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 广播发射机 1
1.1 广播发射原理 1
1.2 发射机应具备之性能 1
1.2.1 频率稳定性 1
第二十四篇 广播与电视工程学 1
1.2.2 发射机之输出 2
1.3 缓冲放大器 2
1.4 调波系统 4
1.4.1 话筒(麦克风)输入电路 4
1.4.2 语言放大器之性能 4
1.4.3 纯音调幅设置 5
1.5 发射机电路 6
2.2 接收机应具备之性能 13
2.2.1 灵敏度 13
第二章 广播接收机 13
2.1 接收原理 13
2.2.2 选择性 14
2.2.3 传真度 14
2.2.4 信号杂音比 16
2.2.5 稳定性 16
2.3 接收机之类别 17
2.4 调谐射频式接收机 17
2.5 接收机杂音 19
2.6 接收机电路之分析 20
第三章 超外差式接收机 25
3.1 超外差式收音机概要 25
3.2 超外差式线路原理 26
3.3 超外差式收音机的特点 27
3.3.1 灵敏度高超 27
3.3.2 选择性优越 28
3.3.3 传真度高 28
3.4 超外差式收音机的缺点 29
3.4.1 杂音较多 29
3.4.2 稳定度较差 29
3.4.3 容易发生超外差式特有混音 29
3.5 射周放大器 30
3.5.1 射周放大之特点 30
3.5.2 射周放大管的选用 30
3.5.3 射周放大电路的种类 31
3.5.4 射周放大器的电压增益 32
3.5.5 射周放大器的周率特性 33
3.6 变周器 34
3.6.1 变周管与混波管所必备之条件 34
3.7 自励型外差式 35
3.8 他励型外差式 36
3.8.1 由三极管与五极管构成的混波管 36
3.8.2 混波专用管 36
3.8.3 以变周管作混波管之用 37
3.9 局部振荡器 37
3.9.1 自励型外差式的振荡电路 37
3.9.2 他励型外差式的局部振荡器 38
3.10 变周管与内部杂音 40
3.11 短波变周器 40
3.12.1 中周放大器概要 41
3.12 中周放大器 41
3.12.2 中周变压器及其电路 42
3.12.3 中周放大器的特性 43
3.13 第二检波器 47
3.13.1 二极管检波的优点和缺点 47
3.14 二极管的检波电路 47
3.15 二极管检波器的线路 50
3.16 音量控制与音调控制 51
3.16.1 音量控制 51
3.17 延迟式自动音量控制 55
3.18 放大型自动音量控制 56
3.19 音调控制的用途 57
3.19.1 低音衰减 57
3.19.2 高音衰减 57
3.20.1 高音、低音增强的意义 58
3.20.2 最大增益 58
3.19.3 低音强调 58
3.20 音调控制器的特性 58
3.19.4 高音加强 58
3.20.3 与前级真空管的屏内阻的关系 59
3.20.4 音调控制与失真 59
3.21 非谐振型音调控制器 59
3.21.1 低音衰减与高音增强电路 59
3.21.2 高音衰减电路与低音增强电路 59
3.22 音调放大器 60
3.22.1 音周电压放大电路 60
3.23 推挽式放大器的原理 61
3.25 负回授电路……………………………………………………63第四章 调频 63
3.24 倒相电路 63
4.1 调频 66
4.1.1 调频波形 66
4.1.2 调频指数与偏差量比 67
4.1.3 调频原理 68
4.2 调频种类 70
4.2.1 机械调频 70
4.2.2 电抗管调频 71
4.2.3 电容抗管调频 72
4.2.4 电感抗调频 73
4.2.5 输入电容管调频 75
4.2.6 R-C(电阻—电容)调频波产生器 76
4.3.1 斜边检波器 78
4.3 调频检波器 78
4.3.2 相位鉴别器 80
4.3.3 比率检波器 83
第五章 天线 86
5.1 天线概述 86
5.2 辐射图案 89
5.2.1 半波天线之图案 89
5.2.2 副波天线辐射图案 90
5.3 天线阻抗 93
5.4 天线之相当电路 94
5.5 天线电阻 95
5.6 天线电抗 95
5.7 天线之方向性及获益 96
5.8 地面反射 97
5.10 地面反射对辐射电阻之影响 98
5.9 地面特性 98
5.11 地网 99
5.12 波角 99
5.13 天线及馈线 100
