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 引言 1
卷一 总论 4
一 东北之涵义及其异名 4
东北一词之涵义 4
东北之异名 9
辽东辽海安东之释义 11
东国通鉴纪毋丘俭兵事 12
满州一词之不可用 12
南满北满与东蒙古 13
二、东北史与地方志 15
东北之地方总志 17
东北旧志之体例 20
三、东北史与民族 23
东北民族之系统 24
东北民族势力之消长 26
四、东北史与地理 32
东北区城之建置 34
历代东北区域之伸缩 34
东北区域之沿革 37
五、东北史之范围与分期 41
东北史之六期 43
东北专史之可考者 44
卷二 第一期汉族开发时代--上古讫汉魏 51
一、先史时代之汉族 51
东北发见之史前遗迹 51
肃慎族当起于山东半岛 54
二、朝鲜之开拓 56
今东北区之一部属于箕氏朝鲜 57
殷遗民随箕子以俱东 58
朝鲜为周室之藩国 59
殷民族与东北之关系 59
三、辽东辽西之设置 60
燕将秦开之辟地及置五部 60
满潘汗考 61
辽宁省所出之刀布 62
燕秦之之长城与汉之辽东故塞 64
卫满后朝鲜 66
四、汉定朝鲜 66
汉武伐朝鲜之原因 68
朝鲜四郡考 68
乐浪王氏与廉斯鑡 71
苍海郡考 73
乐浪东部校尉之设置 74
五、肃慎与挹娄 75
挹娄为肃慎之异称 75
六、夫余族之伸张 78
夫余族与貊族有关 78
丁谦谓高句骊本有前后二国 80
玄菟郡之所在及共内徙 82
高句骊王族出于夫余 84
百济王族出于夫余 85
夫余国之所在 86
高句骊国都之迁徙 86
七、辽西郡及辽东属国 88
辽东属国之创置 88
辽西太守赵苞之死 90
孤竹国与伯夷叔齐 91
八、乌桓与鲜卑 92
乌桓之先为东胡 92
三郡乌桓 93
曹操破灭乌桓 94
田畴之志师 94
乌桓之尾声 95
辽东太守祭彤之破鲜卑 96
鲜卑大酋檀石槐 97
乌桓鲜卑强盛之原因 98
公孙氏之兴 99
九、公孙氏据辽东之始末 99
公孙氏之开拓东方并置带方郡 101
带方太守掌倭人朝献 103
公孙氏以女妻百济王 104
管宁邴原王烈诸贤之避地辽东 105
三山考 107
登州半岛与辽东之交通 107
老铁山与马石山 108
司马懿讨公孙渊 109
司马懿行军地理考 111
辽东李氏 113
十、毋丘俭讨高句骊 116
丸都山纪功残石 117
毋丘俭用兵之地理 120
七牙门考 122
平州设置之始末 125
卷三 第二期 东胡扶余二族互竞时代--晋讫隋初 125
一、晋初之平州 125
平州剌史兼东夷校尉 129
平州治于昌黎之故 130
辽东国 130
二、慕容氏前后燕 131
前后燕之诸主 131
三、慕容氏兴盛之原因 135
慕容氏之招贤纳士及安辑流民 136
慕容氏之尊晋及好文学 138
四、慕容氏与高句骊 140
慕容氏与高句骊之冲突 140
慕容皝入丸都 141
南道北道考 143
慕容仁之据平郭 144
高句骊陷辽东之年 145
建立好大王碑之年 147
好大王当中史所纪之何王 149
辽东沧陷于高句骊之年数 149
好大王碑不载攻略辽东之故 151
辨百济略有辽西之误 153
辽东诸郡之侨置 153
五、宇文氏与段氏 155
二氏之世系 155
二 氏之疆域 157
二氏与慕容氏之角逐 159
吐谷浑之西徙 161
六、冯氏北燕 163
韩显宗燕志 163
北燕一称黄龙国 164
北燕之亡 165
七、夫余勿吉等东北部族 168
夫余族之灭亡 168
东夫与北夫余 170
夫余国都之所在 171
勿吉之地理 171
靺鞨七部之地 172
奚契丹之所在 174
室韦之名称及居地 176
豆莫娄地豆干乌洛侯三部 178
高句骊易称高丽 180
高句骊移都平壤 181
高句骊官印 181
八、昌黎郡与营州 181
棘城与徒河 181
昌黎郡治不在一地 182
龙城一地凡七名 183
汉柳城与唐柳城 183
辨柳城在今卢龙昌黎之误 184
龙城一名黄龙城亦称昌黎 187
后魏始置营州于和龙城 188
后魏营州造象记 189
昌黎韩氏之著姓 190
