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论文摘要汇编》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学会,北京市石油学会等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222
  • ISBN:
  • 页数:289 页
图书介绍:

一、石油地球化学(生油理论、勘探综合研究实例等) 1

中国海相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塔里木盆地为例 黄第藩等 1

目录 1

塔里木盆地满加尔油气系统下古生界油源油中蜡质烃来源的成因分析 黄第藩等 2

塔里木盆地塔中北斜坡志留系沥青砂、原油成因及成藏期分析 肖中尧等 3

华北地区下古生界奥陶系存在原生油气藏 程克明等 4

中国近海海域原油的成因类型 黄正吉等 4

原油成熟度问题的讨论 赵孟军等 5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煤矿侏罗系原油油源研究 陈建平等 6

酒东盆地有机质成烃演化和生油史 陈建平等 6

西湖凹陷平北地区宝云亭构造油气地化特征和来源 孙伯强等 7

西湖凹陷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 贾健宜 7

塔里木盆地陆相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 朱扬明 8

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奥陶系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于俊利等 9

民和盆地侏罗系油页岩与原油有机地球化学 王春江等 10

江汉盐湖盆地原油的熟化序列及其在勘探中的意义 戴世昭等 11

江汉盆地原油及生油岩中芳烃的色谱—质谱检测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樊兆安等 12

盆地深部海相高成熟生油岩评价新思路 周中毅等 13

苏北盆地S1井生油岩与沉积环境关系 王文军 14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浅海地区源岩特征 黎玉战等 15

有机相的综合评价指标—OFI及其应用 刘晓艳等 16

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烃源岩有机地化相研究 黄正吉等 16

延吉盆地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研究 刘世妍等 17

苏南宁镇地区古生界生油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夏延 18

周口盆地下白垩统生油岩的地球化学和油源评价 古哲等 19

混合型(Ⅱ型)有机质的生烃特征 惠荣耀等 20

深部烃源岩成烃演化模式研究 廖前进等 21

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凹陷烃源岩分析及其有利的勘探地带 刘洛夫 22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下第三系烃源岩生烃性能综合评价 孙永革等 23

湖相藻类体中藻质素(Algaenans)作为高蜡油母质 王飞宇等 24

下古生界高过成熟烃源岩特征和评价 郝石生等 25

新疆伊犁盆地油源对比以及烃源岩生烃特征研究 陈军红等 26

江陵凹陷油源问题 江荣沛等 27

四川盆地中部陆相地层上三叠统与大安寨段油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对比研究 王世谦 28

塔里木盆地北部油源岩对比研究 邵志兵 29

塔里木盆地油源研究 段毅等 30

通过油源对比论证白云凹陷的富油性 林洪枝等 31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油气源及油气藏形成期研究 李延均 32

沉降拗陷主体多阶段演化与油气形成 郑建京 33

济阳坳陷小洼陷沉积特征及分类 张春荣 34

黄骅坳陷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规律 郭庆福等 35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小龙湾地区下第三系烃源岩特征及其油气分布 刘彬等 36

一种新的原油轻烃分类法—塔里木盆地原油分类及其地化特征 王培荣等 37

海相生烃岩的沉积模式及有机质的分布 谢泰俊 38

南海北部上第三系生烃岩地质特征及沉积环境 谢泰俊 38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南段原油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类型 陈荣书等 39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南段Es3上段煤、碳质页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油潜力 吴泽坚等 39

