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常用临床化验 2
一、血液学检查 2
(一)各年龄血液之正常值 2
(二)红细胞 8
(三)血红蛋白 9
(四)白细胞 9
(五)白细胞分类 11
附表1:先令氏白细胞分类计数 20
(六)网织红细胞 21
(七)血小板 23
(八)红细胞压积 26
(九)血色指数 27
(十)容量指数 28
(十一)饱和指数 29
(十二)红细胞脆性试验 30
(十三)红细胞沉降率 31
(十四)嗜酸性细胞计数 34
附表2:出血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 35
附表3:骨髓细胞分类计数正常值 40
附表4:白血病与类白血病之鉴别 49
附表5: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50
附表6:各型贫血的主要血液学变化 58
(一)钾 60
二、血液生化检查 60
(二)钠 62
(三)氯化物 63
(四)钙 65
(五)镁 68
(六)铜 68
(七)无机磷 69
(八)碱性磷酸酶 71
(九)酸性磷酸酶 73
(十)乳酸脱氢酶 73
(十一)粘蛋白 74
(十二)血糖 75
(十三)脂肪酶 77
(十四)血清铁 79
(十五)蛋白结合碘 79
(十六)非蛋白氮(见肾功能检查) 81
(十七)总脂 81
(十八)磷脂 81
(十九)总胆固醇 82
(二十)胆固醇酯 84
(二十一)三酸甘油酯 85
(二十二)脂蛋白电泳 85
(二十三)氧含量 86
三、血清学检查 87
(一)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 87
(二十四)高铁血红蛋白 87
(二)冷凝集试验 88
(三)伤寒血清凝集试验 88
(四)外斐氏反应 89
(五)梅毒反应 90
(六)抗人球蛋白试验 95
(七)波状热杆菌凝集试验 95
(八)钩端螺旋体病试验 95
(九)嗜异体凝集试验 95
(十)血吸虫环卵膜试验 96
(十一)包囊虫病补体结合试验 96
(十二)流行性乙型脑炎补体结合试验 96
(十五)冷性溶血试验 97
(十六)免疫妊娠试验 97
(十三)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补体结合试验 97
(十四)酸性溶血试验 97
四、各种血液标本采集量表 98
五、尿液检查 106
(一)尿量 106
(二)颜色 108
(三)气味 108
(四)透明度 110
(五)比重 110
(六)酸碱反应 110
(八)凝溶蛋白 112
(七)尿蛋白 112
(十)丙酮(醋酮) 114
(九)尿糖 114
(十一)乙酰乙酸(双醋酸及β-羟丁酸) 116
(十二)胆红素 116
(十三)尿胆元和尿胆素 118
(十四)隐血(血红蛋白) 118
(十五)乳糜尿 120
(十六)尿沉渣检查 120
1. 红细胞 120
2. 白细胞 120
3. 上皮细胞 120
8. 上皮细胞管型 122
10. 白细胞管型 122
9. 红细胞管型 122
4. 透明管型 122
7. 脂肪管型 122
6. 蜡样管型 122
5. 颗粒管型 122
11. 园柱状体 124
12. 结晶体 124
(十七)肌酐肌酸 124
(二十二)钠 126
(二十一)氯化钠 126
(二十)尿蓝母 126
(十八)尿酸 126
(十九)尿素氮 126
(二十三)钾 128
(二十四)钙 128
(二十五)磷 128
(二十六)淀粉酶(见胰腺机能检查) 128
(二十七)17--酮类固醇(见肾机能检查) 130
(二十八)17--羟类固醇(见肾机能检查) 130
(二十九)17--生酮类固醇(见肾机能检查) 130
(三十)尿游离皮质醇 130
(三十一)尿儿茶酚胺测定 132
(三十四)粪紫质(粪卟淋) 134
(三十五)醛固酮 134
(三十二)尿儿茶酚胺代谢产物3--甲氧基--4--羟基苦杏仁酸测定 134
(三十三)紫胆原(卟胆原) 134
(三十六)尿沉淀物和细胞计数 136
(三十七)三杯试验 137
六、粪便检查 139
(一)粪量 139
(二)气味 139
(三)颜色 140
(四)性状 141
(五)粘液 141
(七)细胞 142
(六)食物残渣 142
(八)隐血 143
(九)胆红素 143
(十)粪胆元 144
(十一)粪胆素 144
(十二)寄生虫 144
附注: 145
1. 血吸虫卵孵化法 145
2. 集卵法 145
七、脑脊液检查 146
(一)正常范围 146
(二)酚红试验 148
(三)胶体金试验 149
(四)奎克司特氏试验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150
(五)其他 151
(六)各种神经系统疾患的脑脊髓液主要改变 152
(七)漏出液与渗出液(胸腔、腹腔、心包、关节腔积液)检查(鉴别) 160