韩昌黎先生本贯考 191
卷四 第三期 汉族复兴时代一隋唐 193
一、隋唐征高丽之动机 193
隋征高丽之二动机 193
唐征高丽之四动机 194
二、隋征高丽 197
隋文帝征高丽未果 197
隋炀帝诏二十四军讨高丽 198
诸军所出之道不尽实有其地 201
隋征高丽无功之原因 201
辽东古城 202
隋征高丽之尾声 202
三、唐太宗亲征高丽 207
唐用兵高丽之近因 207
太宗用兵之策略 209
安市城考 218
太宗亲征之收获 221
四、唐灭高丽 222
唐征高丽凡六次 222
新城诸地考 223
唐灭高丽 226
薛仁贵威震辽海 227
高丽诸王世系 228
辨新唐书高丽后稍自国之误 229
五、安东都护府 231
都护府之设置 231
都护府之迁徙及改称 234
都护府之治地凡八 242
都护府治地及所属府州之考证 242
都护府之撤废 246
平卢节度使兼押两蕃 248
六、平卢节制使及东北诸蕃 248
唐代之奚与契丹 249
奚契丹境内诸州之考证 252
松漠与辽海 256
白馨 256
唐代控制东北之四期 257
卷五 第四期 靺鞨契丹女真蒙古迭兴时代上--唐中叶讫北宋 258
一、渤海之兴及其世次 258
渤海初兴之地 259
渤海大氏之考释 260
渤海立国之年 261
旅顺鸿胪井之遗迹 262
渤海国号考 263
渤海诸王之世次 263
张建章渤海国记 267
渤海与唐之冲突 268
二、渤海之事大与交邻 268
渤海通于突厥 270
渤海朝贡中国考 271
渤海通聘日本考 277
渤海通聘日本以市易为主 280
三、渤海之疆域 280
渤海京府之所在 280
辨渤海京府位置之误由于辽史 284
渤海国都之迁徙 286
辨以渤海上京为金上京之误 288
渤海京府州县表 289
渤海国境之四至 294
渤海之交通五道 295
四、契丹之统一东北 297
阿保机之并合八部 297
契丹八部制度之来源 299
契丹始居之地 301
汉城之考证 303
平定奚及室韦 304
契丹之略取辽东南部 309
辽东城易称辽阳之考证 310
五、东丹国及渤海遗族 314
东丹国之建立及其制度 314
东丹国之南迁 315
渤海故州县之迁徙 316
东丹国之二重制度 320
东丹国沿称渤海之故 321
东丹王之出奔 323
东丹国之中台省 324
东丹王之故宫 325
东丹王之陵墓 326
渤海遗族之复国运动 327
定安国及乌舍城 329
生熟女真 334
卷六 第四期 靺鞨契丹女真蒙古迭兴时代下--北宋讫元末 334
六、女真之兴 334
曷苏馆与回跋 335
女真部族之发展 339
金室始祖出于高丽 342
完颜部之居地 343
五国部考 346
七、女真之经略东北 349
女真叛辽之原因 351
宁江州出河店之战 352
女真攻略东北之次第 354
怨军 356
女真军国书摩崖 357
辽金之称民实边 358
金世宋之保存故俗 360
金之国号 367
辽阳塔与贞懿皇后 368
金世宗之复起于东北 368
八、宋使入辽金之行程 370
宋人行程语录之来源 370
宋使入辽之行程 372
宋使入金之行程 379
徽钦二宗北迁之行程 381
许亢宗行程录之考订 384
行程附考 388
辽东鸭江二行部志所纪之行程 390
辽上京中京及金上京考 392
金国城塔庙喜用白垩 399
九、蒲鲜万奴之东夏国 400
耶律留哥之据咸平 401
辨留哥之年号为天统 402
蒲鲜万奴之国号 403
万奴年号天泰之三证 406
东夏国之疆城 407
万奴之丞相王浍 411
东夏国之职官 414
入宋抗金之刘晏 415
金之翰林修撰王庭筠 417
十、元代与东北之关系 421
金界壕及边堡 421
新旧泰州考 427
元诸王乃颜之叛 429
乃颜故地之肇州 432
哈刺温考 434
开元路之设置 435
开元与开原 437
咸平治地考 438
旧铁岭考 439
山北辽东道之设置 439
元代与东北关系之略表 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