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词 1
照片图 1
前言 1
序言 1
凡例 1
概述 1
大事记 1
第一编:地理 17
概述 17
第一节:土壤 18
第二章:土壤气候 18
第一章:地理位置 18
第二节:气候(附表1、2、3) 19
第三章:建置沿革表 23
第四章:人口构成 26
第一节:变迁(附表4、5) 26
第二节:建国后人口普查(附表6.7.8.9.10.11.12) 27
第三节:姓氏(附表13) 32
第四节:耄耋 38
第五章:村政区划 38
第一节:图圩 38
第三节:政社分设 39
第二节:小乡——公社 39
第六章:资源物产 41
第二节:资源 41
第三节:物产 41
第二编:农业 43
概述 43
第一章:土地改革 44
第一节:土地占有状况 44
第二节:阶级关系 44
第二章:农业合作化 45
第一节:互助组(附表14) 45
第三节:土改成果 45
第二节:初级社(附表15) 46
第三节:高级社 46
第三章:人民公社 47
第一节:大公社 47
第二节:小公社 47
第三节:“穷过渡” 48
第四节:恢复乡、村、队建制 48
第五节:分配 48
第四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48
第一节:联产承包责任制 48
第三节:经济联合社 49
第四节:经济结构变化 49
第二节:专业户 49
第五章:种植 50
第一节:面积 50
第二节:熟制 51
第三节:粮食 51
第四节:棉花 52
第五节:油料 53
第六节:蔬菜 53
第七节:育种 54
第八节:肥料 54
第一节:农机具 55
第六章:农业机械 55
第二节:农机管理 56
第七章:植物保护 56
第一节:水稻病虫害防治 56
第二节:棉花病虫害防治 56
第三节:三麦病虫害防治 56
第四节:油菜病虫害防治 57
第三编:副业 59
概述 59
第一章:机构设置 60
第二章:畜牧业 60
第一节:菁华农场 60
第四节:兽医站(附表16) 61
第二节:海滨牧场 61
第三节:高桥种畜场 61
第五节:养猪(附表17) 62
第六节:养牛(附表18、19) 64
第七节:养羊(附表20) 65
第八节:养兔(附表21) 66
第九节:养貂 67
第三章:养殖业 67
第一节:家禽 67
第二节:养蜂 68
第三节:养蚕 68
第二节:食用菌 69
第一节:瓜果 69
第四章:种植业 69
第三节:药材(附表22) 70
第四节:席草 70
第五节:杞柳、芦竹 70
第五章:水产 71
第一节:水产捕捞 71
第二节:淡水养鱼(附表23) 71
第六章:林业 72
第七章:其它副业 73
第一节:编织草制品 73
第二节:刺绣、绒绣、网花(花边) 73
概述 75
第四编:水利 75
第一章:海塘 76
第一节:筑塘 76
第二节:修塘(附表24) 77
第二章:河流 79
第一节:旧河道 79
第二节:疏浚 80
第三节:综合治理(附表25、26) 80
第四节:新辟河道 81
第二节:高三港水闸 82
第一节:黄潼港闸 82
第三章:水闸 82
第五编:工业 83
概述 83
第一章:工业、手工业萌芽 84
第一节:手工业 84
第二节:碾榨业 85
第三节:棉纺织业 85
第四节:钮扣、鞋带制造业 86
第五节:炼油业 86
第六节:天然冰厂 87
第一节:建筑业(附表27) 88
第二章:乡(社)办企业 88
第二节:化工业(附表28、29、30、31) 89
第三节:五金机械业(附表32) 92
第四节:电子业(附表33) 94
第五节:船舶修造业(附表34) 95
第六节:交通运输业(附表35) 95
第七节:服务业 96
(附表36) 97
第三章:村(大队)办企业 99
第一节:南塘综合厂 99
第三节:陆凌综合厂 100
第二节:群力综合厂(附表37) 100
第四节:屯粮巷综合厂 101
第五节:新农综合厂 101
第六节:顺建综合厂 102
第七节:新建综合厂 103
第八节:周家浜综合厂 103
第九节:海滨综合厂 103
第十节:镇北综合厂 104
第十一节:联群综合厂 104
第十二节:联星综合厂 104
(附表38) 105
第三节:1985年队办工场 106
第二节:1984年队办工场 106
第五章:校办工厂(附表39) 106
第四章:生产队办企业 106
第一节:1983年队办工场 106
第六编:邮效电交通 109
概述 109
第一章:邮电 110
第一节:邮寄代办所 110
第二节:高桥邮局 110
第三节:高桥邮电支局 111
第二章:交通 112
第一节:渡口 112
第二节;桥梁 112
第四节:交通工具 113
第三节:道路 113
第七编:财贸 117
概述 117
第一章:商业 118
第一节:私营商业 118
第二节:对私改造(附表40、41、42、43、44、46) 122
第三节:国营商业 122
第四节:供销社 124
第五节:新型商店 130
第六节:商品营业额的消长 131
第七节:工商管理 132
第一节:购销(附表46) 134
第二章:粮食 134
第二节:管理 136
第三章:金融 136
第一节:银行、信用社 136
第二节:附录 138
第四章:税务 139
第一节:机构 139
第二节:税制 139
第八编:党政群团 143
概述 143
第一节:地下斗争时期的党组织 144
第二节:解放后党的组织(附表47、48、49) 144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在高桥的组织 144
第二章:人民政权 147
第一节:政权机关(附表50) 147
第二节: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149
第三节:机构设置 150
第四节:民政、司法、公安(附表51、52) 150
第三章:群众团体 153