关于准噶尔盆地乌伦古凹陷伦5井油砂油源问题的再认识 杨斌等 40

烃源体系与大中型气田形成、预测—以四川盆地为例 黄籍中等 41

二、天然气与凝析油地球化学 42

煤型气新识—吐哈盆地天然气地球化学 徐永昌等 42

细菌降解气地化特征及气源对比 张林晔等 43

煤型气碳同位素演化的二阶段分馏模式 刘文汇等 44

吐哈盆地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类型 程克明等 45

塔里木盆地北部天然气地球化学 邵志兵 46

歧口凹陷偏腐泥型气源岩判识标准 于俊利等 47

塔里木盆地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李景明等 48

论中国天然气按海相陆相成因分类 李景明等 48

试论乙烷碳同位素在天然气成因类型研究中的应用 刚文哲等 49

原油中轻烃的成因及其地化意义探讨 王培荣等 50

油气生成演化的碳同位素分馏探讨 廖永胜等 51

生物—热催化过渡带烃类形成机制与演化 刘文汇等 52

中国奥陶系气藏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 戴金星 53

各类天然气、凝析气、气源岩综合判别指标及气源对比新方法 蒋助生等 54

凝析油的成熟度判定及其演化阶段和成因对比研究—金刚烷的地球化学应用 陈军红等 55

胜利油气区天然气中氦气的特征与来源探讨 廖永胜等 56

济阳坳陷天然气中二氧化碳气的成因研究 廖永胜等 57

准噶尔盆地腹部含氮—富氮天然气成因及气源分析 蒋少斌等 58

江汉盆地高含CO2油气藏的地化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江继纲 59

莺歌海盆地CO2成因及运聚特征的初步研究 何家雄等 59

东海西湖凹陷天然气地化特征及运移富集条件研究 叶军 60

黄骅坳陷天然气组份及其碳同位素组成特征与成因类型探讨 高锡兴等 61

辽河盆地多源天然气混合成因 陈振岩等 62

莺琼盆地的天然气成因 俞世明 63

南海莺—琼盆地油气源综合对比研究 陈军红等 64

天然气运移地球化学研究 黄志龙等 65

低熟煤型气的成因化学 郭绍辉等 66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风化带天然气来源及运移方式 周瑾等 67

塔里木盆地凝析气形成的基本原理 周兴熙等 68

四川盆地天然气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王兰生 69

三、非常规石油资源(低熟油、煤成油、稠油、重油和高凝油等)地球化学 70

中国低熟油的几种成因机制 王铁冠等 70

成烃理论的发展—未熟油、煤成油及油气生成运移模式 黄第藩等 70

济阳坳陷含颗石藻低成熟原油的判识标志研究 宋一涛等 71

中国山东胜利油区济阳坳陷低熟原油特征及成因 洪志华等 72

我国晚古生代低成熟油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包建平等 73

海拉尔盆地原油类型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李永康等 74

苏北盆地金湖凹陷下第三系低熟油岩生物标志物及其单体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胡国艺等 75

苏北盆地洪泽凹陷未成熟原油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侯读杰等 76

济阳坳陷低成熟原油的芳烃分布及意义 陈致林等 77

保存时间内低熟油进一步熟化过程中芳烃馏分组成的变化特征—以黄骅坳陷BT凹陷低熟油为例 黄光辉等 78

板桥凹陷低熟烃源岩和原油中有机氧化合物的组成特征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姚焕新等 79

汊河口地区未成熟轻质油的地化特征及成因 江继纲 80

中国陆相沉积中未成熟—低成熟油含油系统浅析 侯读杰等 80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烃源岩及油气形成特征 丁安娜等 81

高有机硫煤抽提物中的含硫化合物 雷加锦等 81

渤西海域某探井原油有机地化特征及油源问题讨论 郭庆福等 82

冀中坳陷未熟—低熟油研究及勘探前景 秦建中等 83

晚期成油说仍是当前源岩评价的主要理论根据 陈安定 84

脂肪酸——一种重要的低熟油生烃母质 史继扬等 85

汤原断陷煤成油地球化学研究 孔庆云等 86

吐哈盆地煤成烃运移研究进展 王志勇 87

论《腐殖镜质组型》生油煤 赵师庆等 88

钱家店凹陷生油层特征及油源 王延山等 88

东海西湖凹陷煤的生烃特征研究 李纯洁等 89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煤成油的初步研究 岑廷龙 89