(八)胃液检查 163
(九)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 168
(十)精液检查 172
(十一)前列腺液检查 174
(十二)痰液检查 175
(十三)腔道粘膜分泌物检查 177
一、循环机能不全的有关检查 181
第二章 常用机能检查 181
二、血管机能检查 185
三、肾功能检查 186
(一)酚红排泄试验 186
(二)昼夜尿比重试验 187
(三)脲清除试验 188
(四)血非蛋白氮及肌酐测定 189
四、肾上腺皮质机能检查 191
(一)尿17--酮类固醇测定 191
(二)17--羟类固醇 193
(四)Robinson.Power、kepler三氏饮水试验 194
(三)17--生酮类固醇 194
(五)肾上腺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测验 197
五、肾上腺髓质机能检查 198
(一)苄胺唑啉试验 198
(二)组织胺挑拨试验 199
六、立卧位水试验 199
七、胰腺机能检查 200
(一)血尿淀粉酶测定 200
(二)新斯的明试验 202
(三)葡萄糖耐量试验 202
八、肺功能检查 206
(一)肺总气量 206
(二)肺功能检查法及其临床意义 207
(三)换气功能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209
九、甲状腺机能检查 210
(一)基础代谢 210
(二)血浆蛋白结合碘(见生化检查) 216
(三)甲状腺吸碘机能试验(见放射性同位素检查) 216
十、甲状腺旁机能试验 218
(一)钙耐量试验 218
(二)忌磷试验 219
(三)肾小管对磷重吸收率 220
(四)磷廓清率 222
十一、尿崩症特殊试验 223
(一)高渗盐水试验 223
(二)垂体后叶激素尿液浓缩试验 224
十二、肝功能试验 226
(一)黄疸指数 226
(二)总胆红质 226
(三)直接胆红质 226
(四)凡登白试验 227
(五)尿胆红质 227
(六)尿胆素元 227
(七)粪中尿胆素元 227
(八)胆红质耐量试验 228
(九)磺溴酞钠试验 228
(十)玫瑰红试验 228
(十四)硫酸锌浊度试验 229
(十三)脑磷酯胆固醇絮状试验 229
(十一)麝香草酚浊度试验 229
(十二)麝香草酚絮状试验 229
(十五)血清总蛋白 230
(十六)血清白蛋白 230
(十七)血清球蛋白 230
(十八)血清白蛋白和球蛋白比例 230
(十九)蛋白电泳 231
(二十三)血清胆固醇酯 232
(二十四)谷丙转氨酶 232
(二十五)谷草转氨酶 232
(二十二)血清总胆固醇 232
(二十一)粘蛋白 232
(二十)脂蛋白电泳 232
(二十六)碱性磷酸酶 233
(二十七)胆碱酯酶 234
(二十八)维生素B12测定 234
(二十九)血氨测定 234
(三十)丙酮酸测定 234
(三十一)肝炎相关抗元 235
(三十二)甲种胎儿球蛋白 236
第三章 几种常用特殊检查 239
一、超声波检查 239
(一)波的命名 239
(二)诊断 241
(二)甲状腺扫描 246
二、放射性同位素检查 246
(一)甲状腺吸碘131机能试验 246
(三)肝脏扫描 247
(四)同位素肾图 248
(五)磷32浅表肿瘤双侧对比测定 250
(六)碘131油酸试验 250
(七)碘131--三油酸酯试验 250
三、心电图(EKG)检查 251
(一)心电图正常值及有关名词解释 251
(二)正常心电图 255
(三)异常心电图 272
(一)胃、十二指肠溃疡体表压痛点的定位及其临床意义 305
第四章 查体、诊断时常用检查和试验 305
一、内科 305
(二)胃下垂症动态的压痛点定位及临床意义 307
(三)胆囊炎胆结石症压痛点定位及临床意义 308
(四)胰腺炎体表压痛点定位及临床意义 308
(五)肾盂肾炎体表压痛点定位及临床意义 309
(六)低血钙症 310
二、外科 310
〔颈部〕 310
(一)甲状腺震颤 310
(三)甲状旁腺机能减退(如手术切除)时或低血钙引起的神经肌肉系统对刺激兴奋性增高的几种检查 311
(二)甲亢时的几个眼征 311
胸廓压缩试验 312
〔腹部〕 312
〔胸部〕 312
(一)台头鼓气试验 313
(二)娄夫辛氏征 313
(三)墨菲氏征 313
(四)反跳痛 313
(七)“阑尾穴”压痛 314
〔四肢〕 314
(八)透光试验 314
(六)腰大肌试验 314
(五)麦氏病症 314
(一)浅层静脉瓣功能试验 315
(二)深层静脉通畅试验 315
(三)杜格斯氏征 315
(四)肘后三角 316
(五)屈拇握掌试验 316
(六)妥马斯氏征 316
(七)布莱安氏三角 317
(八)内拉通氏线 317
(九)脱伦德伦堡氏征 317
(十一)套叠试验 318
(十)新生儿髋脱位检查 318
(十二)浮膑试验 319
(十三)侧方运动试验 319
(十四)抽屉试验 319