第一节:农民协会 153
第二节:贫下中农协会 153
第三节:共青团 154
第四节:妇联 155
第四章:中国国民党在高桥的组织 156
附:三民主义青年团 157
第三节:高桥警察局 157
第二节:高桥区公所 157
第五章:国民党政权 157
第一节:高桥乡公所 157
第六章:其他组织 158
第一节:上海市农会 158
第二节:上海市浦东工人福利社 158
第三节:大上海青年服务队 158
第四节:农村改进会 158
附录: 158
一、高桥维持会 158
二、浦东北区区公署 158
三、海滨检问所 158
概述 159
第九编:军事 159
第一章:海防 160
第一节:清浦寨 160
第二节:宝山所 160
第三节:东炮台 160
第四节:海滨炮台 160
第二章:太平军进兵高桥 161
第一节:克高桥、失利 161
第二节:太平天国烈士墓 161
第三节:罢工 162
第二节:抗暴 162
第一节:抗租 162
第三章:解放前的人民斗争 162
第四节:反对筑油池 163
第五节:迎解放 165
附录一、二 165
第四章:解放高桥之战 166
第一节:激战 166
第二节:英烈 166
第一节:人民武装部 167
第二节:兵役(附表53、54、55、56) 167
第五章:解放后的军事建设 167
第三节:高桥烈士墓 167
第三节:民兵(附表57) 170
第十编:教育、科技 173
概述 173
第一章:教育 174
第一节:普通教育(附表58、59) 174
第二节:幼教(附表60) 180
第三节:成人教育(附表61) 181
第四节:特种教育 184
第二章:科技 185
第一节:植棉、养鸡 185
第二节:科技协会 185
第四节:除虫 186
第三节:为农服务 186
第十一编:文化 187
概述 187
第一章:旧设施 188
第一节:庙会 188
第二节:书场 188
第三节:书画展 188
第四节:海滨浴场 188
第五节:剧团 188
第三节:放映队 189
第五节:文艺工厂 189
第四节:宣传画廊 189
第二章:文化站 189
第二节:图书室 189
第一节:文艺创作 189
第三章:群众体育 190
第一节:游泳 190
第二节:农民运动队 190
第三节:农民运动会 190
第五章:文物古迹 191
第二节:自办节目 191
第一节:园林 191
第四章:有线广播 191
第一节:发展概况 191
第二节:碑刻 192
第三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5
第四节:古庙 196
第五节:古墓 197
第六节:古树 197
第七节:古诗文 198
第六章:当代著作 199
第一节:译著 199
第二节:诗词 199
第三节:论文 200
概述 201
第十二编:卫生 201
第一章:机构 202
第一节:卫生事务所、济群医院 202
第二节:联合诊所 202
第三节:卫生院 202
第二章:防治 203
第一节:疾病预防 203
第二节:合作医疗 205
第三节:公费医疗 205
第四节:中医门诊 205
第五节:中西医结合 206
第三章:计划生育 206
第一节:宣传指导 206
第三节:独生子女(附表62、63、64、65) 207
第二节:节制生育 207
第十三编:社会 211
概述 211
第一章:人民生活 212
第一节:衣 212
第二节:食 212
第三节:住 213
第四节:行 214
第五节:用 214
第六节:文娱 215
第一节:幼托 216
第二节:养老 216
第二章:社会公益 216
第七节:收益 216
第三节:扶贫 217
第四节:保健 217
第五节:伤残照顾 217
第三章:宗教 217
第一节:道教 217
第二节:佛教 218
第三节:基督(耶稣)教 218
第四节:韩?救主 219
第三节:欧寿王庙旱船 219
第二节:屯粮巷西宁王庙 219
第四章:轶闻 219
第一节:韩世忠抗金屯粮 219
第五节:宝山山影 220
第六节:宝山城隍 220
第七节:宝山虎踪 220
第八节:七十二疑冢 220
第五章:环保、安全 221
第一节:机构设置 221
第二节:防治污染 221
第十—节:沙地涉讼 221
第十节:双枪严炳 221
第九节:糊涂知县 221
第三节:消弭事故 222
第十四编:风俗 223
概述 223
第一章:时令风俗 224
第一节:春节 224
第二节:元宵节 225
第三节:清明 225
第四节:“五一”国际劳动节 225
第五节:端午节 225
第六节:国庆节 225
第十节:陋俗 226
第九节:农历除夕 226
第七节:中秋节 226
第八节:元旦 226
第二章:婚丧喜庆 227
第一节:婚事 227
第二节:丧事 228
第三节:喜庆 228
第三节:建房成风 229
第六节:服饰发型大变样 229
第五节:储蓄成风 229
第四节:“只生一个好”,逐渐为群众所接受 229
第二节:拾金不昧,助人为乐 229
第一节:男女平等 229
第三章:新风 229
第四章:语言 230
第一节:称谓 230
第二节:礼貌问候用语 230
第三节:生活用语 231
第四节:方言 232
第五节:谚语、歌谣 233
第十五编:人物 237
概述 237
黄绅 238
张瑄 238
第一章:革命烈士 238
第二章:历史人物 238
陈瑄 239
沈炤、沈灼 239
沈阳 240
孙元化 240
沈征佺 241
程上选 241
李钟珏 241
印星台 242
第三章:著名营造商 242
周瑞庭 243
钟惠山 244
谢秉衡 244
徐源祥 245
第四章:能工巧匠 245
石匠胡关海 245
松饼首创者——赵小其妻 246
第五章:当代人物 246
周瑞芝 246
王月娥 247
附录: 247
钟人杰 247
凌关根 248
编后记 250
编修人员名录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