煤成油油源对比方法与指标问题探讨 戴卿林等 90

我国煤成烃盆地成烃作用地质地球化学模式 肖贤明等 91

几种煤、油共生盆地的烃源岩演化模式 李金有等 92

煤成烃有利相带与成煤环境 赵长毅等 93

吐哈盆地原油成因类型及油源对比 孙玉梅等 94

吉林伊通地堑煤成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兰文波等 95

从呼和湖凹陷的煤成烃前景看海拉尔盆地的勘探方向 卢双舫等 96

西北中生界烃源岩中木栓质体的特征和演化与烃类形成 何萍等 97

中国西北侏罗系烃源岩中生油组分和成烃作用 王飞宇等 98

牛庄洼陷低熟油源岩的发育 张方吼 99

辽河小洼油田稠油形成的地质条件分析 王辉 99

金湖凹陷西部低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模式 金强等 100

准噶尔盆地和吐鲁番—哈密盆地侏罗纪煤成油研究 金奎励等 101

辽河盆地低演化阶段粘土催化作用对烃类形成的贡献 关平 102

四、排烃与油气运移地球化学研究 103

烃源岩排油模型 王新洲等 103

泥质烃源岩排烃效率的实验结果及其地质意义 耿安松等 104

A盆煤的排烃研究 曹慧缇 105

源岩矿物基质对烃的吸附效应及排烃下限的探索研究 王吉茂等 106

油气生成与运移模拟及烃源岩排烃研究—以苏北盆地管镇次凹下第三系阜宁组烃源岩研究为例 邹华耀 107

评价不同还原型煤生烃排烃潜能的煤岩学方法 赵师庆等 107

内加热压实全封闭式生排烃模拟实验的排油效率校正 王振平等 108

试论排烃和烃源岩的有机岩石学评价 吴征等 109

松辽盆地天然气运移特征及气源关系探讨 高瑞祺等 110

东海西湖凹陷原油特征及运移地化参数研究 叶军等 111

松辽盆地泰康地区油气运移的地球化学特征 文亨范等 112

区域流体势研究与油气运移—以黄骅坳陷歧口凹陷为例 廖前进等 113

煤系地层油气运移地质色层效应研究与应用 苏艾国 114

准噶尔盆地南缘天然气垂向运移特征及成因分析 蒋少斌等 115

天然气在水中的溶解机理及溶解度方程 付晓泰等 116

煤系地层中的烃类网络及其在烃类初次运移中的作用 赵林等 117

地壳中的热流体活动与油气运移 李明诚 118

论成藏动力学系统 田世澄等 119

东营凹陷油气运移地球化学特征 查明等 120

五、有机质演化模拟与盆地模拟及其应用 121

碳酸盐岩“三段式”生烃模式研究 王兆云等 121

花海—金塔盆地热演化史研究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任战利 122

鄂尔多斯盆地与沁水盆地中生代晚期地温场对比研究 任战利等 123

生物气已生气量计算方法 部建军等 124

我国吐哈盆地干酪根热解生烃动力学及其应用 李术元等 125

岩石无机二氧化碳转化率模拟研究 王学军等 126

深部碳酸盐岩油气生成和保存的特征及其模拟实验研究 范善发等 127

准噶尔盆地主要烃源岩生烃模拟实验及地质意义 王屿涛 128

泥质烃源岩在热压模拟实验中产物量的变化特征 方祖康 129

烃源岩加水热解产物的地球化学特征 郭印兴等 130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沥青砂岩和人工油砂热模拟排烃实验 刘宝泉等 131

硫在有机质演化中的作用 夏燕青等 131

矿物质对排烃的影响及碳酸岩生油岩下限值的确定 刘宝泉等 132

恢复烃源岩原始有机碳及生烃潜量的简便方法 刘宝泉等 133

不同显微组分生烃热模拟实验及成烃演化模式 李剑 134

一种奥陶系未成熟干酪根加水热解下动力学参数的计算 高岗等 135

再论碳同位素作为有机质类型划分的指标 高岗等 136

未熟—低熟油热压模拟实验及气态产物特征 赵锡古等 137

吐哈盆地侏罗系煤岩液态烃生成演化的热模拟研究 王春江等 138

煤岩有机质成烃动力学模型的标定及其在呼和湖凹陷烃源岩评价中的应用 卢双舫等 139

应用TGA—FTIR测定煤显微组分的生烃动力学参数 张英等 140

天然气运聚动平衡数学模型及其应用 郝石生等 141

煤岩显微组分热解产物各组分生成动力学研究 鹿清华等 142

高成熟和过成熟海相碳酸盐岩生烃条件评价方法研究 程克明等 143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烃源岩热史—生烃史模拟和成岩—成烃地质演化 吴征等 143

海拉尔盆地模拟技术及资源量预测研究 李景坤等 144

镜质体成烃反应动力学模型的标定及其在热史恢复中的应用 卢双舫等 144

单井数值模拟分析及在勘探中的应用 李金有等 145

高温高压环境有机质的热演化及成烃作用 黄保家 146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烃源岩的动力学参数特征及应用研究 马哲等 147

