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腧穴主治作用的规律 4
第一节 腧穴主治作用的特点 4
一、近治作用 4
二、远治作用 5
三、治疗全身作用 5
四、双向性和相对特异性 5
第二节 腧穴的主治作用与经脉的关系 6
第三节 腧穴的主治作用与分布的关系 8
一、头面部 8
二、胸腹部 9
三、肩背腰尻部 9
四、上肢 10
五、下肢 10
第二章 针灸治则 18
第一节 内经治则 18
一、针刺原则 18
二、灸治的原则 19
第二节 八纲的应用 20
第三节 局部与整体 21
第四节 标与本 23
第五节 八法 24
第三章 针灸配方规律(原则) 27
第一节 局部取穴 27
第二节 远道取穴 27
第三节 对症(随症)取穴 29
第四节 经验取穴 31
第四章 特定穴及其应用 34
第一节 俞穴与募穴 34
第二节 原穴与络穴 36
第三节 郄穴 40
第四节 八会穴 41
第五节 下合穴 41
第六节 八脉交会穴 42
第七节 五输穴 45
第五章 配穴法 52
第一节 配穴时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52
第二节 处方种类 56
第三节 配穴法 56
一、远近配穴法 56
二、前后配穴法与俞募配穴法 57
三、表里配穴法与主客原络配穴法 59
四、上下配穴法与同名经配穴法 64
五、接经配穴法 65
六、窦氏八穴配穴法 67
七、五行输配穴法 82
八、时间配穴法 84
(一)天千与地支 88
(二)日、时干支推算法 97
(三)子午流注针法 104
(四)灵龟八法和飞腾八法 132
第六章 古代成方 140
第一节 成方选释 140
第二节 成方选录 145
一、《针灸聚英》 145
(一)伤寒 145
(二)杂病 147
(三)疮疡 151
(四)玉机微义针灸证明 151
二、《针灸大成》 155
(一)诸风门 155
(二)伤寒门 156
(三)痰喘咳嗽门 157
(四)诸般积聚门 158
(五)腹痛胀满门 159
(六)心脾胃门 161
(七)心邪癫狂门 162
(八)霍乱门 164
(九)疟疾门 164
(十)肿胀门(附:红疸、黄疸) 165
(十一)汗门 165
(十二)痹厥门 166
(十三)肠痔大便门 166
(十四)阴疝小便门 167
(十五)头面门 169
(十六)咽喉门 170
(十七)耳目门 171
(十八)鼻口门 172
(十九)胸背胁门 173
(二十)手足腰腋门 175
(二十一)妇人门 178
(二十二)小儿门 179
(二十三)疮毒门 181
(二十四)续增治法 181
(二十五)治症总要 184
三、《类经图翼》 203
(一)中风 203
(二)厥逆 204
(三)伤寒 204
(四)虚劳 205
(五)血证 206
(六)鼓胀 207
(七)积聚痞块 207
(八)心腹胸胁痛胀 208
(九)噎隔 209
(十)诸咳喘呕哕气逆 209
(十一)泻痢 211
(十二)狂痫 211
(十三)头面七窍病 212
(十四)胸背腰膝病 213
(十五)手足病 213
(十六)二阴病 214
(十七)妇人病 215
(十八)小儿病 215
(十九)外科 216