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序言 1
第一部分:基础与根源 1
第一章:苏联的地缘政治特征 1
面积、地形与资源 1
地理区域 5
苏联亚洲部分 10
雨量与作物 12
海洋与水道 13
斯拉夫民族大家庭 17
其他种族集团 20
概要 24
第二章:俄国的国家传统 25
基辅罗斯 26
莫斯科的兴起 28
莫斯科公国——鞑靼人与拜占庭帝国的继承者 31
莫斯科公国的体制 35
莫斯科公国的扩张 38
彼得的后继者 41
概要 45
第三章:俄国革命的传统 48
大改革 50
俄国的农业社会主义 51
俄国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诞生 55
格·瓦·普列汉诺夫 57
社会主义群众政党的形成 59
合法马克思主义者 62
列宁的崛起 63
孟什维主义对布尔什维主义 66
概要 69
第二部分:紧张与风暴 70
第四章:俄日战争与1905年革命 70
农民问题 71
民族问题 73
工业发展 74
政治动乱 77
俄国对外政策 79
俄国在 81
远东扩张 81
1904——1905年日俄战争 84
国内动荡不安 86
圣彼得堡苏维埃与宪法宣言 89
权衡得失 92
第五章:1905年革命的后果:立宪试验 95
第一届杜马与维特的免职 96
斯托雷平升官 98
斯托雷平的土地改革 100
第二届杜马 102
第三届杜马 104
第三届和第四届杜马的记录 106
“白银时代” 107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沙皇帝国 115
第六章:第一次世界大战与1917年革命 119
俄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120
大战对沙皇帝国的影响 121
反对派的活动 124
沙皇制度崩溃 127
临时政府与彼得格勒苏维埃对抗 128
从历史观点看尼古拉第二让位 130
让位的后果 133
列宁返回俄国 136
七月危机与科尔尼洛夫事件 138
布尔什维克政变 142
从历史观点看布尔什维克的胜利 145
第三部分:列宁的苏维埃俄国 150
第七章:开创灿烂的新世界 150
布尔什维克的国内改革 151
契卡与解散立宪会议 154
和平谈判 157
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条约 160
条约的意义 161
布列斯特和约的后果 163
红军的诞生 164
第一部苏维埃宪法 166
第八章:国内战争的严峻考验(1918——1921) 169
联合干涉 170
高尔察克崛起 173
高尔察克的进攻 174
内战的决定性阶段 177
西部边境 179
苏波冲突 182
高加索与中亚 184
布尔什维克胜利的原因 186
第九章: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 192
战时共产主义 192
战时共产主义失败 196
喀琅施塔得叛乱 198
新经济政策 202
新经济政策的后果 204
新经济政策矛盾种种 206
新经济政策与文化 209
文学与艺术 211
表演艺术 214
新经济政策:权衡得失 215
第十章:共产国际与外交人民委员部:苏维埃早期对外政策 217
共产国际 218
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 220
苏联外交政策的两重性 222
传统外交关系 223
拉巴洛条约 226
拉巴洛条约的后果 229
苏俄与东方 231
阿富汗、波斯与土耳其 235
概要 237
第十一章:苏联成立与列宁逝世 240
联邦制与中央集权制 241
向心的因素 244
列宁患病 248
斯大林飞黄腾达 249
列宁逝世 252
正确评价和看待列宁 253
第四部分:斯大林革命 257
第十二章:争夺列宁的衣钵 斯大林和托洛茨基的论争 257
托洛茨基的资本 258
斯大林的资本 259
斯大林对托洛茨基:对比研究 261
“三架马车”对托洛茨基 262
不断革命论 263
一国建设社会主义 266
一国建设社会主义对抗不断革命 267
斯大林的权力基础 270
列宁的遗嘱 271
新济经政策的命运 274
国外政治因素 277
斯大林在中国的失败 278
托洛茨基:开除与流亡 280
托洛茨基失败的原因 281
第十三章:工业化大辩论与五年计划 285
新经济政策的危机 286
工业化大辩论:布哈林的立场 287
左翼反对派的立场 289
苏维埃计划 291
第一个五年计划 292
权衡集体化的得失 295
苏联的农业制度 298
工业化 300
成就 303
缺点 304
概要 307
第十四章:大清洗 309
早期清洗的种种方式 310
基洛夫事件 312
大清洗 315