风化作用对有机质性质的影响及校正 孟元林等 148

准噶尔盆地二叠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生烃潜力恢复系数的研究 马哲等 148

源岩原始有机质丰度和类型的恢复方法及应用 王吉茂 149

低成熟石油烃源岩成烃动力学特征参数的初步研究 沈忠民等 150

褐煤煤气发生率的数值模拟计算及其地质意义 刘晓艳等 150

塔里木盆地古生界气源岩热演化史研究 刚文哲等 151

油气盆地热历史重建的定量化方法与进展 胡圣标等 152

塔里木盆地塔中四号构造石炭系油藏注入史探讨(油藏有机地球化学描述) 王培荣等 153

六、油藏地球化学 153

TZ石炭系油藏的流体地球化学 梅博文等 154

塔里木盆地高蜡和高硫化合物原油的储层地球化学意义 张水昌等 155

碎屑储集岩成岩期和油气藏成藏期的确定及其相互关系 潘长春 156

热解及热失重分析技术对储层产液性质评价方法研究 郎东升等 156

油藏地球化学描述方法、原理及其应用 张敏等 157

塔里木盆地三种储层沥青成因探讨 蔡春芳 158

储油岩中油气组份定量分析及应用探讨 黄福堂等 159

有机地球化学技术在油气开发中的应用 马亭等 160

石西油田流体分布规律及含油性评价 阿不力米提等 161

朝阳沟油田原油储层地化特征及其影响产能因素分析 冯子辉等 162

塔里木盆地牙哈油田沥青垫地球化学特征 张敏 163

油气藏形成期和成藏演化史的流体历史分析 王飞宇等 164

中国含油气盆地油(气)田水的地球化学指标 高锡兴 165

地层水中低分子量有机酸的地球化学研究 梅博文等 166

塔里木盆地有机酸与矿物成岩作用 蔡春芳等 167

塔里木油田水中苯酚化合物的分布及其与油气藏的关系 马亭等 168

化学地温计及其在油藏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马亭等 169

松辽盆地北部地层水中“指纹标志”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油气关系的研究 黄福堂 170

南堡凹陷北堡地区储层地球化学研究初探 王志欣等 171

油藏地球化学研究方法及阶段划分研究 徐怀民等 172

储层有机质研究—一种气源研究途径 宋家荣等 173

七、煤、干酪根和沥青地球化学与有机岩石学 174

吐哈盆地煤成烃主要贡献组分剖析 赵长毅等 174

珠江口盆地下第三系生油岩有机岩石学特征及产烃特点 陈道秀等 175

东营地区沙四段低熟岩有机岩石学的分析与研究 李佩珍等 176

低熟源岩中矿物沥青基质的特征及成因分析 李贤庆等 177

新疆三塘湖盆地中生界煤成油的物质基础 马安来等 178

低熟源岩显微组分组成剖析 李贤庆等 179

湖相生油岩中的原生黄铁矿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李贤庆等 179

我国东北地区煤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许怀先 180

浙西、皖南下古生界碳沥青与源岩关系 童箴言等 180

四川盆地中西部上三叠统煤系地层烃源岩的有机岩石学特征 王世谦等 181

评价煤成烃源岩生烃潜力的一种新方法—标准壳质化指数方法 伍大茂等 182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煤岩显微组分的生烃特征 惠映祖等 183

商—固地区石炭系剖面Ro值异常分布的解释 冯加良 184

西北某井出现的Ro%数值突变及其初步应用 顾信章等 185

钌离子催化氧化法研究干酪根及显微组分的化学结构 郭绍辉等 186

煤岩显微组分的结构及成烃特征 鹿清华等 187

吐哈盆地等侏罗系煤微类脂组的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研究及油气意义 刘德汉等 188