5.14 谐振线馈电法 100
5.15 电流馈电与电压馈电 100
5.16 馈线中之天线电流 104
5.17 馈线之不平衡 105
第六章 电视概论 106
6.1 何谓电视与电视概论 106
6.2 电视频道 108
6.3.1 电子枪 109
6.3 阴极射线管 109
6.3.2 锯齿波 116
6.4 电子扫描式电视系统 118
6.4.1 电视摄像机 118
6.4.2 图像信号之传送 118
6.4.3 电视发射机 118
6.4.4 发射天线 119
6.4.5 接收天线 119
6.4.6 电视接收机 119
6.4.7 基本电视系统方块图 120
第七章 摄像管 123
7.1 光电效应与光电管 123
7.1.2 光电管 124
7.1.1 光电效应 124
7.1.3 二次放射与倍增式光电管 125
7.2 光电发像管的构造 126
7.2.1 光电发像管的动作原理 128
7.2.2 直线性光电管的构造与原理 129
7.3 直线性光电摄像管的构造 131
7.3.1 直线性光电摄像管的工作原理 132
7.4 光导电效应摄像管 134
第八章 视频发射系统 138
8.1 视频发射概说 138
8.1.1 残馀旁波带方式 138
8.1.2 正调变与负调变 139
8.1.3 电视发射装置的构成 140
8.1.5 高阶层调变方式 141
8.1.4 低阶层调变方式 141
8.1.6 中阶层调变方式 142
8.2 同步信号电路及波形 142
8.2.1 同步信号产生器 146
8.2.2 同步信号产生器方块图 147
8.3 调变电路 153
8.3.1 直流成分再生 154
8.3.2 振幅失真修正电路 156
8.3.3 调变器 157
8.4 输出电路平衡调变器 158
8.4.1 残馀旁波带滤波器 158
8.4.2 双讯器 159
8.5 电视发射天线 162
9.1.1 射频组 164
9.1 电视接收机的构造与原理 164
第九章 电视接收机 164
9.1.2 声音分离 166
9.1.3 声音放大链 166
9.1.4 图像放大链 166
9.1.5 自动增益控制 167
9.1.6 同步电路 167
9.1.7 偏扫电路 167
9.1.8 电能供给 168
9.1.9 图像之形成原理 168
9.2 输入电路 169
9.2.1 不调谐型输入电路 169
9.2.2 调谐型输入电路 170
9.3 像频放大电路 172
9.4 电阻耦合放大器 173
9.5 直流成分再生电路 174
9.6 峰值整流电路 175
9.7 脉冲定位电路 176
9.8 接收机部份之故障定位 178
9.8.1 声音正常,但无光亮显示 178
9.8.2 显示面正常,但无图像和无声音 179
9.8.3 图像正常,但无声音 179
9.8.4 声音和显示面正常,但没有图像 180
9.8.5 水平和垂直同步作用同时损失 180
9.8.6 无垂直同步作用,但水平同步正常 180
9.8.7 无水平同步,但垂直同步正常 180
9.8.9 无显示面及无声音 181
9.8.10 声音正常而图像微弱 181
9.8.8 仅一根水平扫描线显示 181
第十章 彩色电视机 182
10.1 彩色电视与色彩 182
10.1.1 色彩与光的本质 182
10.1.2 色相 185
10.1.3 彩度 185
10.1.4 亮度 185
10.1.5 色度 185
10.2 NTSC 彩色电视系统 187
10.2.1 单色信号 187
10.2.2 彩色信号与其组成 188
10.2.3 信号 189
10.2.4 I及Q信号 192
10.3 彩色发像概要与发像装置系统的构成 194
10.3.1 彩色电视摄像机 195
10.3.2 彩色标识器 196
10.3.3 同步信号产生器 197
10.3.4 彩色电视信号之发射 198
10.4 三枪式彩色收像管与彩色萤光幕 199
10.4.1 电子枪之结构 199
10.4.2 荫? 200
10.4.3 静态及动态收敛 203
10.5 彩色电视接收机的构成 204
10.5.1 单色信号之处理 206
10.5.2 彩色组合部份 207
10.5.3 彩色之分解 209
10.5.4 彩色之还原 212
10.6 彩色同步电路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