莫斯科审判 316
内务人民委员部的错误 319
斯大林的动机 320
清洗的范围 322
大清洗的独特之处 325
大清洗与党的改造 327
第十五章:新民族政策与苏联文化革命 330
边疆地区的反抗 331
其他受害者 334
苏维埃“民族”的形成 335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336
文学的改造 337
苏联的文化革命 341
教育与科学 343
宗教 346
概要 348
第十六章:从孤立到集体安全 351
在亚洲与欧洲的威胁 352
莫斯科对日本威胁的反映 355
拉巴洛精神 356
李维诺夫的新方针 357
斯大林与希特勒崛起 359
走向与德国决裂 361
斯大林寻求安全 362
苏联政策的重大转变 364
共产国际继起效尤 367
第五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 372
第十七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372
法国人民阵线的失败 373
西班牙内战 375
大国与西班牙内战 376
苏联干涉西班牙内战 379
西班牙内战结束 382
西班牙内战后果 383
反共产国际条约与捷克斯洛伐克危机 385
慕尼黑的绥靖活动 386
莫斯科与慕尼黑协定 388
莫洛托夫取代李维诺夫 390
斯大林——希特勒条约 392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393
苏芬冬季战争 395
对斯大林——希特勒条约的评价 396
第十八章:“伟大卫国战争” 399
水火不容的盟国 400
入侵的前夜 402
第一次打击 404
莫斯科战役 407
闪电战失败 409
大联盟的形成 411
1942年 413
的阴郁夏季 413
斯大林格勒战役与后果 415
库尔斯克战役 416
战争时期的外交 418
关键性的1944年 422
雅尔塔会议 424
德国投降与波茨坦会议 427
日本投降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430
第十九章:战争后果:重建与固守 432
恢复建设与恢复高压 433
经济改革与第四个五年计划 436
反西方运动 437
反犹太人运动 439
冷战开始 440
东欧中部苏维埃化 443
柏林封锁与两个德国 446
波斯、希腊与土耳其 448
遏制政策与苏联的反应 451
铁托和南斯拉夫 452
共产党在中国的胜利 456
朝鲜与印度支那战争 458
斯大林与美国核垄断 460
第二十章:一个时代的终结 463
斯大林之死与第二十次党代表大会 463
生物学与语言学 463
第十九次党代表大会 465
斯大林之死 468
赫鲁晓夫崭露头角 470
解冻与贝利亚倒台 473
开垦荒地运动 475
布尔加宁取代马林科夫 477
集体领导的外交政策 479
与铁托和解 481
第二十次党代表大会 484
为什么会有秘密讲话? 488
作为历史现象的斯大林主义:苏联的四种看法 490
斯大林主义:几种非苏联的看法 493
第六部分:斯大林以后的苏联 497
第二十一章:赫鲁晓夫年代:上升趋势 497
解冻蔓延到附庸帝国 499
“波兰的十月” 502
匈牙利暴动 504
赫鲁晓夫扶摇直上 507
赫鲁晓夫陷入困境 511
反党集团遭到失败 513
赫鲁晓夫的项峰 516
第二十二章:赫鲁晓夫的衰落与垮台 519
中国问题 519
中苏分裂 521
莫斯科与第三世界 524
柏林危机 528
古巴导弹危机 529
双方妥协 531
国内困难重重 534
第二十二次党代表大会 535
非斯大林化起起伏伏 537
农业危机 539
“玉米运动” 541
赫鲁晓夫的领导作风 543
新的个人崇拜 544
赫鲁晓夫与党 546
赫鲁晓夫倒台与他的历史地位 547
第二十三章:勃列日涅夫领导的苏俄 551
勃列日涅夫飞黄腾达 553
勃列日涅夫与柯西金早期的改革 556
军备与空间竞赛 557
国内再度拧紧螺丝 558
持不同政见的运动 560
民族骚乱 562
宗教界和知识界不稳 565
勃列日涅夫——柯西金的外交政策 567
苏联与中欧中部 570
“布拉格之春” 572
莫斯科与第三世界 575
中东冲突 577
印度、古巴与非洲 578
走向缓和 581
争取缓和原因何在? 583
第二十四章:跨入第七个十年的苏俄 585
1977年宪法 586
勃列日涅夫的新职位 588
苏联的军队 591
战略武器的对比 592
马克思主义的衰微 594
民族问题与人口问题 597
经济上的麻烦 601
对外事务 604
莫斯科与赫尔辛基宣言 608
苏联往何处去? 610
附录 614
苏联与法国和捷克斯洛伐克结盟 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