鄂尔多斯地区中奥陶世碳酸盐岩有机相与油气富集关系 张爱云等 189

乌尔禾脉状固体沥青的地球化学研究 耿安松等 190

泥炭中的氨基酸和干酪根、沥青早期生气实验研究 向明菊等 191

不同地质时代天然固体沥青的高分辨13CNMR谱研究 陈德玉等 192

吐哈盆地侏罗系煤成烃机理探讨 吴涛等 193

吐哈盆地有利煤成油的煤相类型及特征 唐跃刚等 194

西湖凹陷烃源岩有机显微组份研究 李纯洁等 194

吐哈盆地煤成油的有机岩石学直接证据 唐跃刚等 195

吐哈盆地碳质泥岩的全岩有机质类型的光学评价 唐跃刚等 196

中国油、气源岩有机成分划分及地化特征 金奎励等 197

南堡凹陷沙一段—东营组有机相的地球化学表征研究 曾发富等 198

低熟油中大于C40的长链藿烷 王培荣等 199

八、分子地球化学 199

一种高凝固点原油中环状萜烷的分布 王铁冠等 200

江汉盆地—未成熟油中的多环含硫化合物:高硫未成熟原油非干酪根成因的新证据 彭平安等 201

芳烃甲基菲异构体热演化新参数研究及其在东海西湖凹陷中的应用 须雪豪等 202

中美海相与陆相原油生标化合物特征的比较研究 廖志勤等 203

检出于原油和沉积物的一种新生物标志物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周毅等 204

C29甾烷成熟度指标的“倒转”及其地质意义 陈世加等 205

25—降藿烷系列的异常分布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包建平等 206

伊通地堑下第三系原油和生油岩中陆源芳构化三萜的检出及地球化学意义 兰文波等 207

北部湾原油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及其地质—地球化学意义 潘贤庄 208

地质体中长链烷基萘系列及其分布特征 黄光辉 209

判识原油之油源岩类型的二苯并噻吩新参数—DDI和DMI 吴治君等 210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煤系烃源岩及凝析油中的二萜化合物 傅宁 211

生物标志物的环境特征及在油源研究中的应用 王屿涛 212

吐哈盆地煤系有机质生物标志物特征与煤成油的初步探讨 杨家静等 213

甲藻甾烷的色谱—质谱—质谱鉴定 李正悦 214

石炭纪太原组煤核科达茎中四环二萜烷检出及意义 王飞宇 214

应用原油中生物标志物预测烃源岩的特征—加拿大东部近海Jeanne dArc盆地实例 蒋助生等 215

原油中生物标志化合物单体稳定碳同位素分析 董爱正等 216

对惹烯等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再认识 高一军等 217

艾参1井岩石有机质中的三环和四环萜烷的立体异构体系列化合物 宋孚庆等 218

中国河南西峡盆地白垩系恐龙蛋壳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 姜乃煌等 218

松辽盆地北部地层水中“指纹标志”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油气关系的研究 黄福堂 219

九、地球化学勘探新方法及应用 220

我国地面地球化学勘探现状与对策 郝石生等 220

寻找天然气藏的化探识别技术与方法的研究 程军等 221

油气化探现状与发展方向 刘崇禧等 222

油气化探中的一种新方法—吸附丝色谱/质谱法及应用 宋继梅 223

寻找天然气的化探方法和指标组合 赵克斌等 224

鄂尔多斯黄土区土壤酸解烃赋存状态及生化成烃能力的探讨 张五侪等 224

油气地球化学勘查中吸附丝法的应用 颜书东等 225

土壤中烃类的赋存状态分析及应用 林玉祥等 226

现场井中化探技术方法及其应用 程同锦 227

油气化探中的背景、异常、油气异常 陈力 228

烃类地球化学场研究(Ⅰ)—烃类地球化学场的基本问题 王子文等 229

烃类地球化学场研究(Ⅱ)—地质样品中芳香化合物的液相色谱检测及其分布 付晓泰等 230

烃类地球化学场研究(Ⅲ)—油气藏地球化学场垂向基本特征 王子文等 231

烃类地球化学场研究(Ⅳ)—油气化探中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讨论 王振平等 232

烃类地球化学场研究(Ⅴ)—烃类地球化学场纵向结构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王振平等 233

