虫病等 461

(四)脑霉菌病 462

四、脑血管疾病 463

(一)动脉硬化 463

(二)血管炎 463

(三)血管畸形 463

(二)病理变化 464

(一)脑软化原因 464

五、脑软化 464

(四)静脉性血栓形成 464

六、脑出血 465

(一)大片出血 465

(二)点状出血 465

七、颅内肿瘤及其它占位性病变 466

(一)神经系统肿瘤的起源与分类 466

(二)颅内肿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 467

(三)常见的神经系统肿瘤 468

八、肌病 471

(一)神经源性肌萎缩(继发性肌萎缩) 471

(二)原发性肌病 471

(三)肌炎 472

(四)重症肌无力 473

九、标本的观察 473

(一)重量 473

(二)大小及形态 473

(三)脑疝 474

(四)脑膜 474

(五)血管 474

(六)质地与硬度 474

附 神经科常用检查正常值 476

一、脑脊液生化检查数据表 476

二、脑脊液常规检查数据表 478

三、供临床诊断参考的血清中酶类 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