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一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
(一)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 2
(二)问题的缘起 4
(三)学术路径与价值维度 9
(四)研究的意义 17
二 国内研究评介 19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概况 19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21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评价 29
三 国外研究状况及借鉴意义 31
(一)道德认知与发展阶段理论 31
(二)社会观察道德学习理论 32
(三)价值观澄清与直接价值观教育理论 32
(四)侧重道德教育内容和价值取向方面的理论 33
(五)借鉴意义 34
四 研究的基本论域和主要观点 36
(一)人类整体性思维及其理论成果的历史回眸 36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有效性理念 37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有效性的内涵与本质 38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有效性的建构 39
五 技术路径与研究方法 40
(一)把握认识方法的整体性 40
(二)把握认识对象的整体性 41
(三)把握整体性的基本特征 42
第二章 人类整体性思维及其理论成果的历史回眸 44
一 中国古代思想家整体性思维的历史发展 44
(一)易学的整体性宇宙观 44
(二)先秦、秦汉时期的整体性宇宙观 46
(三)中国古代传统整体性思想的积淀和发展 47
二 西方古代思想家整体性思维的历史发展 49
(一)古希腊时期的整体性思想 49
(二)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的整体性思想 50
(三)近代西方的整体性思想 52
(四)现代有机整体论中的整体性思想 55
三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及其指导意义 58
(一)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观念 58
(二)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方法 72
(三)整体性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层面的体现 79
(四)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指导意义 82
第三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有效性理念及理论依据 86
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反思 86
(一)精英预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误区 87
(二)圣德路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境遇 88
(三)人学空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反思 92
二 以人为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有效性的现代主题 95
(一)人的自然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有效性的原始动力 96
(二)人的社会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有效性的直接动力 100
(三)人的精神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有效性的内在动力 105
三 全面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 111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及内容 111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 113
(三)思想政治教育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115
四 科学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策略 119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观 119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有效性的自然价值 122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有效性的社会价值 124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有效性的人文价值 126
第四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有效性的内涵与本质 128
一 整体与整体性 128
(一)整体的概念 129
(二)整体性的内涵 131
(三)整体性功能 133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有效性的内涵 137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整体有效性 138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整体有效性 148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果的整体有效性 156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有效性的具体表现 164
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有效性的本质 166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有效性是一种功能 167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有效性是一种积极特性 168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有效性是一种价值关系 170
第五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有效性模式建构 172
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整体性及其内在结构 172
(一)素质构成与素养 173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构成与思想政治素养 175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整体性 177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内在结构 182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性及其动力机制 184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性 184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动力机制 190
三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建构性及其预设目标 195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建构性 195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整体建构的预设目标 201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整体建构的实现与过程 206
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整体建构 208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界说 208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功能建构 214
五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建构 220
(一)组织领导保障 220
(二)工作队伍保障 223
(三)经费物质保障 227
(四)环境支持保障 228
(五)法规制度保障 231
结语 235
参考文献 239
后记 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