烃类地球化学场研究(Ⅵ)—油气垂向化探(井中化探)方法 王振平等 234

三维荧光法在地表油气化探中的应用效果 唐民安等 235

十、环境与近代沉积物地球化学 236

珠江三角洲环境中毒害有机污染物初步研究 盛国英等 236

兰州市大气飘尘浓度、有机物特征及污染源探讨 沈平等 237

广州水源区烃类与有机污染物迁移 王新明等 238

地下水油类污染过程中的水文地球化学指标—以山东省淄博市某地下水水源地为例 刘新华等 239

在含微裂隙粘性土层中含油污水迁移的扣闩和绕道作用 刘新华等 240

南沙海洋深海沉积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段毅等 241

合同察汗淖碱湖沉积物中长链中不饱和酮的检出及其古气侯意义 阳学贤等 242

南京固城湖GS—1孔沉积物中有机类脂化合物的组成与古气候古环境意义 张干等 243

多氯芳香化合物在自然沉积物及活性污泥上的吸附规律 杨燕红等 244

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表层沉积物中烃类物 唐运干等 245

毕家山铅锌矿床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 段毅等 246

十一、有机—无机相互作用与金属矿床地球化学 246

油气藏与金属矿床的关系:探讨地球化学找矿新思路 吴学明 247

塔里木盆地次生孔隙成因分析 郭宏莉等 248

塔里木盆地石炭系储层的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张益铫 249

早寒武世黑色页岩及其共生磷结核中的有机质类型与分布 雷加锦等 249

塔里木盆地砂岩中各种胶结矿物在扫描电镜下的形态和成分特征 何锦发 250

低碳酸的分布及在岩石地球化学和储层中的应用 程中第等 251

TD—1井侏罗系粉砂岩中坡缕石的矿物学研究及地质意义 林西生等 252

鲁西下石盒组泥岩中粘土矿物组合与纵向变化特征 林西生等 252

富有机质沉积物与热水沉积作用 陈先沛等 253

有机质在金属成矿中作用的初步研究 卢家烂 254

广西金牙金矿床中噻吩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肖建新等 255

十二、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新技术 256

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测定原油样品中微量元素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方孝林等 256

碳酸盐岩包裹体有机质特征及其在油气评价中的应用 施继锡等 257

激光显微荧光探针—烃源岩成熟度评价的新手段 肖贤明等 258

MS—20同位素质谱仪改造及He、Ar分析方法 曾辛英等 259

中国西部塔里木盆地和吐哈盆地原油单烃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杨家静等 260

吐哈盆地原油和生油岩单烃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及油源对比初探 杨家静等 261

华北油田正构烷烃δ13C的分布模型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贾蓉芬等 262

痕量轻烃分析方法和设备研制 韩方等 263

烃源岩的超临界抽提试验 李辉祥等 264

原油中氮化合物的快速分离及GC—AED检测 向廷生等 265

地层水中脂肪酸盐的气相色谱分析 朱丹等 266

减少生油岩有机质中轻组份损失的分析方法 李瑞江等 267

含硫化合物的分离及色质分析鉴定 康素芳等 267

原油、岩石中烃类指纹色谱分析 唐洪三等 268

二氧化碳质谱定量分析法 卫英杰等 269

热解技术识别油层的应用研究 江继纲等 270

应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在两种电解质体系中分离油田水中短链有机酸 柳常青等 270

开发热解新参数的理论物质基础及新参数的地质意义 王吉茂等 271

PY—GC热解气相色谱法测定各种样品分析条件试验研究 韩方等 272

综合录井油气层评价软件地化新方法 杜红 273

综合录井技术中色谱分析对凝析油地层的判别 刘强国 274

原油中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 赵孟军等 275

核磁共振在有机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李振广等 276

用13CNMR DEPT方法研究原油的结构特征 李振广 277

荧光显微技术在石油地质中的应用 王德兴 277

流体烃类包裹体爆裂—气相色谱分析 徐中一等 278

烃类包裹体的色谱/质谱分析 席小应 279

原油微生物降解实验研究 张春明等 279

碳酸盐岩有机质成熟度离子探针的判别 周士涛等 280

干酪根样品的纯度对ESR实验的影响 邱楠生 281

在线碳同位素分析技术(GC/C/MS)在油气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闵琪等 282

激光诱导荧光新方法确定无镜质体海相源岩的成熟度和油—源对比 金奎励等 283

X光衍射方法测定干酪根结构参数及其在石油地球化学研究中的价值 许宝元等 284

显微—激光热解—色质连用用于有机包裹体研究 金奎励等 284

能谱有标样定量分析方法及其在油气储层研究中的应用 何锦发等 285

高含水样品的扫描电镜分析 魏宝和等 285

现代花粉成烃过程高压釜热模拟实验研究 魏辉等 286

煤和源岩有机质特征的二次离子质谱研究—1·烃离子系列不饱和度统计及其规律初探 梁汉东等 287

氯仿沥青“A”的抽提及族组成分离定量方法的改进 王汇彤等 288

色度分析在煤岩学中的初步应用 张敏等 288

储层含油性热解评价方法 潘志清等 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