(十五)麦氏征 320
(十六)重力试验 320
(十七)研磨试验 320
(十八)四肢检查骨传导时叩诊和听诊部位 321
(二)加斯蓝征 322
(四)直腿抬高试验 322
(三)骨盆挤压分离试验 322
(一)拾物试验 322
〔脊柱〕 322
(五)屈颈试验 323
(六)轴性叩痛试验 323
(七)?趾背伸试验 323
三、骨科--各关节正常活动轴向和范围 324
(一)肩关节 324
(二)肘关节 324
(三)腕关节 325
(四)掌指、指间关节 325
(五)髋关节 325
(六)膝关节 326
(七)踝关节 326
(九)脊柱 327
(八)足部诸关节 327
四、神经系统检查 328
(一)浅反射 328
(二)深反射 329
(三)病理反射 331
(四)脑血管意外鉴别诊断 334
(五)共济运动失调检查 340
1. 昂白氏试验 340
2. 指鼻试验 340
3. 跟膝胫试验 340
2. 深反射(腱反射和骨膜反射) 341
1. 浅反射(皮肤反射和粘膜反射) 341
(六)常见神经系统病变的定位 341
3. 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鉴别和肌力的判定 342
4. 脊髓内病变的定位 342
5. 脊髓横贯性损害的定位 343
6. 锥体束损害的定位 345
7. 颅神经损害的表现 345
五、耳、鼻、喉科常用检查和试验 347
(一)鼻副窦检查 347
(二)听力检查 348
(三)各种耳聋音叉试验结果 351
(四)任内氏试验之各种结果 351
(五)前庭功能检查 353
一、内科常用临床数据、常数及公式 355
(一)常用数据 355
第五章 常用临床数据、常数及公式 355
(二)常用公式 358
二、外科常用数据、公式及应用 360
〔水电平衡〕 360
(一)正常人体水分的分布 360
(二)消化道每天分泌液体量 361
(三)消化液含电解质的浓度(毫当量/升) 361
(五)正常人每天排尿量及所含电解质浓度 362
(六)正常人每天经大便排水量及所含电解质浓度 362
(四)正常人每天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毫升) 362
(七)从一种离子的毫克百分浓度计算毫当量/升浓度的公式 363
(八)几种离子或分子的绝对量、毫当量换算表 363
(九)常用盐类电解质重量与毫克当量对照 364
(十)毫克与当量之换算公式 365
(十一)三型脱水鉴别 366
(十二)失液量的计算 368
(十三)补液量公式 369
(十四)血液酸碱度 369
(十五)二氧化碳结合力 369
(十六)二氧化碳张力 370
(十七)标准重碳酸 370
(十九)缓冲碱 371
(十八)碱多余与碱缺失 371
(二十)四种酸碱平衡失调的比较 372
(二十一)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常用补给公式及药物简介 376
1. 纠正酸中毒的补给公式 376
2. 常用纠正酸中毒的药物 379
(二十二)常用液体性质 389
〔烧伤面积计算和补液〕 391
(一)烧伤面积计算 391
(二)烧伤深度估计 393
(三)烧伤补液公式 396
(四)血容量补充量与否的临床鉴别 398
(五)急性肾机能衰竭肾实质损伤期与血容量不足的鉴别 400
(六)正常各龄儿童每日水分之需要量 402
三、小儿生长发育常数 403
四、妇产科临床数据、常数及公式 410
五、眼科常数 416
六、耳鼻喉科常数 421
七、神经外科常数 422
八、口腔科常数 426
九、X线诊断的常用数值 438
(一)呼吸系统 438
(二)循环系统 440
(三)消化系统 441
(四)泌尿系统 443
(五)中柩神经系统 445
(六)脊柱 447
(七)X线摄影所见关节间隙的正常宽度 448
附:常用X线检查的准备 449
第六章 常见毒物与中毒的处理 451
一、常见中毒症状和体征归类 451
二、常见毒物中毒时宜采取的样品 461
三、中毒时清洗毒物常用的液体及其用途 462
四、中毒时常用的催吐方法 463
五、中毒时常用的洗胃液及其作用和用途 465
六、常见之毒物及其药物拮抗剂 466
七、常用的沉淀剂 468
八、特效解毒药物及其作用和用途 470
九、治疗中毒伤员继发感染时药物的选用 473
第七章 常用急救药、血清、抗菌素、磺胺类药物的应用 476
一、急救药物 476
二、几种治疗用血清 508
三、常用抗菌素的用法及剂量 516
四、常用磺胺类药物的用法及剂量 538
附录一、常用度量衡对照表 546
附录二、常用拉丁文缩写及其意义 546
附录三、常用医学英语缩写词及其意义 549
附录四、新、旧名词对照表 558
附录五、常见传染病潜伏期、隔离期和检疫期 571
附录六、八十种常用静脉滴注药物化学性配伍变化表(装于书皮内) 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