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说 1
一 针灸的起源 1
二 针灸的发展 1
三 针灸疗法有那些优点 4
四 怎样学习针灸疗法 5
第二章 经穴 7
一 基本概念 7
(一)什么叫做[经穴] 7
(二)经穴的作用 8
(三)经络的行径和分布概况 8
(四)取穴的方法 8
二 十四经和常用孔穴 14
(一)手太阴肺经 14
(二)手少阴心经 15
(三)手厥阴心胞络经 16
(四)手阳明大肠经 18
(五)手少阳三焦经 19
(六)手太阳小肠经 20
(七)足太阴脾经 24
(八)足少阴肾经 25
(九)足厥阴肝经 26
(十)足太阳膀胱经 29
(十一)足阳明胃经 32
(十二)足少阳胆经 34
(十三)任脉 39
(十四)督脉 40
一 针术 48
第三章 针灸术 48
二 灸术 61
三 拔罐子 67
第四章 治疗 70
一 怎样诊断疾病 70
二 怎样处方 71
三 常见疾病的治疗 72
(一)中风 72
(二)伤风 74
(三)吐泻(古名霍乱、俗名?螺痧) 76
(四)疟疾(打摆子) 77
(五)乾霍乱(绞肠痧、痧胀) 77
(六)痢疾 78
(八)臌胀(单腹胀、气臌、水臌) 79
(七)水肿(浮肿、肿病) 79
(九)黄疸 80
(十)癫症(文痴) 81
(十一)狂症(武痴) 81
(十二)痫症(羊痫风) 84
(十三)肺痨(肺病、肺结核) 84
(十四)久咳 85
(十五)哮喘 86
(十六)眩晕(头昏) 87
(十七)怔忡(心跳) 87
(十八)呕吐 87
(十九)呃逆 88
(二十)吐血 88
(二十一)胃痛 89
(二十三)反胃(转食病) 90
(二十二)噎膈(膈气) 90
(二十四)痹症(痛风、关节痛) 91
(二十五)痿症 91
(二十六)半身不遂 92
(二十七)头痛 92
(二十八)胁痛(肋痛) 93
(二十九)腹痛 93
(三十)腰痛 94
(三十一)疝气(小肠气) 94
(三十二)脚气 95
(三十三)失眠 95
(三十四)泄泻 95
(三十六)脱肛 96
(三十五)便秘(大便不通) 96
(三十七)癃闭(小便不通) 97
(三十八)遗尿 97
(三十九)淋病 98
(四十)遗精 98
(四十一)阳痿 98
(四十二)大便出血 99
(四十三)急惊风 99
(四十四)慢惊风 100
(四十五)瘫痪(小儿麻痹症) 100
(四十六)疳疾 100
(四十七)脐风(撮口) 101
(四十八)经闭 101
(五十)崩漏(月经过多) 102
(四十九)痛经(月经痛) 102
(五十一)倒经 103
(五十二)阴挺(子宫下脱) 103
(五十三)白带 104
(五十四)妊娠恶阻 104
(五十五)目赤肿痛 104
(五十六)迎风流泪 105
(五十七)雀目(夜盲眼) 105
(五十八)鼻塞、鼻渊 105
(五十九)衄血 105
(六十)耳聋、耳鸣 106
(六十一)聋哑 106
(六十四)喉蛾(乳蛾) 107
(六十三)喉痛 107
(六十二)喉风 107
(六十五)牙痛 108
(六十六)目眼歪斜 108
(六十七)破伤风 109
(六十八)疔疮 110
(六十九)痄腮(蝦蟆瘟) 110
(七十)乳痈 110
(七十一)瘰?(鼠疮) 111
(七十二)瘘气 111
(七十三)风疹 111
(七十四)护伤 112
(七十五)落枕 112
附:备用穴位表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